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輝:越南在美國印太戰略中的角色
IPP評論是鄭永年教授領導的國家高端智庫——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3月4日,美國「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抵達越南峴港,這是自越南戰爭結束43年以來美國航母首次訪問越南。
隨著南海地區的局勢日趨複雜,美國進一步加強了對南海地區的戰略關注。2018年3月4日,美國「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抵達越南峴港,這是自越南戰爭結束43年以來美國航母首次訪問越南,實現了兩國軍事交流史上的「破冰之旅」。那麼,美軍急於造訪越南,而越南又極力促成美軍重返越南,其背後的動機到底究竟是什麼呢?
越南在南海地區的利益博弈
越南是目前佔有南海島礁最多的國家,由於從中可以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故越南對中國提出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倡議一直採取抵制的態度。因此,越南急於促成美軍重返越南的主要目的就不言而喻了。
眾所周知,越南的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於石油開採。由於近兩年來越南原油產量及價格下滑,越南高層已經意識到本國的石油儲量開始枯竭,故尋找新的石油勘探點就變得更為迫切,而解決當前石油危機的不二選擇正是開發其中部外海的「藍鯨」油氣區。根據勘探數據,該油氣區天然氣儲存量高達1500億立方米,預計可開採30至40年。一旦該油氣田被開發,越南預計可獲得近20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但是該油氣區位於我國九段線範圍以內,勘探計劃在過去曾一度暫停,直至2017年1月13日,美越兩國簽署了2份關於「藍鯨」油氣區的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規定,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 (Exxon Mobil Corporation) 將於2019年為越南興建一個海上鑽井平台和鋪設相關輸油管道。越南之所以同意與美國聯合開發「藍鯨」天然氣田,其目的顯然是想藉助美國的影響力,增加同中國在南海問題上較量的籌碼。
南海地區是「印太」戰略的核心
傳統意義上的「印太」主要是指東亞和西太平洋地區。它如今之所以得到廣泛關注,是因為它將印度洋和太平洋等地區包含在內,拓展了過去「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戰略版圖與概念範疇。作為一個統一、單一的戰略空間,「印太」地區覆蓋了全球2/3的能源和1/3的貨物運輸通道,是中、美、印三國以及周邊國家的利益交匯點和實施戰略競爭的重要區域。更確切地說,「印太」概念代表著一個正在興起的安全戰略體系,對亞洲經濟的發展乃至全球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
顯而易見,南海地區就是「印太」戰略的核心,它連接著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要衝。對中國而言,南海地區不僅是重要的安全緩衝區,而且是重要的商業貿易通道。而越南東面和南面都面臨南海,有著一條貫穿全國南北3260公里長的海岸線,恰好位於美國「印太」戰略的核心位置。
越南的「印太」戰略傾向
與地緣戰略優勢
1. 越南是「印太」戰略的支點
美國派遣航母訪問越南,筆者認為,表面上看似與越南合作進行油田的開發項目,但實質上完全可以解讀為建立美、日、印、澳四國主導的「印太」戰略核心的前奏。從某種意義上說,「印太」戰略實現的關鍵,取決于越南參與「印太」戰略的態度與否。簡而言之,如果越南也加入到這場豪賭中,「印太」戰略就有了一個關鍵的核心戰略支撐點。反之,美、日、印、澳四國聯盟框架就會顯得過於鬆散,因而難以成為地區國家「制衡威脅」的工具。因此,越南的「印太」戰略傾向至關重要。
2.越南的「印太」戰略傾向
從越南與美國近年的關係來看,其立場是傾向「印太」戰略實施的。從對越開發援助 (ODA) 方面來看,美日兩國的態度尤為積極。日本為越南的「改革開放」提供了豐厚的資金支持,可謂是不惜血本。據越南官方報導,在過去的20年間,日本與越南實際簽訂的援助金高達736億美元。越南的「投桃報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在多個場合宣稱允許日本軍艦停靠金蘭灣,其二是積极參与美日等國的經濟與軍事合作。越南甚至公開支持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擴大後的常任理事國之一。
然而,越南不可能迴避中國是其最重要的鄰國這一事實,儘管日本長期為越南提供大量的官方發展援助。越南最高級別的外交關係「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其中之一就是中國。單單從中越兩國難以割捨的雙邊經貿關係來看,越南深知與中國「撕破臉皮」絕對是弊大於利。總之,越南人的心理是矛盾和複雜的,只能通過「引狼入室」這一手段來避免與中國針鋒相對,以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當今的國際格局下,越南的命運很大程度上仍不能完全自主決定。
