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不畏浮雲遮望眼

高:不畏浮雲遮望眼

遠走高飛

 Hello 1

金志文;徐佳瑩 

00:00/03:55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這是一首老歌,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會記起它的旋律。

今天我們用高這個字,常常用來表示與下相對的位置、高度,或者形容高高的地方。這當然是由本義引申而來的。《說文解字》解釋高,說「崇也,象台觀高之形」,也應當是引申之後的意思。有學者認為,高的甲骨文字形,好像是高地穴居之形,字形中包含著高地、穴居之室、遮蓋物(即屋頂)等部分。《易經》里說「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古時候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的確是經歷了一段穴居、半穴居的生活,那個時候人們大多逐水而居,但是會將房屋建造在高處,這樣河水上漲也不會淹沒自己的家。西安半坡的房屋,就是半地穴式的,人們先挖一個淺穴,並直接在上面蓋上屋頂,雖然用現在的眼光去看,會覺得通風透光差、低矮又潮濕,但在當時這樣的房屋已然是了不起的創舉了。

也有學者認為,高的甲骨文字形應該是高建亭屋的樣子,亭屋構木而起,高聳於地上,是遠古穴居的發展,已經比穴居「先進」了。無論是哪一種解釋方式,相同的是高的字形來源於建築,與早期人類居住方式密切相關。人們在高地建築自己的居所,也將房屋建的相對高大適宜居住,高便有了高大的意思,引申為距離地面遠的、高低之高,從「高」的字也多與建築或高大有關。

對於中華民族而言,對高的嚮往,是一種紮根於歷史深處的記憶。高遠遼闊的天空,高峻凌冽的山峰,高聳入雲的樓閣,每每都能引起人們的憧憬和慨嘆。有的時候,是小心翼翼:「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有的時候,是詩情豪壯:「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間。秋水明落日,流光滅遠山。」

荀子早就說過,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有博見,其實就是站得高看得遠這樣淺近的道理。文人們在登高之後,睹物興情,情以物興,飽滿的情感被登高觸發,於是就有了一篇篇詩詞歌賦,流傳開來。當然,更多的時候他們是將情感深埋在心底,日復一日,不斷積澱,然後遇上一個登高望遠的機會,一個登臨送目的契機,便噴薄而出,化作一首首響徹高空的詩。

就在這樣的登高望遠之中,我們從有限的時間空間進到無限的時間空間,我們見到了天地宇宙的遼闊,也見到了在天地間生活的萬物的生生不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登高臨目,俯仰古今,人們在登高之後,產生了一種人生感和歷史感,引發了自己對於生命的感悟。這種感悟或許會帶給人一種惘然與若有所失,何遜說「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惆悵。」惆悵什麼,我也不知道,他自己或許也摸不清楚。沈德潛也說「余於登高時,每有今古茫茫之感」,時間感充斥,卻在登高之時愈加迷茫,今夕何夕,今夕何夕!

登高望遠,使人心悲。這種悲傷,大概來自於距離的悵惘,因為知道極目所望的不可及,放眼所見的不能至。傷春、悲秋、思鄉、懷人、發思古之憂情、抒身世之感慨……在登高寫景之外,詩人們反而更多地表達了這些情感。杜甫的《登高》,寫自己在高處遠眺,眼前「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景象,與自己內心的情感相結合,「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家鄉之遠、漂泊之久,羈旅之愁、孤獨之感,蔓延成一地悲秋。柳永的《八聲甘州》,寫自己「不忍登高臨遠」,因為看到故鄉渺邈,只會讓自己「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不過,古人在抒發個體情感的同時,也意識到,登高有益於激發人的精神。古人常常登高望遠,觸目所見都是無邊無盡的景色,視野如此寬廣,個體在飽覽之後對人生也產生了新的領悟。無論是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還是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登到高處,將大千世界盡收眼底,縱情於乾坤天地間,那種壯闊與豪氣也就揉入了心中。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登高望遠,有廣闊的視野,居高臨下,有曠達的境界。這是眼界的開拓,也是自身境界的升華。(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的精彩文章:

TAG: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