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鼻咽癌你不得不知的幾個常識
流鼻血在很多人看來是小事,但如果鼻涕中反覆出現血性分泌物、鼻涕呈淡粉色,或是痰中帶血絲時,那就不能大意輕敵。因為這種在醫學上被稱為「回吸涕帶血」的情況,很可能是鼻咽癌的早期信號。由於鼻咽位置隱蔽,鄰近的結構較為複雜和重要,逐年高發的鼻咽癌極易被漏診和誤診。
日前,記者在復旦大學鼻咽癌診治中心成立大會上獲悉,專家們正在探索和規範全新的鼻咽癌診療模式,讓更多人認識鼻咽部位可能引發的健康危機,遠離「重災區」煩惱。
小小鼻咽,「鄰里」別有洞天 別看鼻咽的位置隱蔽,內部結構卻別有洞天。它位於頭面部的中央,「左鄰右里」都是人體重要器官,鼻腔的周圍有腦、脊髓、眼睛等重要器官。因此,鼻咽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著周邊器官的正常運作。
目前鼻咽癌的發病率在頭頸部的惡性腫瘤中占首位,並且早期很容易誤診。它在男性中的發病率高於女性,各個年齡段均可發病,但高發年齡為45-60歲。鼻咽癌的發病因素至今尚未完全明確,大致可能與EB病毒感染、遺傳因素、進食腌制食物和居住受污染空氣的環境等有關。鼻咽癌最常見的轉移部位為頸淋巴結,遠處轉移的發生部位則依次為骨、肝和肺等。雖然,鼻咽腔解剖結構較為簡單,但鼻咽鄰近的結構較為複雜和重要,外科手術難度大,所以鼻咽癌多採用放射治療為主要治療手段。
鼻咽癌雖然生長部位隱蔽,早期缺乏特異癥狀,但鼻咽內豐富的淋巴管為癌細胞轉移提供了便利條件。雖然這類惡性疾病在早期並不容易被發現,但日常生活中仍然有許多包含警示信號的臨床癥狀值得我們留意。與普通因乾燥引發的流鼻血不同,鼻咽癌的出血是反覆持續的,還有加重的表現。在涕血的同時還可能伴有耳鳴、聽力減退、耳堵等癥狀。
此外,脖子如出現迅速增大的硬塊,也可能提示鼻咽癌。因此,如短期內硬塊長到鵪鶉蛋大小,最好及時上醫院檢查。鼻咽癌還有一種被忽視的癥狀是偏頭疼。如果出現上述癥狀的同時伴有頭疼,則癌細胞有可能已轉移到顱內。一般來說,早期的頭疼為間歇性,晚期則出現持續性劇烈頭痛。此時,患者不能只到神經內科去「頭疼醫頭」,最好做顱底照片或CT掃描。
分型而治,打破單一模式
鼻咽位於頭面部的中央,單純手術治療難以徹底切除乾淨,且會影響患者的容貌。此外,由於鼻咽癌對放射中等敏感,且外科手術難度大,因此鼻咽癌多採用放射治療為主要治療手段。通常我們所說的鼻咽癌的綜合治療就是強調以放射治療為主,輔以化學治療和手術治療。對於早期病例,單純放射治療可以達到較好的療效,5年生存率達70%-95%。不過對於晚期病例,應該進行放化療綜合治療。而對於那些放化療後頸部淋巴結殘留的病例則主張手術切除。即使是複發性鼻咽癌,經過合理的再程治療,也可以達到10%-20%的5年生存率。
放射治療可以分為常規放療、三維適形放療、調強放射治療和近距離腔內後裝放療。其中,調強放射治療技術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照射技術,它能夠使高劑量的照射範圍在空間分布上與腫瘤的三維形狀極其相似,而使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和器官受到較低劑量的照射。這樣就能在殺滅腫瘤的同時保護正常組織。鼻咽腫瘤形狀很不規則,而且腫瘤周圍存在神經、腦、脊髓等非常重要的器官,所以最適合應用此類治療技術。
鼻咽癌最常採用的治療方案是放射治療,而放療的毒副作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嚴重問題。由於灼傷組織的疤痕化並不斷收縮、僵化,無法自我修復,會持續進展,引起周邊未灼傷組織的相應反應。鑒此,對於放療副作用的防範,必須自放療開始,持續不斷配合人蔘皂苷Rh2,並補充大劑量維生素C等和新鮮果蔬。否則,難免出現上述不幸。
主動檢查,抵禦腌食誘惑
由於鼻咽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所以很難從根本上加以徹底預防。但是仍有一些有效的預防手段值得我們留意。首先,在飲食上應加以選擇,盡量少吃或不吃含亞硝胺類的食品,如腌制的鹹魚、咸酸菜、鹹肉和某些含亞硝胺類的罐頭食品。
最重要的是,對於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應該提高警惕,定期檢查,以便在早期及時發現、及早治療。建議40歲以上的人在進行健康檢查時最好同時做鼻咽部檢查。
TAG:健康無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