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漢子」受寵,「娘炮」遭嫌棄?法媒反思:性別歧視源於家庭教育

「女漢子」受寵,「娘炮」遭嫌棄?法媒反思:性別歧視源於家庭教育

法國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在其著作《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中認為,「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雖然反對性別歧視的浪潮此起彼伏,「男強女弱」也看似真理,對於兩性的雙重標準,卻從未消失。嬰兒從誕生之初,便被賦予性別意識,男孩和女孩的行為,從小就分別通過父母的指令來養成。

剛進到兒童玩具館,7歲男孩Ma?l就沖向小型的藍色吸塵器,而5歲的Soléane正在研究她的火車。在這裡,沒有性別差異。牆上,張貼著以兩個玩偶為代表的海報。它們由瓦茲河谷省(Val-d"Oise)塞爾吉市(Cergy)「大眾遊戲協會」(l"association Le jeu)創作,一幅是「性感時尚達人Dora」,另一幅是「高冷殺手Bob」。海報上用大寫字母標註道,「你想為孩子選擇哪一模式?」

Cécile Marouzé是該協會創始人之一,四年間,在與大人和孩子們打交道的同時,她也試圖打破由玩具所傳遞的出對性別的刻板印象。

這名年輕女性表示,「玩具向孩子們傳達了關於『性別取向價值』的強烈信號。化妝用具和洋娃娃,意味著女孩們要注重外表並照顧他人。有著冷漠面孔的武士人物則適合男孩們,後者必須堅強且毫無情感。」

在這家兒童玩具館,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可以接觸到炊具、熨衣板、海盜船、城堡等各類玩具。模擬電動剃鬚刀很快會成為兒童玩具的一部分,Marouzé女士補充道,因為「男孩們也有追求美的權利」。

覺得這些無關緊要?而事實不止如此。特別是在#metoo和#balancetonporc運動將打擊性暴力和性別歧視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之後,女權主義者和許多兒童問題專家相信,由於人的行為方式在孩童時期就開始形成,教育在爭取性別平等的鬥爭中起著關鍵作用。學校已為此行動起來。

前法國婦女權利部長Najat Vallaud-Belkacem。

2013年,時任法國婦女權利部長Najat Vallaud-Belkacem試驗「平等的ABCD」項目,為學生舉辦反性別歧視的講座,這一項目於2014年正式納入教師培訓計劃。在學校成為爭取性別平等的堡壘時,政府也將注意力投向了法國家庭。

「雪球效應」

對於許多父母來說,男孩和女孩之間的區別是自然進化的結果。「很多成年人認為,男孩打架、好動和懶惰是不可避免的,」法國克萊蒙-奧弗涅大學(Université Clermont-Auvergne)教師、《兒童社會學》(Sociologie des enfants)一書的作者Martine Court說,「我們能想像到女孩文靜、穩當,樂於奉獻自己。」遺傳和荷爾蒙因素影響人的行為,其程度多寡是科學家爭論的主題。但同性個體之間的表現都千差萬別,社會環境在構建性別認同中扮演的角色,也一直未得到充分的討論。

大人們對孩子性別的態度,在其嬰孩時期就表現出不同。一項著名的實驗表明,穿藍色睡衣的男嬰象徵強壯和有力,而穿粉色睡衣的女嬰代表細膩和嬌弱......但如果給女嬰穿上藍色,男嬰穿上粉色,情況就不會如此了。

男孩掉眼淚是因為感到憤怒,女孩則是因為害怕。

Court女士還表示,「很多家長在孩子不足2歲時就按照性別分配玩具——比如讓女孩玩娃娃,讓男孩打球......實際上,他們要到2歲之後才具備表達自己喜好的能力,大人們應學會依據孩子自身需求提供玩具。」

「雪球效應」放大性別之間原本細微的生物學差異。雷恩二大(Université Rennes-2)成長心理學教授Gaid Le Maner-Idrissi認為,「小女孩似乎對自己的環境更感興趣,因此,大人們更多地與之交流,這使得她們能夠更快地培養語言能力。而小男孩似乎精力更充沛。因此,大人往往不用笑容和語言去吸引他們,而是鼓勵他們去搞體育活動。

男孩佔據主導地位

兩性觀念在世代之間的傳播通過多種渠道:玩具、歌曲、兒童文學和服裝(女孩喜歡的愛心、粉色和亮片,男孩喜歡的棕色、卡其色和運動鞋)......概括地說,這表現出兩個相互對立的世界:女性與內在、溫柔、對話、美麗、關心他人相關;男性則代表著外在、對抗、表現、力量、競爭......

