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為什麼不停地想看手機?多巴胺站出來背了鍋!

你為什麼不停地想看手機?多巴胺站出來背了鍋!

近日,38歲的Facebook聯合創始人兼總裁肖恩·帕克(Sean Parker)坦承,創辦Facebook的目標不是讓我們交流,而是讓我們分心。

「思考過程是這樣的:『我們如何儘可能多地佔用你的時間和注意力?』」他說。帕克(已於2005年離開該公司)解釋道,為了實現這一目標,Facebook的設計者們利用了「人類心理的一個弱點」。他說,每當你給帖子或者照片點贊或評論時,「就相當於注射了一點多巴胺」。

Facebook是帝國中的帝國,如此說來,它是建立在一種分子之上。

多巴胺

多巴胺於1957年被發現,是大約20種重要的神經遞質之一。它是大腦的「單車信使」,攜帶著很多不同的信息,我們現在只了解其中的一部分信息。

通過識別獎賞與期望之間的差異程度,多巴胺在學習方面起到了核心作用。除此之外,對運動控制而言,多巴胺也至關重要,而且在記憶、注意力、情緒、認知和睡眠方面,它同樣發揮了作用。

近期的研究顯示,多巴胺水平是人類和其他猿類之間的重要區別之一。耶魯大學醫學院的內納德·賽斯坦(Nenad Sestan)和安德烈·蘇薩(André Sousa)發現,在人腦紋狀體中,1.5%的神經元會產生多巴胺,是猿腦紋狀體中的三倍。

「我們還不確定我們的研究結果在多大程度上解釋了人類、黑猩猩和其他靈長目動物大腦之間的差別。」賽斯坦說,「但我們猜測,這些細胞可能促成了人類所獨有的一些認知和行為。」

20世紀50年代時,一項研究顯示,帕金森病是多巴胺缺乏所致,於是,多巴胺被認為主要與身體運動有關。

但到了80年代,這一觀點發生改變,因為神經科學家沃爾夫拉姆·舒爾茨(Wolfram Schultz)對老鼠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發現在中腦內部,多巴胺涉及我們做出某個行為而得到的獎賞。多巴胺似乎與渴望、野心、上癮和性衝動有關。

在圖片網站Pinterest上,你可以看到很多紋身圖片紋的是多巴胺的化學符號,亞馬遜的虛擬貨架上也擺滿了旨在提高多巴胺水平、改善心理健康的飲食類書籍。而在一些小報上,多巴胺已經成為具有神奇功效的物質。

《太陽報》取了這樣一個文章標題:「紙杯蛋糕會不會像可卡因一樣令人上癮?」這篇文章引用了一項研究,稱受試者看到他們喜歡的食物圖片時,眼窩前額皮質會釋放多巴胺,「可卡因上癮者看到一袋毒品時,受刺激的也是同一個大腦區域」。

不過,最常利用多巴胺來抬高自己的是矽谷。矽谷企業把多巴胺奉為「秘密武器」,正是有了它,APP、遊戲和社交平台才有了「粘性」。用投資者的話說,粘性就是「潛在的獲利機會」。

「在心理勸誘技術興起的一兩年之前,多巴胺就已經在文化思潮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吸引力。多巴胺是眾所周知的快感傳導物質。」28歲的多巴胺實驗室(Dopamine Labs)聯合創始人拉姆齊·布朗(Ramsay Brown)說。

多巴胺實驗室是一家備受爭議的美國初創公司,它承諾可以大幅提高任何跑步類、減肥類或遊戲類APP的用戶使用率。

但就像卡戴珊一樣,媒體對多巴胺的報道並不總是正面的。

在2017年一篇題為《技術有多邪惡》的文章中,《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寫道:「科技公司知道是什麼導致大腦中的多巴胺飆升。他們的產品採用了『劫持技巧』,把我們引誘進來,形成『強迫循環』。」

布魯克斯還寫道,大多數社交媒體網站會提供不定時的獎賞,這一技巧在很早以前就被老虎機製造商所採用,因為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BF Skinner)在研究中發現,強化老鼠學習行為的最好方法,是隨機對它進行獎賞。

「賭徒覺得自己走運的時候,就會釋放多巴胺。」紐約大學教授娜塔莎·舒爾(Natasha Schüll)說。這就是Facebook大獲成功的秘訣:我們不由自主地查看這個網站,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得到社會認可的美妙「叮叮」聲什麼時候會響起。

這種隨機性正是多巴胺實驗室的核心,這套系統可以被納入任何旨在培養習慣性行為的APP中。

「當你跑完的時候,這款APP會詢問我們的系統,如果我們這時更加熱情地向他表示祝賀,他是否會感到驚喜。」布朗解釋道。雖然獎賞看起來微不足道,但這家跑步類APP公司已經看到了顯著的成效。「如果方法恰當,用戶的跑步頻次將平均提高30%。」目前擁有10位客戶的多巴胺實驗室,在很多其他類型的APP中也看到了類似的效果。

多巴胺的作用

「心理勸誘技術」能夠通過這種方式來影響人們的行為,對於這一點,人們才剛剛開始理解,但吸毒者和煙民們早已熟知多巴胺系統有一種力量,能夠改變人們的習慣。

從安非他明,到可卡因、尼古丁,再到酒精,任何一種使人成癮的麻醉藥物都會影響多巴胺系統,使多巴胺的釋放次數遠超平時。這些藥物會在連接獎賞迴路和前額皮質(幫助人們剋制衝動)的神經通道中肆虐。服用得越多,就越難戒除。

布朗和同事已經意識到他們是在玩火。他們聲稱,已經為企業和APP客戶制定了一個健全的道德框架。

「道德測試是這樣的:這在該APP中是否奏效?這是否會改變人們的行為?這款APP是否有利於人類繁榮?如果不是,它是否至少沒有讓人們的情況變得更糟?」

布朗聲稱,多巴胺實驗室拒絕了跟博彩公司和免費電子遊戲開發商的合作,他們希望利用該公司的服務讓玩家形成習慣。

不過,布朗認為,利用這些系統產生正面影響,這是最安全、最合理的方法,可以進化人們的頭腦,通過一種天然分子來有意識地培養好習慣。

「我們能彌合願望與行為之間的差距,開發出提高人類能力、有益於人類繁榮的系統。」

來源丨The Guardian & 造就

近期新書一覽,點擊書封即可看到有關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復興書社 的精彩文章:

尋路中國系列:變化中的中國人

TAG:復興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