水映京城:千年古都水之夢
首發:3月21日《新華每日電訊》調查·觀察周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斌、關桂峰攝影記者房亞軍
自古以來,人類逐水而居,城市沿水而建。
不久前,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北京要做到林成片、湖相連,綠滿京華,水映京城,鳥語花香。
在城市快速發展的今天,水和一座城市,究竟有著怎樣的關係?
伴隨地下水連續上升,首都北京,這座同樣因水而起,曾被泉水浸潤的千年古都的水安全形勢究竟是怎樣的?
如今屬於極度缺水型城市的北京,能重圓水映京城的「水鄉」夢嗎?
25年前,第四十七屆聯合國大會作出決議,確定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
「世界水日」到來前夕,《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走進北京這座古都,在歷史和現實的交織中,探尋這座城市的「水鄉」夢。
大運河森林公園。關桂峰攝
北京新總規,「水」字出現272次
——建設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
——落實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
——按照互連互通、集約緊湊、提高韌性、親水宜居的原則,促進水與城市協調發展;
——構建綠水青山、兩軸十片多點的城市整體景觀格局,尊重和保護山水格局,加強城市建設與自然景觀有機融合,突出山水城市景觀特徵,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構建看城市、看山水、看歷史、看風景的城市景觀眺望系統,形成銀錠觀山、鐘鼓樓北望、太和殿經玉淵潭西望、景山萬春亭西望四條由核心區向外眺望自然山體的景觀視廊,強化山水城市意象。
——努力讓人民群眾享受到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的生態環境。
……
翻看2017年國慶前夕黨中央、國務院批複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細心的人會發現,去掉102次「水平」,「水」字出現了272次。水,猶如一條紅線貫穿始終。
2017年年底,在密雲水庫,黑鸛在水中嬉戲。王志義 攝
不論是人的生存,還是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水。水特有的執著與柔韌,孕育了人類文明,承載著綿延的文化根脈。北京,也不例外。
白浮泉「引」水、永定河泛濫造成城址不斷北遷、在西山潛水溢出帶上興建「三山五園」、共和國成立後興建密雲水庫……在3000多年的建城史中,水的問題,始終如影隨形,相伴北京這座東方大城。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史話》一書記載,通過地質工作者的勘察斷定,至晚第三紀上新世末期,距今約300多萬年,永定河全河貫通,奔流的河水湧入「北京灣」(即北京小平原)。「北京小平原地域通達,水陸交通便利,是都城發展的必要條件,而山水同時構成天塹之險,以捍衛都城的安全。縱觀歷史上古都的定鼎與遷移,山水形勝,使北京成為盛產古都的地方,有史可鑒。」
龍潭湖。關桂峰攝
回顧歷史,京城盛水景觀曾令人稱羨
歷史上,建城都要有水源支撐,一座城的選址、規劃、建設和發展往往由水源決定。北京地區歷史上河網密集,湖泊星羅棋布,其優良的水源和水利條件是吸引諸多王朝在此先後建都的因素之一。
發源於山西的永定河與發源於河北的潮白河等5條河流衝出山谷,形成了肥沃的沖積扇平原——北京,就位於這個先天發育良好的北京小平原,即「北京灣」上。
落日下的大運河。關桂峰攝
「這種地質構造使得平原地區地下水位高,容易形成湧泉、湖泊、濕地。」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唐曉峰說,蓮花池、一畝泉、白浮泉等大量泉水基本都是這樣形成的出露泉水。
從北京市區出發,沿京藏高速驅車40多公里就到了昌平龍山度假村,度假村最北頭兒有一座簡易小亭,裡面有一座雕刻著「白浮泉遺址」的漢白玉石碑。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有過這樣的評價:「與歷史上之北京城息息相關者,首推白浮泉。」足見其地位之重。
北京首次成為一個統一國家的都城是在元大都,這是北京城市發展歷程中的一個轉折點。
通州區運潮減河。關桂峰攝
北京地勢西高東低,地理學家郭守敬因勢利導,從昌平白浮泉開始,開鑿一條沿50米等高線蜿轉而行的水道,將白浮泉水引向西南,流入瓮山泊,再向南匯入積水潭,然後穿過城區,最終與通州的潞河相匯。為了控制水流,沿途「置閘二十有四」,抬高水位,漕船逆流而上。
