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巴庫號到維克拉瑪蒂亞——印度海軍新旗艦的前世今生

從巴庫號到維克拉瑪蒂亞——印度海軍新旗艦的前世今生

要說到1143.4級巴庫號 還得從1143的首艦基輔號開始說起。

1960年代末,基於1123莫斯科級反潛直升機巡洋艦存在適航性不夠好,缺乏反艦作戰能力,直升機反潛能力單一且不能滿足新形勢下對抗北約新型SSBN的情況。蘇聯開始設計製造搭載雅克-38戰鬥機的重型反潛載機巡洋艦1143基輔級。

基輔級排水量達到莫斯科級的兩倍多,不僅能搭載卡25反潛直升機,還能搭載用於驅趕北約反潛機的雅克38戰鬥機,以保護紅海軍SSBN在通過各大洋關鍵水道後迅速展開。同時本艦還擁有強大的反艦和防空能力,對海對空作戰能力比當時紅海軍自己的各型巡洋艦還要強大。加上毫無疑問必須得有的反潛火箭、重型魚--雷和反潛導-彈。戰時本艦本身就是一馬當先,全身噴火的boss級別戰艦。

1143基輔級首艦基輔號於1970年7月開工建造(同月,TB海軍山寨蘇聯56型驅逐艦的051旅大級105艦下水了),4年半後服役。在此期間,後續艦也在陸續改進中不斷建造。每一艘艦相比前一艘,在武器搭載等細節上都有少許變化。

