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三世七太極拳》面世
長久,在經典里,熠熠生輝。
歷時,艱辛不輟,屢挫屢奮。
仰望,珊珊而來,俠影綽約。
究竟,你將行遠,仙蹤曠邈。
一一致《三世七太極拳》面世
此書,或可解答你關於太極拳的諸多疑惑,抑或可讓你感悟傳統文化經典對於當代的意義。
自序
當今中國,國家日漸富強,經濟發達,百姓生活安康,國際影響日益擴大,發揚光大中國文化軟實力,已成為大家之共識。回想,近現代以來,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現代化步伐極其艱難,篳路藍縷,幾代人奮鬥不息。現在,上到國家層面,下到各行各業,無不渴求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適應相融合相激發,創造中國特色,講述中國故事,打出中國品牌,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中國傳統武術是中華民族文化之奇葩,民國時期稱為國術,國術者以強國強種為已任,振臂高呼,為民族救亡強族強種文化振興不無一助也。當是時,眾多武學精英擯棄門派牆壘,四處奔走創教傳學著書立說廣為流播,同時為傳統武術進行現代化表述,以科學精神進行研究和探索作了大量的工作,如吳圖南著《科學化的國術太極拳》、《國術概論》等等,書翰墳典。
現代化進程,中國遠落後於西方,以西方文化為主導的奧運會,幾無中國之項目,而韓國日本皆有傳統項目成功入列,值得我們深思與學習。優越者在前,落後者模仿無怪乎,但模仿終究還是落後者。中國傳統武術不是一般體育競技項目,他與中華文化緊密相連,自覺接受中華優秀文化指導,形成由哲學理念、功法拳架、對抗技擊三位一體的各門各派,風格獨特且自成體系。總體歸納為二大宗:少林外家拳和武當內家拳。外家拳有:少林、太祖、通背、八極、螳螂、戳腳、翻子拳等;內家拳有: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等;正兵十六,奇兵無數,暗合《易傳?繫辭上》說:易有大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如此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武術之現代化進程,跌跌撞撞屢挫屢奮。在當代,各拳種有責任與擔當在傳承的基礎上研發適合現代人觀念,同時又不失獨特風格之競技項目,以迎來新的發展良機。
太極拳,風靡當今世界,卻存在諸多質疑:首先它是技擊術還是健身操或養生術?其二是拳術還是舞蹈化的表演套路?其三經典闡述太極拳以靜制動、以慢制快、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的技擊特點是不是事實?這些質疑反應出當下太極拳界的混亂,其根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太極拳概念屬性的混亂;二是太極拳源流創造者爭論帶來的混亂。眾所周知,同樣是球類的藍球與足球不能混合比賽,但目前太極拳定步與活步推手比賽中,陳式炮捶也叫太極拳,其實它與普通外家拳一樣地震腳、翻身扭打、沖拳發力、大力靠撞;所謂推手技術使用摟抱、擒拿、反關節、大力搬摔、頂撞、下拌子與其他太極拳恃巧不恃力,粘黏連隨、不丟不頂、「引進落空合即出」、借力打力的推手方法完全不同,卻混在一起比賽,使太極拳推手風格喪失殆盡,如此下去,推手比賽項目將難以為繼。
太極拳的本質是個體徒手技擊術,語曰:「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又曰:「練功不練拳,臨陣無方法。」拳者,技擊術也,即徒手對抗攻防的方式方法。功者,技擊功也,追求超越人體本能的體能力量(俗稱笨力氣)的範疇,善於利用自然規律的修鍊與練功積累的結果,有助於技戰術能力的提升,同時起到對身體的防護功能。從這裡引申出養生術是基於武術生命運動的需要,即不能以損害身體健康為代價習武,而太極拳演變成健身操或表演套路則已脫離了拳術技擊的本質,研究方向另當別論。太極拳成了健身操,失去了拳法技擊對抗的功能,作為武術的基本特徵,修鍊人生在技擊對抗中的競爭與矛盾的智慧也隨之失去。
當下太極拳界很混亂,無外乎極盡所能標榜自己某家某姓之所謂太極拳,大都徒生歧意,混淆視聽。吳圖南說:「太極拳就是太極拳,不屬於某家某姓。」太極拳不是某個人發明的,它是中華文化文明進程之產物,不管在哪朝哪代,某某練家都只是過客而已。本書名「三世七太極拳」,是經千年歷史傳承下來的太極拳架之名。《王宗岳太極拳論》講:「招熟而漸悟懂勁,懂勁而階及神明。」《三世七太極拳》曰:「人為三世,拳分七品,天有九重。」勿冠以某姓之拳,而體現太極拳理念追求。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歷史上,太極拳經典拳論微言大義釋理備致,名家碩彥不少,本書旨在讓傳統國之瑰寶,代有傳人,以當代視角闡述發揚,講好中國故事,推出中國品牌,盡綿薄之力。師言:「是金子總會發光。」作者經過二十多年習武繼承研究感悟與實踐,在前輩的基礎上歸納整理,筆圖於書,公之於讀者,並作拋磚引玉,期冀太極拳能人志士同聲疾呼,為太極拳正本清源,不遺餘力。
本書披露民國初年曾轟動京師(北平)拳界的三世七太極拳。闡述太極拳理論之源於《易經》等優秀傳統文化,對太極拳源流進行多方的探索;說明三世七太極拳的源流,公開三世七太極拳獨特的拳理、功法與拳譜解;演示三世七拳架,披露太極拳之核心內容:招功、松功、勁功與氣功。拳理、拳法、技擊與實踐合乎科學,不涉玄虛,真功實戰,攢幾代人之經驗積累,特別是業師於志鈞關於太極拳史及三世七太極拳源流、功理功法的研究。進行分條析理,圖文展示,風格獨特而顯明,便於進一步研究,並益於教與學。文本體例,簡明扼要,說文近似名詞解釋,整合連篇亦可自成體系,順應當下大眾閱讀特點。
附錄吳圖南太極拳經典論文、於志鈞考證戚繼光俞大猷對近現代太極拳創造的貢獻論文以及作者二十年太極拳習拳年表於後。
時吾師壬辰年出版《中國太極拳史》著作,彩頁插圖師徒二人擊劍照片在編輯時遺漏,頗感缺憾,遂對我言,倘有三世七太極拳未有專著出版,你來著述如何。於是我下定決心著手準備,四年有餘始見書稿。師問:「著書目的何在?」曰:一繼承挖掘,二整理所學深入研究,三傳授發揚。將傳統文化技藝以現代人的語境表達,體現出武學文化內涵深入淺出,且利於傳授教學。「習武修文」作為本書宗旨,明確文化修養對太極拳修鍊的重要性,擯棄習武不通文的一介武夫的江湖俗陋,提倡太極拳修鍊應該文武並重,作為時代的主要特徵。本書講武同時引經據典,力求文武相得益彰。吳圖南先師言:「簡而明,信而通,引物連類,折之以至理。」深以為著書座右銘。生亦有涯,知亦有涯。如晤古人,曉遇今人,引以為幸事。
雙魚堂林山中
2017年秋於泉州
※太極拳「明、懂、勤「練好太極拳的三大條件!
※練一套太極,是一種最好的享受!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