據記載,當時忽必烈來到積水潭畔,走上萬寧橋,見到「舳艫敝水」的場面非常高興,命名「通惠河」。
北京,曾出現過令人稱羨的盛水景觀。
通州區五河交匯處。關桂峰攝
在如今通州區南部,曾有一個大湖,名叫延芳淀,方圓數百里,蘆葦叢生,水面廣闊。歷史上北京地區很多河流都能夠通行漕船,水井也很多。清末的朱一新撰《京師坊巷志稿》,記錄了北京內外城共有水井1265眼。
「可以說,北京歷史上的盛水景觀持續了很長時間,一直到清代都基本保持了這個格局。」唐曉峰曾撰文分析,原因有三,一是3000年來大部分時期北京的降水量比較豐富;二是主要河流源頭水源涵養情況良好;三是水資源消耗不大。
「北京歷史上確實是水鄉。」北京市西城區文委主任孫勁松認為。
官廳水庫。關桂峰攝
《北京西城歷史文化概要》一書如此記載歷史上的北京:
打開北京城區地圖,中軸線以西的西部城區可以說是「清波入眼,比比皆是」,由南到北,陶然亭水域、西華潭、梁家園、萬明寺、南官閣、太平湖(南)、後水泡子、二龍坑以及皇城之中、禁園之內的南海、中海、北海和皇城北垣外的什剎前海、後海、西海(積水潭)。溝沿的水道(今趙登禹路、佟麟閣路)更是縱貫了西城的北部地區……
通運橋,地處通州張家灣鎮的一座明代石橋,如今仍人來人往,一道道斑駁的石痕見證著歷史的更迭。
在通州區的通惠橋,一個小孩在古老的橋上玩耍。通州區委宣傳部提供
明代石橋、古運河碼頭……張家灣鎮鑲嵌在大運河北端,這裡集中了一些和水有關的歷史遺迹。
作為大運河的北起點,通州成為明清兩代水陸都會,大量的船隻載著糧食、建材等物資從南方運抵京城,都是在這裡的碼頭卸載。難怪有人說,北京是「一座運河上漂來的城市」。
「遠看通州城啊,好大一條船啊,嘿嘿嘿,嘿呀嚯……」一曲激昂豪邁的「運河號子」彷彿讓人看到在當年延綿不息的運河古道上白帆蔽日、船歌嘹亮的繁榮景象。
潮白河於辛庄橡膠壩。房亞軍攝
地下水位連續上升,依然極度缺水
在順義區南陳路與白馬路交叉路口的東南角,樹蔭下的兩口井看似普通。水文工作者賈萬清拿著一把特製的鑰匙,在井蓋鎖孔里轉了20多圈,再使用扳手才徹底打開井蓋。
這是北京市1000餘眼地下水監測井中的一眼。歷經多年建設,深藏在北京城地下的一張地下水監測網已經形成。
地下水被稱為北京的「生命之水」。曾經,北京人每三杯水中就有兩杯來自地下水,北京成為國際上為數不多的以地下水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
據統計,從1980年起,北京地下水位因超采、氣候等因素呈現加速下降趨勢:平均埋深從1980年的7.24米下降到2015年的25.75米。
北京超采地下水也是無奈之舉。從1999年起,北京持續乾旱,多年平均降雨量僅479毫米,年水資源量約21億立方米,然而全市用水的需求量約36億立方米,缺口達15億立方米左右。
多年來,北京年均超采地下水約5億立方米。長期的超采造成北京地下水位不斷下降,平均每年下降近1米。
轉折點,出現在2016年。自從南水北調之水入京和減少了地下水開採,北京地下水位連續2年回升。
雖然地下水位回升,北京依然是一座極度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資源量只有不到100立方米,這一數字還低於缺水的以色列。
水不僅少,有的河流仍比較臟。水少,是北京的短板;水臟,是北京的痛點。
官廳水庫。關桂峰攝
北京治水:「第一位的還是節水」
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十六字治水方針。
北京市就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十六字治水方針」,節水優先、系統治理,統籌山、水、林、田、湖,進行系統生態治理。
「第一位的還是節水,節水優先應是新時期治水工作必須始終遵循的根本方針。」北京市水務局局長潘安君說,由於歷史欠賬多,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北京水資源供給依然趨緊,水資源短缺仍將是制約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
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張彤說,要減少對地下水的開採;還要加強回補,進一步涵養水源。
水臟,問題在水,根子在岸。北京市用系統治理的思路,統籌河岸和水上,系統解決水污染問題。
在推行第一個污水處理三年行動計劃後,2016年,北京推出第二個污水處理三年行動計劃,重點瞄準城鄉接合部、風景名勝區以及一些新城地區的污水問題,讓河長和警長、檢長協同治理,部分案件直接移送司法,大大提高了違法排污的震懾力,建立水污染防治的長效機制。