孩子們受到父母行為的熏陶。「耳濡目染會讓孩子去『複製』父母的模式,」兒童精神科醫生Serge Hefez總結道。「但性別差異仍使這種『複製』呈現出不對稱和不平等。」10歲的女孩們樂於參與家務,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她們在這些事情上花費的時間,已經比同齡男孩高出許多......

這種早期學習如何影響孩子長大成人後的行為?

Le Maner-Idrissi教授警告,「在建立童年和成年之間的關係時,必須小心謹慎。但我們發現,男孩們很早就佔據了主導地位,女孩們則更加謹慎,並且形成不那麼強的自尊心。」

自我壓抑是女性職業發展的障礙之一。雖然她們在學習期間表現出色,卻選擇價值和薪酬均低於男性的職業。教授指出,「(鼓勵孩子們)以相似的方式佔據主導地位,肯定有助於女孩們養成類似於男孩的自信。」

據社會學家Sylvie Ayral稱,後天的學習(行為)會對孩子在情感和性別方面產生直接影響。「男孩們必須不斷證明自己是否符合男人的標準」,他在《男孩工廠》(La Fabrique des gar?ons)一書中這樣寫道。「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就是要勇於反抗,挑戰極限。這個世界對男孩相對寬容,他們犯下的許多『錯誤』,往往都能被原諒。他們被認為具有可激勵的衝動,包括性衝動。」

社會學家Christine Castelain-Meunier認為,現行的教育方式會讓男孩們變得「情商較差」。在她看來,「不能再禁止男孩們哭鼻子。」

「開啟可能的領域」

想讓父母走出根深蒂固的思想模式並不容易。Martine Court指出,「父母本身就是他們自己歷史和社會化的產物」,即父輩就在「性別既定模式」中長大成人,這種錯誤的氛圍,又導致下一代受到來自家庭成員、同齡人、老師、媒體和社會等多方面的「轟炸」。如果能覺察到這些刻板印象,就可以幫助孩子們抵制束縛。

難道應該剝奪男孩們的塑料槍?或是拒絕與孩子分享對「灰姑娘」的熱情?

「這不是『把男孩變成女孩』或『把女孩變成男孩』的問題,而為了開啟可能的領域,為他們提供更多自由,」Le Maner-Idrissi教授回答道。

對於這一問題,社會卻正在走向兩個極端。一方面,玩具、漫畫和電子遊戲產業推出從孩童時期開始就更為刻板,甚至「過度性別化」的產品;而另一方面,兩性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Christine Castelain-Meunier觀察到,「這種現象在女孩身上尤其明顯。例如,兒童喜愛的電影中,『超級女英雄』的主角形象越來越多地活躍在大屏幕上。」女孩們穿上長褲,能踢足球,會空手道,投身科學研究斬獲佳績,並在所謂的「男性」行業中大展拳腳。

不過,男孩們恐怕就沒這麼幸運了。Cécile Marouzé提到了一名少年在體操課上的例子,他常常被別人罵做「基佬」。「他們面對的(社會)阻力很大」,社會學家Sylvie Ayral解釋說。同性戀依然令人害怕,可能與之相關的「去陽剛現象」(dévirilisation)的風險,也讓人感到無比恐懼。她對此感到遺憾。「關於性別平等的說法,不過是希望女孩的地位提升到與男孩相同,如果社會無法接受『男孩女性化』的現象,對女孩的解放也便無從談起。」

(歐洲時報/ 李瑞雪 編譯報道)

編輯:Ruixu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歐時大參 的精彩文章:

不生娃是異類,「丁克族」是自私?法國女人活出自己不容易
法國判決:男子59歲以後生娃只能「靠自己」

TAG:歐時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