圖一為1972年12月26日的基輔號,黑海尼古拉耶夫船廠。該廠歷史可追溯到沙俄時期,建造過沙俄時代新銳驅逐艦、無畏艦和紅海軍的系列大型戰艦。

圖二可以看見是莫斯科級和建造中的基輔級俯視圖,兩艦大小一看便知

圖1左邊這位大叔,是基輔級的首席設計師。右邊的是基輔號首任艦長

圖2是基輔號驗收時,各軍兵種相關人員在甲板上的合影,可以看見有空軍的人

都攝於1975年

來看看基輔級的武器裝備,特別是導彈武器

本圖從右往左,分別能看見雙76炮,4座雙聯SS-N-12反艦導彈以及SA-N-3防空導彈

在後兩座SS-N-12的左側,有一個白色圓形蓋板,那是升降發射的SA-N-4防空導彈

在前後兩組反艦導-彈桶的中間有一組滑道,是反艦導-彈裝填車的滑行道。

基輔號上還有一座升降發射的SA-N-4,位置真是太隱蔽了,絕大多數圖上都看不見。這張還可以。位置在艦島後右側的舷台上,後部雙76炮外側下方。

本圖標出了基輔級前2艘甲板上的防空和反潛武器圖

黃圈為防空導彈 藍圈為反潛火箭和反潛導彈

火炮,反艦導彈和看不見的魚雷發射管未標出

SA-N-4不是一座能抗飽和攻擊的末端防空武器

從3號艦諾沃羅西斯克號上就不再見有安裝。

但是絕大多數資料都顯示是從4號艦巴庫號開始才停止安裝的。我認為不是這樣。

本圖為諾沃羅西斯克號 可以看見 沒有SA-N-4裝置

艦島特寫

基輔級艦島比美國核航母的還要巨大

原因一是安裝有繁多的天線,雷達,必須有穩固和龐大的基座面積以及控制艙室

二是鍋爐煙道面積不小,幾乎佔了艦島四成的容積

三是艦島下部是飛行員和軍官住艙以及待命室 這個就有幾十間艙室之多

此外,艦島上還有飛機零件倉庫,防空導-彈艙和備份操縱系統

凡此種種都導致艦島面積小不了

在另外一個帖子里有同學問為何維克拉瑪蒂亞號不將後桅杆上的通信導航系統集成到艦島上

原因很簡單 沒位置裝啦 要擠進艦島的話,就要向後延長艦島的長度,這是個大手術,不論能不能改好,進一步擠占甲板面積,增大艦島重量就是個悲劇。

而單獨加個桅杆,並不增加多少面積和重量。此外,也可能有減少電磁干擾的可能。

兩張圖是基輔號和維克拉瑪蒂亞號艦島的對比

這是一張1979年蘇聯海軍上將科托夫簽名的紅旗太平洋艦隊明斯克號的照片

黃圈中的部位,是基輔級的廚房和餐廳

明斯克號是基輔級的2號艦 1978年9月服役。

TB海軍對它是很熟悉的了,除了寥寥2艘驅逐艦,TB三大艦隊甚至沒有比明斯克號跑得更快的大船 在南海派情報船跟蹤明斯克的時候,連續出現停車熄火這樣丟人的糗事。可見文革結束後的TB海軍戰術裝備差到何種程度

這張圖是明斯克1983年過境遠東時,美國軍機拍攝的照片

這張是1978年明斯克號首次趕赴遠東時,在非洲西海岸遭遇英軍護衛艦跟蹤時的照片

戈爾什科夫元帥對明斯克號十分重視 專程參加了軍方的驗收儀式

雅克和卡莫夫戰機的圖片

1978年12月 巴庫號在尼古拉耶夫開工建造。 此時海軍賦予其的編號已經達到1143.4。

首艦基輔號的標排36000噸,滿排43500噸,巴庫號則各增加了2000噸。在武器和電子設備方面提升巨大

這個蓋板下裝的就是SS-N-12反艦導-彈的陷口火控雷達

看起來 雷達沒有安裝在桅杆或者艦島頂部,似乎不夠高,視線也不不夠好 但考慮到這可是航母的艦艏,高度足夠了,而且反艦導-彈沒有全向射擊能力,只能向前發射,雷達裝在艦艏,也算是合理足夠。當然,雷達艙有足夠的防潮防水設計。

這個位置真好啊,躲貓貓都沒人能找見。

十幾年後,在維克拉瑪蒂亞號的改裝工作中,這裡被拆了個精光。

這是光榮級上的同型號雷達。這種香蕉拋物面狀的天線真的適合用長條艙蓋安裝在狹窄的艦艏。

「巴庫」號在電子裝備上以1部「天空哨兵」大型相控陣雷達代替了「頂帆」、「頂舵」、「頂結」雷達,還安裝了1部頂板三座標值班預警雷達(早期型)和一部蛋糕台戰術空中導航雷達。這些也成了後來的1143.5庫子的標配。

對比一下基輔號和巴庫號以及庫子號的艦島。三者的傳承關係一眼就能看出。蘇聯在航母的發展上還是體現出了務實穩妥的作風,步子邁得不如其他兵器設計上那樣大。好處是風險小。代價是戰力的提升需要較長時間的積累。可惜,蘇聯最終缺的就是時間。

巴庫號的武器系統變化極大,艦艏的雙臂發射的SA-N-3,SA-N-4和

SUW-N-1反潛導彈全部拆掉

改為了12座8聯裝SA-N-9垂髮近程防空導彈。

RBU-6000反潛火箭升級為RBU-12000,射程增加一倍。

反艦導-彈由4座增加到了6座。

雙76炮改為單管100炮。一座變2座。

AK630由2座增加到4座。

這些武器,等於差不多3艘北約巡洋艦的火力。而這只是一艘蘇軍航母

對比一下基輔號和巴庫號的艦艏。藍圈內為加強版的巴庫號艦艏武器群布置。

巴庫號前後兩組SS-N-12之間用白布包著的就是導彈裝填車,可在滑軌上移動。

巴庫號艦體中部甲板兩側,還各有6組,一共96枚SA-N-9,和庫子的配置完全一樣。

其中右舷的那一座緊挨著彈藥升降機和直升機升降機。並且佔用了一部分甲板面積。不過對於垂直起降的雅克38來說,這個倒不礙事。

巴庫號的所有武器,特別是防空武器由於早期設計思想和武器體積較大,均配備有彈倉等原因,沒有布置在艦體兩側外伸的舷台上,而是全部容納在艦體內。這給後來的維克拉瑪蒂亞號改裝埋下了隱患。