這是超常規的行動速度和力度。目前,北京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2%,再生水利用量達到10.5億立方米。
在密雲水庫,三隻黑鸛飛過成片的水源涵養林。王志義攝
多管齊下,北京大做「水」文章
節約用水,加大再生水利用;逐步恢復歷史河湖水系;構建「三環碧水繞京城」的大尺度水帶……面對「水」這篇大文章,近年來北京多管齊下。
讓水流起來——「河流水質差一方面是由於水量少,另一方面是由於流動性差。」北京市水務局水資源處處長鬍波說,「流水不腐」,城市河湖環境用水的主要來源是再生水及雨洪水補給,水體缺乏流動,河湖基本喪失自凈能力,極易成為「一潭死水」。
北京市水務局規劃處相關負責人說,水網的規劃不僅是實現所有的乾涸河道有水,實現污水再利用,還要讓水流動起來,形成水景。
「要規劃好水的使用,一水多用,算好水賬。河道用水可以用再生水來補充,但是也需要一部分清水,才能增加自凈能力,最終提升水質。」張彤說。
讓水景再現家門口——在前門附近的三里河流域,衚衕、院落間再現了「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景觀。河道曲折蜿蜒,四合院、衚衕依著水系的走向逐漸伸展開。
整治三里河流域就是歷史河湖水系恢復的一個嘗試。明朝時期,這裡河道縱橫,居民沿河而居,許多戲樓、外地會館聚集於此,河道兩岸逐漸聚集了人家。清末,附近的人口驟增,三里河逐漸被填平,蓋上了民居。
為重現歷史風貌,在搬遷騰退部分居民後,從2016年8月起,東城區開始重修三里河。依據歷史上的位置和走向,三里河已經基本還原歷史風貌。現在,河邊扶老攜幼散步的居民多起來,還有不少市民專程來這裡賞景,拍照留念。
「記得改造前這裡又臟又亂,平房簡陋,一間挨著一間,屋頂上長著草。」退休職工王奶奶說,看到新聞報道,我和老伴兒專門過來,真不敢相信,這裡變得這麼好看。
作為京杭大運河重要一段,玉河穿越了元、明、清三代,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衰敗,被深埋在層層疊疊的民房之下。2007年,玉河改造工程正式立項,2017年9月,700多歲的「玉河北段故道」終於重見天日……曲橋、水榭、亭台,宛如江南水鄉。
根據北京新總規對「恢復歷史河湖水系」的描述,北京未來將「形成六海映日月、八水繞京華的宜人景觀,為市民提供有歷史感和文化魅力的濱水開敞空間」。
六海包括北海、中海、南海、西海、後海、什剎海;八水包括通惠河(含玉河)、北護城河、南護城河、筒子河、金水河、前三門護城河、長河、蓮花河。
讓水乾淨起來——隨著北京水質的持續改善,有更多的美景重現京城。在密雲區的清水河,「闊別」多年的野生白天鵝再次回歸。這得益於當地大力進行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同時進行濕地改造,以增加水草、藻類等浮游生物。
蕭太后河曾經是有名的「牛奶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蕭太后河就開始遭遇工業污染,前幾年每天有數萬立方米污水直排入河。
通過截污水、補中水等方式,如今的蕭太后河清澈起來,魚類也大幅增多,白鷺等水鳥紛紛棲息於此。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不僅水變清了,道路也變綠了,而且河流周邊形成林水聯動的美景。一些河流兩岸成為水綠相融的生態廊道,聚集了大量野鴨、白鷺、天鵝等過去難得一見的鳥類。
「這源於近兩年通州區實施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水系連通、生態修復的系統治理措施。」通州區水務局局長房亞軍說。
通州多河富水,區內19條河流匯聚,河道總長245.14公里。在通州居住了十多年的柳先生目睹了通州水的變化。「這一兩年,河道的水質變得好多了,兩岸的綠地也多了。」
龍潭湖。關桂峰攝
看城市、看山水、看歷史、看風景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高度重視「水」。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城鎮建設,要體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託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北京新總規提出,要「構建看城市、看山水、看歷史、看風景的城市景觀眺望系統」,要求「加強城市整體空間形態控制,構建展示城市特色風貌的景觀眺望系統,統籌城市第五立面與城市色彩塑造,讓人們更好地看城市、看山水、看歷史、看風景。」
新總規數提「山水城市」,北京,能重圓「水鄉」夢嗎?
