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南?江有汜》自古多情傷別離,棄婦哀怨嘯也歌
召南?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歸,不我以。
不我以,其後也悔。
江有渚,之子歸,不我與。
不我與,其後也處。
江有沱,之子歸,不我過。
不我過,其嘯也歌。
汜、渚二字的涵義
《江有汜》歷來被認為是一首棄婦詩,講述了一位婦女被拋棄之後複雜的情緒變化和心理感受。詩歌前兩段借用「汜」、「渚」二字表達了詩人面對愛人的離別,心中期待能破鏡重圓、重修舊好。
「水中小洲曰渚,洲旁之小水亦稱渚。」—【清】 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
除了水中的小洲被稱為「渚」之外,水中小洲將水流分成兩股,比較小的那一股水流也稱之為「渚」。
幻想和希望
詩歌前兩段詩人還使用一種角色換位思考的文學筆法,借用揣測離開之人的想法,來描述自己面對離別的痛苦心理。期待和幻想對方會因為離開自己而後悔傷悲,從而迷途知返,再次回到自己身邊。
現實面前的一聲嘯歌
詩歌的結局令人傷悲,分開的終究要分開,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以詩人的意志為轉移。即使詩人再如何期望,那位離人也不會再回來了。面對無法改變的現實與無奈,最後詩人一聲嘯歌,高聲訴悲,以發泄心中的哀怨。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江水畢竟還會向東流去。
「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返。」—《晉書?阮籍傳》
他(阮籍)經常獨自一人駕著馬車出門,沒有目的地亂走,直至沒有路可走了,才慟哭著返回。
究竟為何別離
關於《江有汜》一詩中別離背後的真正故事,離開有諸多詮釋。比較常見的理解是認為詩人是一位商人之婦,古代商人的住所行乎不定,因外出經商而拋棄了這位婦女。
「嫡不以媵備數。」—【漢】鄭玄《毛詩鄭箋》
女子出嫁卻沒有帶上自己身邊的隨嫁妾女。
知識拓展
竹林七賢
中國魏晉時期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共七人。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後與地名竹林合稱。
嵇琴阮嘯
嵇康是西晉時的名士,善彈琴賦詩,著過《琴賦》,善彈奏《廣陵散》,故有「嵇琴」之稱。「阮嘯」是阮籍長嘯的故事。相傳阮籍曾在蘇門山向一道士學得「嘯法」,於是常藉以長嘯抒發心中苦悶之情。
媵妾婚
先秦時期漢族婚姻制度的一種風俗,一種以媵妾隨嫁的多妻制婚姻,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
思考題
1. 詩歌中的「汜」、「渚」、「沱」是何涵義,分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內心變化?
2. 「嘯」是一種怎樣的發聲方式?嘯聲的背後通常是表達一種怎樣的情緒?
《召南?江有汜》 黃純清 書
下期預告
《召南?野有死麕》情到深處人自醉
古人男女是怎樣戀愛的呢?和我們現代人又有何不同?《野有死麕》告訴了我們一個完全出乎意料的答案。下一期我們一起回到過去,體驗古人的戀愛方式。
文字:林棲
插畫:小露
TAG:聽林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