巴庫號的艦尾 這裡有左右各一個AK630群。尾門裡則是一部拖曳聲納

巴庫號的機庫布置。藍色區域為甲板下的機庫。前部紅色區域為作戰情報、指揮中心和編隊指揮室,黃色區域為廚房和餐廳。粉色區域為士官住艙。

從照片中可以看見處於下降位置的兩台升降機,前面一台大的用於起降雅克38,位置在機庫最前端的右側。可以看出,由於沒有採用舷側升降機,升降機平台這一塊面積平時是無法放置飛機的,浪費了一架飛機的停放空間。如果要大改,必須將機庫向前和向右舷增加,覆蓋作戰情報中心你並向右延伸到右舷,在艦體上開口,在艦島前部設置舷側升降機。但這個改動太大了,在基輔級上也沒有別的空間容納作戰情報中心。在後續艦庫子號上,這個設想才得以實現。

發幾張基輔級武器的發射圖 隨著巴庫號的升級,明斯克和基輔號來到中國,諾沃羅西斯克號變成廢鐵,這樣的場景再看不見了

這是諾沃羅西斯克號的甲板

幾張巴庫號的照片 從視覺效果來說 直線條的艦艏和艦島使得這真是一型絕對威武帥氣的戰艦

巴庫號的下水儀式 沒想到幾十年後涅盤重生又來了一次

話說在1980年代後期 從基輔級的4號艦命名為巴庫 以及1143.5曾經取名為第比利斯號

為表明蘇聯境內各加盟共和國一律平等,緩和民族矛盾,蘇聯海軍居然以加盟共和國首都的名字命名最先進的戰艦 看得出來是用心良苦啊

可惜這一切努力在幾年之後仍然付諸東流。巴庫和第比利斯號匆匆改名為戈爾什科夫號和庫茲涅佐夫號

這兩位蘇聯時代最偉大的海軍建設者也寄託著新俄海軍復興的大洋之夢

圖2是以戈爾什科夫為名的航母進塢改裝

圖3是第比利斯號航母,注意艦尾的名字

「基輔」級總共載機33架,分別為12架雅克-38,19架卡-25或卡-27直升機,另有2架卡-25直升機用於超視距引導。

甲板上有6個戰鬥機垂直起降點和一個直升機起降點。起降點和整個跑道都是在裝甲鋼板上敷設的特製耐火耐高溫磚完成的。耐火磚用金屬絲和石棉纖維壓制而成。不僅耐1700度高溫長時間烘烤,還能承受中型戰鬥機起落架的猛烈衝擊而不碎裂。據說其配方和工藝TB至今也木有掌握。

雅克-38使得不具備常規戰鬥機起降能力的基輔級具有了一定的防空壓制能力,並且能夠使編隊在遠洋驅散北約的大型固定翼反潛機,掩護本國核潛艇深入大洋。意義十分重大。

但是,雅克38在垂直起飛--降落模式下作戰半徑太小。有效載荷也不足。機體缺乏改進升級空間。如果繼續使用基輔級,蘇聯海軍必須獲得雅克-38的後繼者。

國內很多報道都說雅克--38不如英國的鷂式戰鬥機,不具備短距滑跑起飛能力。其實這種說法不正確。

雅克--38在基輔級服役後就掌握了利用轉向噴管助推,在跑道上的「M」起降點開始滑跑----起飛的模式,加上航母逆風30節航速產生的升力,據說作戰半徑能增加3倍。

但是,基輔級斜角甲板前下方是廚房,排出的熱氣流和甲板前部武器群,跑道前下方的AK-630群引起的紊亂氣流容易擾亂這種起飛方式。

直到巴庫號這個問題才基本解決。

每一塊耐火磚用4枚特種螺釘固定。全艦共採用19876塊耐火磚和近80000枚螺栓。

鋼板需要這麼一小塊一小塊費勁地鉚上?