「明永樂遷都北京前,先遷江南地區的富人『實京師』,加上明清時期大量江南人士入京為官,什剎海一代形成了濃郁的水鄉氛圍,保留至今。」孫勁松認為,如果單純從水資源角度,北京要重圓「水鄉」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如果從文化角度觀察,恢復水的歷史景觀、重圓「水鄉」夢不是沒有可能。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力學研究所陳興茹在《中國典型水城基本內涵分析》一文中指出,水城類型眾多,對於北方城市而言,以北京、濟南為代表的城市,就屬於城中大湖型的水城。
水養育人,人親近水,水聚成景,人融於水景中。水利部水資源司原司長吳季松表示,歷史上北京水系不僅造成了獨特的城市文化地理格局,更構造了突出的城市生態文化,賦予了傳統北京水、山、林一體化的「城市山林」的水鄉野逸氣質。
水脈滋養文脈。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北京嚴重缺水,水脈遇到了破壞。
目前,北京城區及近郊區有昆明湖、玉淵潭、北海、中海、南海、前海、後海、西海、龍潭湖、陶然亭湖、紫竹院湖等小湖泊30餘個,主要集中在紫禁城西部和三五環之間,多與城市河道相通。
這些湖泊主要分為三種類型:首先是地處城市中央地帶的什剎海、北海、中南海等,二是位於城市西部沖積扇山間窪地,彙集西山地表和地下徑流的昆明湖、玉淵潭、紫竹院湖、動物園湖等,三是地處城市東南部沖積扇邊緣地帶,龍潭湖、陶然亭湖等。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尹鈞科說,在保護文物、保護古建築、保護歷史文化街區的時候,要把水脈也加入進來。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吳文濤說,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合理利用、有效改善水環境的寶貴經驗,如歷代都把水脈納入城市布局,使城市增添山水園林特色;興建一些大型皇家苑囿,如遼代的「延芳淀」、元代的「下馬飛放泊」、「柳林海子」、明清的「南苑」等。
「重視這些歷史的經驗教訓,對於我們當今協調城市發展與環境的關係,繼承與完善自然和人文風貌,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吳文濤說。
陳興茹認為,水城是古人有規律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結果,人水和諧、人與自然和諧在水城得到了具體體現。我們要學習古人樸素的治水思路,做好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改善、水景觀重塑、城市水系的合理規劃和利用、人水關係的和諧。
「要珍惜北京的水和有水的空間。如果水環境能跟人們的生活環境更融洽就好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如果歷史河湖水系的恢復能穿過平安大街,再到東皇城根,再恢復到菖蒲河,對於古都北京風貌會有一個大的改變,「過去在歷史水繫上蓋蓋板主要是因為雨污合流,如果慢慢地把污水系統建好,逐漸把蓋板揭開,恢復水環境,城市才有靈動的人文氣息。」
北京要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離不開城市的健康水系。
歷史啟示我們:人與水的和諧共生,就是要保護好水源地的自然風貌,就要遵循規律,注重涵養水源,重視水的生態功能,合理加以利用。
新總規,描述了到2035年的北京「水鄉」藍圖:
——構建由水體、濱水綠化廊道、濱水空間共同組成的藍網系統。通過改善流域生態環境,恢復歷史水系,提高濱水空間品質,將藍網建設成為服務市民生活、展現城市歷史與現代魅力的亮麗風景線。到2020年中心城區景觀水系岸線長度由現狀約180公里增加到約300公里,到2035年增加到約500公里。
——在城市副中心,順應現狀水系脈絡,科學梳理、修復、利用流域水脈網路,建立區域外圍分洪體系,形成上蓄、中疏、下排多級滯洪緩衝系統,涵養城市水源,將北運河、潮白河、溫榆河等水系打造成景觀帶,親水開敞空間15分鐘步行可達。
——協調水與城市的關係,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思路,保障首都水資源高效利用,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
——規劃保留並新增外調水通道,完善相關水源配套工程,構建四條外部水源通道、兩道輸水水源環線、七處戰略保障水源地、多級調蓄聯動共保的首都供水安全保障格局。
——加強河湖水系及周邊環境綜合整治,提高水系連通性,恢復河道生態功能,構建流域相濟、多線連通、多層循環、生態健康的水網體系。加強河湖藍線管理,保護自然水域、濕地、坑塘等藍色空間。
——加強本地水源恢復與保護。嚴格保護兩庫一渠,涵養地下水。到2020年密雲水庫蓄水量明顯增加,到2035年力爭達到歷史最好水平。有序實施官廳水庫、永定河流域生態修復,到2035年恢復官廳水庫飲用水源功能。
——增加地表水調蓄能力,優先利用外調水,提高再生水利用比例,壓采和保護本地地下水,加大地下水回灌量,逐步實現地下水採補平衡。
……
一系列具體措施和目標,讓人們對北京這座千年古都的未來,不禁充滿憧憬和希望。
※名校更可能改變誰的人生?
※為什麼很多人再苦再累也要留在一線城市?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