3.越南的地緣戰略優勢及區域平衡戰略
從地緣戰略上來看,金蘭灣是越南手中的王牌,號稱「亞洲第一軍港」,一直是越南在大國外交上「遊刃有餘」的法寶。在歷史上曾先後被法、日、美、蘇等國作為大型軍港使用,是越南目前唯一可停靠航空母艦的深水良港,具有不可估量的戰略價值。
早在奧巴馬執政期間,越南就曾極力拉攏美國重返金蘭灣,為其增加與中國在南海問題上較量的籌碼。美軍一旦進駐金蘭灣,一方面將意味著美國能夠從南海的東西兩個方向對中國形成戰略威懾,徹底扼殺中國尋求向印度洋海域進行戰略突圍的設想;另一方面將意味著美軍在南海的行動再無任何限制。其最終結果必然是美國將實現對中國的戰略圍堵,導致中國在南海博弈中陷入更加被動和複雜的不利局面。
儘管美越之間軍事合作的目的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美越兩國一直無法在金蘭灣使用權的問題上達成一致。對中國勢力崛起深感不安的越南,也試圖拉近與俄羅斯的關係。蘇聯解體後,越俄兩國仍在防務合作上一直保持著緊密的聯繫。有數據顯示,自2013年起,越南已佔據俄羅斯武器出口市場的重要份額。2015年,俄羅斯曾派出兩架轟炸機飛臨美軍在太平洋的軍事基地關島,進行「挑釁性」的飛行。據美國官員稱,圍繞關島飛行的俄羅斯轟炸機正是由金蘭灣起飛的俄羅斯加油機加油。美國隨後不久對越南下達「金蘭灣禁令」,明確要求越南禁止俄羅斯使用金蘭灣實行加油作業,這反映出越南在中俄、美日間地緣政治競爭中巨大的彈性和迴旋空間。
4.越南與美俄的戰略合作
筆者認為,如果必須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選擇一位可靠的戰略合作夥伴,越南只能選擇美國。對越南來說,俄羅斯可提供的僅僅是武器,而美國不僅可提供大量的經濟援助,更重要的是,美國可提高越南在南海問題的話語權,這是俄羅斯力所不能及的。
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日趨強大,越南已經逐步感覺到僅僅依靠俄羅斯杯水車薪的軍事援助是不可能有效、充分地保障和維護其所謂的「南海權益」。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京曾表示加強俄羅斯在亞洲地區政治和軍事存在的意願,但是其戰略重心目前仍集中在歐洲,再加上近年俄羅斯經濟的大幅衰退,其在亞洲事務的話語權正在不斷減弱。
所以,從短期戰略上來看,越南並不會放棄俄羅斯,從最近越南軍方宣布將俄羅斯視為其軍事技術合作的「優先合作夥伴」的舉動即可窺見一斑;但從長期戰略上來看,投靠美國顯然更符合越南的戰略利益。早在「印太」戰略正式被美國提出之前,美越兩國戰略關係就不斷升溫。美越兩國在2011年簽署了《防務合作備忘錄》;美國總統奧巴馬於2016年5月23日宣布全面解除美國對越南實行了近四十年的武器禁運措施;2018年1月22日,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訪問東南亞,推動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加入美主導的「印太」戰略。越南並沒有否認加入「印太」戰略的可能性,而且種種跡象表明,越南在南海區域平衡戰略上急需美國。而此次美軍航母訪問越南,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視作一張越南開始倒向美國的投名狀。
5.越南對外經濟和軍備的依賴性
從經濟發展上看,越南至今仍無法擺脫對中國的經濟依賴。越南海關總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越南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高達227.6億美元。越南河內國家大學經濟及政策研究中心的中國經濟研究員范西成曾表示,越南擺脫對華貿易逆差的局面還為時尚早。另外,中國是越南最大的原材料進口國,越南本地生產所需材料中高達60%要從中國進口。越南工程、冶金、紡織、造紙、化工等行業的機械設備都主要依賴進口,每年從中國進口的工業產品價值近65億美元。
如今在兩國緊張局勢加劇的情況下,越南為了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一方面積極開拓和發展新市場、提高國內產品的地位和威信、取代進口產品,以尋求應對中國經濟制裁的措施;另一方面越南積極加入美日等國的經濟圈。不管是作為美國主導的TPP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的成員國,還是作為日本主導的CPTPP (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的成員國,越南一直是受益最大的東南亞國家。基於遏制中國在東盟影響力的出發點,美國和日本都會出讓一部分經濟利益給越南。由於越南經濟體量小,越美貿易逆差頗為顯著,但是雙方在戰略上都有共同對抗中國的需要,美國一定會從經濟上扶持一個能夠制衡中國的東盟國家,而目前唯有越南最合適。
