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賈寶玉愛林黛玉,卻不愛薛寶釵,真相驚人

賈寶玉愛林黛玉,卻不愛薛寶釵,真相驚人

在我看來,寶玉與寶釵不能圓滿相處當別有蹊蹺,也就是說,作為性別認同障礙者形象的寶玉,其天性即與寶釵無法相容。要之,黛玉與寶玉的一拍即合是與生俱來的,而寶釵的氣質卻恰恰與其相反,這才導致了這一眾人皆悲的結果。

寶玉與黛玉為何會如此的「情投意合」呢?他又為何會對這樣一個體弱多病又神經兮兮、性格「乖僻」的黛玉如此著迷呢?其中要注意的是,他的愛情,不同於一般人之追崇奇人異士的心理,乃是因為其與黛玉已經達到了一種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我認為,寶玉與黛玉由於都擁有異於常人的性情,即「痴情」、「痴病」(第三十二回脂批回末總評云:「寶玉黛玉之痴情痴性,行文如繪」),互相都以「痴情」來最為評判事物的基準及行為規範,所以互相才會變得如此心心相印並且難捨難分。

到底何謂「痴情」?究其根本,寶黛之間所謂的「痴情」,就是以不把世俗功名以及榮華富貴等價值觀作為自己判斷事物的依據,也不受所謂的世間正統封建禮教所約束。此外,他們的內心也沒有被貪財好色之類的勢利行為所毒害。換而言之,也就是是一種「情痴情種」所應該懷有的純真廉潔、天真爛漫的情感。再詳細一點說,就是一種純潔無邪的真性情,是一種未被男權社會為根基的、世俗社會中既成的道德法則和觀念所污染,也未被一般男性思維方式以及行為模式所左右的性情。我認為,這便是《紅樓夢》所云的「兒女之真情」。

由此可看出,從廣義上說,寶玉其實愛的不僅僅是林黛玉一人,對於作為林黛玉替身的晴雯、紫鵑以及女伶芳官等諸位與眾不同的女性,寶玉也無一例外把她們當作自己的知己予以百般憐愛。究其原因,亦不外乎是因為那些女子們都擁有著反抗禮教社會及世俗常識的奔放性格,身上都帶有一種不受男權社會規則所束縛之「兒女之真情」的緣故。


另一方面,薛寶釵與林黛玉不同,不但身心健康,而且還擁有健全的社會常識以及賢惠情操。如果從操理家內家外務等方面來看,恐怕誰都會覺得在婚姻大事上寶釵肯定是不二人選。然而,偏偏寶玉卻不這麼想。他雖然被迫與寶釵結為了夫妻,但始終沒能與她達到心靈相通、兩情相悅的狀態,最終還是拋棄了家庭並選擇了出家逃避。寶玉與寶釵在結婚之前交往甚密,並且也常常為其美貌智識所傾倒。為何在結婚之後,二人卻始終無法圓滿相處呢?

對此,一般的解釋為:雖然林黛玉紅顏薄命,但寶玉對於這位意中之人的用情太深,以至於無論如何也難以忘卻。同時,寶玉也無法從背叛黛玉而與寶釵結婚後所產生的羞愧之情解脫出來。確實,無法與意中之人結婚而導致對其念念不忘的現象在現實中也十分常見,且這種現象因為比一般婚姻更富有浪漫色彩,更是常常被選作為文學素材。

只是上述的這種解釋亦有難解之處。如女伶藕官曾提到過「比如男子喪了妻,或有必當續弦者,也必要續弦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丟開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續,孤守一世,妨了大節,也不是禮,死者反不安了」,對這句話,寶玉不由自主地歡喜悲嘆,稱奇道絕(第五十八回)。如果真如藕官所云,寶玉在與寶釵結婚之後,雖然忘不了黛玉,但也並不妨礙他與寶釵的幸福生活。而寶玉卻未如藕官所云,最終捨棄了家庭之後並皈依佛門。而這一行為,對於寶釵來說,難道又非一個無情無義之舉嗎?

