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璽在手權勢我有,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印璽在手權勢我有,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慈禧,無疑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又極富爭議的女人,充滿傳奇色彩,是因為她出生於一個沒落的宦官家庭,最後卻掌握了一個封建王朝的實權;富有爭議,是因為她使中國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慈禧照片

慈禧,這個清王朝最有權勢的女人,從道光十五年當選蘭貴人就開啟了她不平凡的一生,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她的權力就一直在膨脹,直到她逝世的前,她還在安排溥儀登基事宜……

慈禧(中)照片

慈禧的身份變換頻繁,尤其是在她誕下皇子的後幾年中,她的身份幾乎每一年就晉陞一次,而她的印璽也隨著她的身份不同而變換著,當然這些印璽和慈禧當時的地位權勢是相呼應的。

母憑子貴

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1835年),慈禧出生於一個沒落的滿族官宦之家。17歲時,被封為蘭貴人。

蘭貴人自入宮之後,憑著自己的美貌和智慧,在後宮「平步青雲」,很快得到咸豐皇帝的寵幸。

「懿妃之印」

咸豐六年,慈禧生下咸豐唯一的皇子(即後來的同治帝),因而被晉封為懿妃。第二年再晉封為懿貴妃。這時,慈禧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枚印璽,即「懿妃之印」。按照清朝後宮的制度,嬪妃在還沒有晉陞為貴妃之前是沒有印章的,慈禧在得到這枚「懿妃之印」的時候,就證明她在後宮的地位已經超越了一般的嬪妃。

實權在握

咸豐十一年七月(1861年),咸豐皇帝崩逝,咸豐和當時還是懿貴妃的慈禧唯一的皇子載淳(同治帝)繼承大統,她的身份晉陞為聖母皇太后;咸豐帝病逝臨終前遺詔立六歲的載淳為皇太子,並將「同道堂」和「御賞」兩方小璽分別賜給載淳和皇后紐祜祿氏。

「同道堂」和「御賞」二璽

據《熱河密札》記載:「兩璽均大行所賜,母后用『御賞』璽,上用『同道堂』璽,凡應硃筆處用此代之,述旨亦均用之,以杜弊端。」由於載淳年幼,「同道堂」璽便被其生母慈禧太后保管,也就是從這一刻起,她取得了干預朝政的權力。

垂簾聽政的見證

載淳即位3個月後,慈禧太后就發動了「祺祥政變」,從此她成了清王朝的實際掌權者;「慈禧皇太后御覽之寶」這枚象徵著無限權力的寶印,就是這時所刻制的。

「慈禧皇太后御覽之寶」印璽

在清朝,「御覽之寶」是皇帝專用的鑒賞用印,專用於皇帝鑒賞臣子所作的書畫後蓋上,以示對臣子書法作品的賞識,而慈禧太后卻打亂了清廷用印的規制,這同時也說明了她此時已是政權的實際掌控者。

這枚寶印之所以很特殊,是因為這枚印章印體的鳳鳥佔滿了印的頂端,似乎把印體中象徵著傳統皇權的龍和麒麟都覆蓋在其雙翼之下,形成鳳上龍下的態勢。

權力的巔峰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二十一日晨,慈禧皇太后在八圍聯軍隆隆的炮聲中,倉皇逃離紫禁城,奔往西安。

就在慈禧西逃的前一天,即七月二十日,她發出一道硃諭:「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諭寧壽宮郎中等:如有首領太監回來搬取金銀物件,皆以此寶為憑,特諭。」

當時的情況是北京城已經岌岌可危,慈禧裝扮成普通的漢族婦模樣,只帶了光緒皇帝、皇后、幾位妃嬪以及貼身的太監、宮女等人,倉促離開皇宮,宮內的珍寶貴重物品自然來不及帶走。硃諭正是在這樣匆忙、驚慌、狼狽的情況下發出的。

「鳳沼恩波」璽

這個硃諭上鈐蓋有慈禧皇太后的一方小璽,璽文為「鳳沼恩波」四字。這是一方青玉小璽,獅紐印面僅3.2厘米見方,在慈禧的御用璽印中並不起眼。

慈禧一生的權力變換過程,也是歷史學家研究清末歷史的重要線索;對歷史專家來說,證明慈禧權力的除了史學家的文字記載外,流傳下來的印璽就是她權力變化的最好見證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創聯 的精彩文章:

這件國寶,怎麼和我們家裡的玻璃杯一毛一樣!
細品那些影響中國歷史的重要女性

TAG:文創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