眾所周知,越南是2017年APEC峰會的東道國。雖然越南目前只是東盟十國的第 6 大經濟體,但它之前數年都是東南亞地區發展得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越南2016年的 GDP 總值達 2030 億美元,最近公布的本年第三季 GDP 增長更高達 7.46%,成為區內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在APEC越南峰會期間,東南亞各國期望越南發揮帶頭作用推動區域經濟合作。從這一點看,越南在提高東盟在國際舞台的地位和作用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使得越南在亞太地區利益與美國利益的博弈中有一定的話語權。
從軍事戰略上看,越南的國防科研和國防工業薄弱,不能自主研發武器裝備,基本上是通過軍購的方式發展軍事力量,而且所購得的軍事裝備大多比較落後。一旦美國對越南正式提供軍援,這無疑將增加越南在南海博弈中與中國對抗的籌碼。事實上,美國也曾向越南提出了一個以「主權換武器」為核心的軍援方案,其中的一條條款就包括租借金蘭灣。美國這一舉措無異於把當今的越南變成第二個「南越政權」。儘管這是越南當局所不能容忍和接受的,但是迫於經濟拮据,越南很可能會選擇犧牲自身的主權利益來換取美國對其在南海博弈上的支持,這對於俄羅斯來說是力所不能及的。從這兩點分析來看,雖然越南目前仍不敢公開與中國為敵,但可以肯定的是,越南會與美國越走越近。
6.「印太」戰略的目的及其影響
從中國戰國時期秦國所採取的「遠交近攻」外交策略可知,「遠交」是因為距離較遠的地方的力量是潛在的、戰略性的同盟或宿敵,「近攻」是因為敵國就在自己的眼前。筆者認為,這就是越南之所以採取「遠交近攻」戰略的主要原因所在,極有可能為越南將來加入「印太」同盟埋下伏筆,儘管這與中國提出的「以鄰為友」的外交策略背道而馳。
對於美國來說,控制世界戰略要道,確保其安全和行動自由是美國最根本的國家核心利益。必須指出的是,美國與過去的帝國主義列強最大的區別在於:它不是通過殖民手段來獲取海外利益,而是通過控制世界經濟發展的交通要道,從而獲得了對全球利益前所未有的掌控能力。
從國際關係現實主義理論來說,「亞太」和「印太」戰略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平衡中國的崛起。鑒於中國在「印太」地區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美國也正在逐步調整全球戰略部署,把其原有的戰略版圖延伸至印度洋,即印度洋—太平洋—亞洲。美國擬藉助「印太」戰略來抬升印度的地位,而印度也需要美國為其加油助威,以解決面對中國信心不足的問題。
但是若要使印度也成為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支點」,越南的立場就顯得至關重要,它不僅可以制約「印太」戰略的影響力,而且也是「印太」戰略成敗的關鍵。越南所具有的地緣優勢恰好可以彌補「印太」戰略在南海方向上的缺口,使「印太」戰略版圖連成一個整體。
換言之,沒有越南的加入,「印太」戰略將變成地緣政治的烏托邦。但是從當今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來看,越南不會冒險與多於兩個地區的大國同時陷入外交危機。筆者認為,美國不會放棄對南海控制權的訴求,會繼續抓緊改善與越南的關係。如果中越關係持續惡化,越南極有可能選擇與美、日、印、澳四國深化軍事合作,甚至正式結盟。倘若美越關係持續不明朗,美國也有可能會破釜沉舟,不惜重金收買越南,以達到制衡中國、控制南海的目的。
總而言之,「印太」戰略是一個以美國為中心、帶有冷戰思維的對外戰略的新構想。美國企圖將域內國家的利益工具化,試圖平衡或抵消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必將會影響到中美之間的戰略互信以及區域的戰略穩定,這與全球化大潮中經濟一體化、文化包容化、政治多元化、利益共享化等時代訴求背道而馳。
中國通過自身的發展利用「一帶一路」為區域乃至全球經濟提供新動能,符合當前我國「共謀發展、共求繁榮、共享和平」的大國戰略協同理念,同時也是我國應對「印太」戰略的最佳途徑。中國應當繼續以主動的建設性姿態與東南亞國家進行溝通,建立安全互信。這不僅有利於推動亞洲安全體系的構建,而且有利於縫合目前亞洲安全區塊化和碎片化的現狀。
本文作者:曾輝,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IPP)研究助理。
編輯:IPP傳播。
關於IPP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個獨立、非營利性的知識創新與公共政策研究平台。由華南理工大學校友莫道明先生捐資創建。IPP擁有一支以鄭永年教授為領軍的研究團隊,圍繞中國的體制改革、社會政策、中國話語權與國際關係等開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知識創新和政策諮詢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IPP的願景是打造開放式的知識創新和政策研究平台,成為領先世界的中國智庫。
微信ID:IPP-REVIEW
國家高端智庫
中國情懷 國際視野
※鄭永年:世界已步入秩序重建新時代
※鄭永年:當代中國應如何修史?
TAG:IPP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