在我看來,寶玉與寶釵不能圓滿相處當別有蹊蹺,也就是說,作為性別認同障礙者形象的寶玉,其天性即與寶釵無法相容。要之,黛玉與寶玉的一拍即合是與生俱來的,而寶釵的氣質卻恰恰與其相反,這才導致了這一眾人皆悲的結果。因此,在寶玉看來,知書達禮、賢淑良惠等寶釵的這些旁人所謂的種種優點,反倒成為了寶玉無法與其融洽相處之最大要因。我將這些因素大致歸納為以下三大點:

1. 寶釵以儒教宣揚的婦道貞操為重,同時又擁有作為女子應當具備的婦德,是一名讓人無從挑剔的出色女性。

2. 寶釵不像黛玉般「痴情」,也不會根據女性自然而發的「兒女真情」去行事,而是遵從社會上的一般常識觀念,察言觀色,而且儘可能循規蹈距,量力而為。

3. 寶釵相信自己的一切所為均是為了寶玉著想,希望將其改變為一名能夠獨當一面、精明能幹的士大夫。因此,她經常以所謂的「正言」、「正路」對其進行勸諫。

上述三點,如果還只是停留在友情階段,對寶玉來說還是可以忍受的。然而一旦進入了婚戀階段,這便成為了阻礙性別認同障礙者的寶玉與其到達「心之一致」(「一個心」)狀態的巨大要因。其中,之以要求寶玉履行作為男性之社會義務為最甚。我認為,這是阻礙寶玉與寶釵無法達到心靈相通的最大因素,下舉數例予以說明。

第三十二回,有一段描寫薛寶釵與史湘雲等規勸寶玉多學習經國濟世之學問並積極與達官貴人多加交流,寶玉則以林黛玉為擋箭牌予以反駁。這段文字可以說極為典型地凸顯出寶玉與這幾位姑娘之間的性情異同,其文如下:

湘雲笑道:「還是這個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願讀書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將來應酬世務,日後也有個朋友。沒見你成年家只在我們隊里攪些什麼!」寶玉聽了道:「姑娘請別的姐妹屋裡坐坐,我這裡仔細污了你知經濟學問的。」……「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 若他也說過這些混帳話,我早和他生分了。」襲人和湘雲都點頭笑道: 「這原是混帳話。」

第三十六回,在大觀園中整日遊手好閒的寶玉受到寶釵規勸後,說了如下一段話:

或如寶釵輩有時見機導勸,反生起氣來,只說:「好好的一個清凈潔白女兒,也學的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這總是前人無故生事,立言豎辭,原為導後世的鬚眉濁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瓊閨繡閣中亦染此風,真真有負天地鍾靈毓秀之德!」因此禍延古人,除四書外,竟將別的書焚了。眾人見他如此瘋癲,也都不向他說這些正經話了。獨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勸他去立身揚名等語,所以深敬黛玉。

由此可知,寶玉的生活圈本來就脫離於男權社會之外,所以無論旁人如何要求他像男人一樣變得成熟可靠或是履行男性的社會義務,自知無法改變自己的寶玉也就只有選擇逃避。要之,越是規促寶玉進步就越讓他感到生不如死,成為其無法根治的一個痛點。在這一環境之下,承認現實之自我存在的林黛玉,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寶玉的意中人。而與之相反,薛寶釵與史湘雲,則不可能成為寶玉心中的結婚對象。雖然看起來寶玉苦戀黛玉似乎是故意抗拒周圍人的一面,其實對於寶玉來說,除了黛玉,他再也無法與他人到達心靈相通的境界了。

過去曾認為寶玉之所以拋棄寶釵與麝月而選擇出家隱遁,是由於其性情之中含有一種無法為世間所容忍的乖戾之氣。對於此,庚辰本第二十一回脂批云:

寶玉之情,今古無人可比,固矣。然寶玉有情極之毒,亦世人莫忍為者,看至後半部則洞明矣。此是寶玉三大病也。寶玉有此世人莫忍為之毒,故後文方有「懸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寶釵之妻、麝月之婢,豈能棄而為僧哉?此寶玉一生偏僻處。

「懸崖撒手」乃一句禪語,見用於《景德傳燈錄》、《碧岩錄》等禪籍。其意為「抱著撒手跌落懸崖的決心行事」。脂評認為寶玉天性含有一種絕情之毒,然而,寶玉果真是如此無情無義嗎?對於這一評價,至少根據我的研究是無法予以贊允的。在我看來,不但世間誤解了寶玉,連脂硯齋也沒能完全把握到寶玉的真正本質。我始終認為,寶玉並不是對寶釵或麝月失望而拋棄她們,而是因為自己作為性別認同障礙者,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社會均無法履行一個作為男性應該承擔的責任與義務,最終也只能無奈選擇「懸崖撒手」,出家逃避。我認為這才是一個相對合理的解釋。

總而言之,如果不從性別認同障礙者的角度去分析寶玉的戀愛及心理的話,就會對小說中的很多描寫感到雲里霧裡,無法予以一個清晰的闡釋。

被視作戀愛小說之最高峰的《紅樓夢》,其最精采最核心的部分,無疑要數對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三角戀愛的描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書者 的精彩文章:

伊麗莎白克蘭和科幻主觀:我們偉大人生的真實故事
中國一代女皇武則天,為了稱霸天下竟然如此狠毒

TAG:悅讀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