很明顯這和潛艇的消聲瓦,太空梭宇宙飛船的絕熱瓦一樣,是一小塊一小塊制出來的,一方面大面積不易加工製造,一方面哪一塊損壞了方便更換

雅克-38不夠給力。雅克設計局下一代垂直起降戰鬥機雅克-141在1980年代中期完成設計投入試飛和航母測試。

雅克-141是垂直起降超音速戰鬥機. 。不論是飛行性能還是操控性,以及有效載荷,都比雅克38有了極大飛躍。

雅克-141於1987年首飛,1991年4月開始在模擬航母甲板試飛,1991年秋,已與上一年改名為「蘇聯海軍元帥戈爾什科夫」號的原「巴庫」號航母開始對雅克-141進行上艦試飛。9月21日首次成功降落到「戈爾什科夫」號航母上,此後有反覆進行了多次起飛降落試驗。10月5日一次降落速度過快,飛機撞上甲板起火,但破壞不大,飛機被修復。此後試驗暫停。

在航母上進行的試飛測試中,證明了雅克141完好的兼容和繼承性,也完成了預計的起降測試,事故的77號雅克-141砸在巴庫號的後甲板上。雖然不是摔得很慘,卻引起了火災。

測試,試飛中出現事故其實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垂直起降這種反常規 飛行方式。

假如,時間足夠多,雅克-141在1990年代中期入役不存在問題

圖為在戈爾什科夫號上進行起降測試中的75號機

隔熱瓦覆蓋了整個的起降區外加停機區的邊緣,停機區和升降機沒有鋪設隔熱瓦

對比一下基輔級和常規起降的褲子的甲板,差異明顯

基輔級超過60%的甲板敷設有隔熱瓦

印度選擇戈爾什科夫號是有原因的。

為替換2艘日益老舊的英國航母,印度除了向俄國和歐洲引進技術設備自己建造航母外,還考慮從美歐俄引進二手航母。

但問題是,英國的無敵級已然太小,海鷂艦載機與印度目前的「二維」艦載機完全沒有質量上的改變。

法國的常規航母太老舊,可服役年限很少,能搭載的超軍旗和F-8戰機已經落伍,F-8還掌握在美國人手中

美國類似小鷹這樣的大型航母,印度玩不轉,別說保養,就是湊足大幾千人的艦員和找這麼長的船塢印度都難。

那麼,只剩俄國老大了

那麼,除掉庫茲涅佐夫,俄國能給的,只剩戈爾什科夫號了

印度最早是在1997年開始和俄國接洽改裝戈艦的。在價格問題上雙方你來我往侃了無數回合。艦體俄國要價很高,最初是2.5億美刀。。。。全改裝費用則是7億。而印度1997年國防預算才90億美元多一點。雖然這7億不是一次性給付,但印度也覺得太貴了。

這麼一吭哧,就到了2004年,俄國終於決定戈艦艦體無償送給印度,條件是在俄國進行改裝,並且購買和搭載米格29艦載戰鬥機。當然了,米閣的升級改造費用,人員培訓,各種一共15億美刀也需要印度同志出。

2005年7月,俄國開始對戈艦開工改裝。

針對改裝後的維艦,軍事迷多有詬病,主要是認為升降機依然是內包式而非舷側式。

這當中,前部升降機由於作戰指揮中心的阻隔,肯定是沒法改成舷側式的。由於艦體長度有限,這個戰情中心也是沒地兒挪的。比例放大的庫子號航母由於艦體加長,戰情中心得以向甲板前部移動,因此有了前升降機變更為舷側設計的可能,戈艦的改裝這一步則無法做到。

後升降機為什麼只是簡單加大尺寸,而沒有延伸至舷外,則是見仁見智了。

俄國為印度提供過多種改裝方案,最終的改裝方案是印度自己選的。

有可能是印度覺得太貴,或者不需要,或者有風險。

也有可能是俄國覺得不能結構上不能這麼改,或者不願意承擔風險。

。。。。。。。。。。。。。。。。。。。。。。。。。

兩圖內的方框為維艦和庫艦戰情中心的位置。可見,航母,一定要大才好

這是改裝前編號069的戈艦最後狀態

戈艦的改裝大致分這麼幾部分動作較大的區域-------------------------------

1,艦島的改裝,後桅杆的加裝

,

2、前部武器區的拆除和改裝,包括對應甲板下的彈庫和艙室改裝

3『前部飛行甲板的拆除和滑躍起飛艦艏的安裝

4,右後部斜角甲板模塊的安裝

,

5,後部防空武器群的拆除和重新安裝(近防武器可能是印度自己回國改,目前不詳)

6、艦艏球鼻的改裝,艦尾拖曳聲納艙的拆除和改裝

7,艦尾飛行甲板突出部的加裝

,

8,飛行甲板防熱瓦的拆除和甲板的重新布置,包括擋焰版,攔阻索的安裝等

,9,後升降機的擴大和安裝

,

10,主機的重新安裝,電站等的重新設計和建造

,

11、所有纜線,管道的重新布置

12,所有艙室的改裝、翻新和建造。包括印度海軍編隊指揮室,戰情中心,艦員住艙等重要和面積巨大的艙室,

,

13,其他印度海軍不再需要的功能區的拆裝和翻新。

可以看出,改裝量是相當巨大的,可以說除了大承力結構不動和艦體水線以下線形不動之外,能換的俄國全給換了。對於從未有過航母建造和改裝經驗的俄國來說,考驗不小。不過俄國人近百年來也是玩機械製造的強國,蘇聯時代令人嘆為觀止的機械奇蹟很多都是俄國人做出來的。

改舷側升降機的問題,我覺得還是價格的問題,也就是值不值得改的問題,要改當然是可以改的。 米格29的尺寸並不大,改到舷側也就是機庫能多裝一架而已,這上面來講,意義不大,也就是說保留原位置是個還不錯的折中方案。舷側升降機意義最大的地方是將來的艦載機換裝的靈活性大,但當年談判的時候,印度因為核試受到西方的制裁,所以可能就沒有想過將來還有機會買到陣風之流。加上印度自研的光輝艦載型,尺寸更小,所以沒有改到舷側也就可以理解了。

按照俄國提供的資料,戈爾什科夫-----------維克拉瑪蒂亞的轉變,俄國一共從艦體上拆除的約800噸的設備和結構,裝上了約8500噸的新設備和新艦體結構

圖1橘黃色是拆除的艦體裝備,綠色的是改裝和加裝的設備和結構

圖2是維克拉瑪蒂亞號各層甲板的改動示意圖,紅色區域為改動過的。綜合來看全艦改動超過五成,飛行甲板區域則有8成重新設計和改造

目前,還沒有能俯瞰維艦全部甲板區域的好照片出現

我們用一張戈艦照片和維艦模型圖對比一下改裝結果

再對比一下線圖的變化

下面我們分區域看看戈------維艦的改裝

首先是艦艏區域

為了滑躍起飛米格29K,俄國在戈艦艦艏加裝了一個重1500噸,長50米,寬17米的滑躍模塊,滑躍角度15度。模塊比原來平直的艦艏寬了3米,能很好滿足中型機的起飛

球鼻艏的改裝

主要是換裝了新型數字化聲納

艦島的改裝 主要是拆除天空哨兵相控陣雷達 各種導-彈火炮的火控雷達 拆除前後武器群與艦島相連接的部位,安裝新的頂板雷達,蛋糕台戰術導航系統 平網改進型搜索雷達等設備。

另外加裝了能觀察飛行甲板全部區域的突出舷台等艙室

甲板區域的作業,主要是拆除武器群,布設新的飛行甲板及起飛--助降設備

看看完成改造後的艦島和飛行甲板以及加裝的後桅杆。這桅杆很多人問是幹啥的。目前看來安裝有包括衛通天線,數據鏈和夜間助降燈光在內的設備

為了保證改裝後的斜角甲板增大使用面積,俄國在維艦甲板左側中後部增加了一塊面積1000多平米的外延結構,重達數千噸

這塊甲板結構能夠用來安裝攔阻索,設立第三起飛點,還設有監視艦載機著陸狀況的監控室。

改裝很完美

在航母尾部,俄國才用了和美國一樣的作法,接上了一段2米長的延伸段,有利於艦載機著艦

維艦的改裝,艦面上能看到的基本就這麼多。總體上來說,改裝中規中矩 在沒有經驗,且常年戶外冰天雪地冷的要死的情況下 俄國人的改裝還是成功的,老母雞變鴨了

除了寒冷之外,俄國也克服了裝備和經驗不足的缺點,在對艦內電纜長度和改裝增重估計有誤差之後,很快進行了調整。這對俄國今後自造航母很有益處。

但是,維克拉瑪蒂亞號畢竟是從一艘1960年代垂直起降航母改裝過來的軍艦,由於初始設計的方向和現在完全不同,維艦還是有些先天不足的問題註定一輩子無法改變。

1、兩台升降機都在舷內,在作業時飛機起降將停止。這意味著放飛飛機時要麼一次性把所有飛機升到甲板上堆著,再一架一架放飛

或者,飛一架,舉升一架,再飛,再舉升。

在飛機降落的時候則無法放飛飛機,若出現突發情況,只能依賴仍在空中的飛機支撐,或者停止接收飛機著艦。總之,就是有點囧

2.由於甲板寬度有限 全艦隻有2個起飛點,一個自艦艏起150米,一個自艦艏起190米(有資料稱自艦艏起240米還有一個,尚未找到圖片支持這個說法)。而庫子和中國的瓦均有3個起飛點。

不過,由於維艦的2個起飛點均比庫子和瓦艦的起飛點長(105米對150米和190米),因此維艦的米格29K均能滿載從2個起飛點起飛。

第三,由於拆除了艦艏武器群中的所有防空彈以及增寬了艦艏甲板,導致維艦左右舷前部的2個武器平台全部失去

僅有後部2個武器平台可以安置防禦武器,導致全艦前半球近程防禦系統缺失,這個盲區問題很嚴重

目前,目測維艦尚未安裝近防武器,估計是由印度自己安裝巴拉克之類的近防導彈

此外,維艦安裝了8台KVG-4增壓鍋爐和4台TV-12-4蒸汽輪機

這些仍然是戈艦的制式裝備。因此,煙道,煙囪和艦島整體結構沒有變更。

艦載機彈藥庫容積擴大了4倍,裝甲防護也增強了。對比只能使用火箭,近程空空導-彈和輕型**的雅克-38 新米格29K自然是武裝到牙齒。

同時,米格29K還具有夥伴加油能力,明顯增大了作戰半徑和留空時間

維克拉瑪蒂亞號的入役標誌著印度人花了約半個世紀的時間完成了從輕型航母到中型航母,輕型防空戰鬥機到中型多用途戰機的使用轉變。

機庫照片 維艦的

明斯克號的

庫艦的

改裝航母的計算機作戰管理系統--- "LESORUB-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浩漢防務 的精彩文章:

陸軍海戰隊的巨無霸!最新裝備拷貝071型船塢登陸艦!
剛剛直-20飛了,從高原到055萬噸大驅數量成為中國之最

TAG:浩漢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