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年少輕狂到睿智老成,矽谷大佬們步入「中年時代」

從年少輕狂到睿智老成,矽谷大佬們步入「中年時代」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3月20日報道 (編譯:小白)

幾年前,谷歌的辦公室里風靡著一個樣子奇特的塑料玩偶:上了年紀的外星人,頂著一頭灰色頭髮,戴著谷歌眼鏡,還有一條標語寫著:「滾出我的地盤!」

作為谷歌Android的吉祥物,這個玩偶實則是以幽默玩笑的方式向「Geryglers」——谷歌內部年齡在40歲以上的人群——致敬。這個玩偶也同時傳達了科技領域的「中年危機」之體驗:滑稽、局促不安、還有點與眾不同。

Geryglers一族當然依舊存在,但是他們早已不再那麼顯得格格不入。谷歌的首席執行官,現年45歲的Sundar Pichai,毫無疑問是Geryglers中的一員。20年前聯合創辦了這個搜索引擎的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如今也顯然是Geryglers一員;還有現在運營管理著YouTube的谷歌早期員工蘇珊·伍吉西奇也是Geryglers之一;當然咯,公司大部分其他高管都紛紛是Geryglers中的一員。

多年來,矽谷自命的領導者無不是年輕人——以男性為主——且有著與他們年齡相符的舉止行為。他們青睞自以為是的格言比如「快速前進打破常規」,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被嗤之以鼻,在好似大學宿舍的辦公室里徹夜工作才是他們的正確打開發誓。他們的成功被高歌,他們的錯誤,作為創新的代價,被忽視。

「年輕人就是更聰明,」2007年的時候馬克·扎克伯格對著人群洋洋得意地說道,那時他22歲,是剛剛嶄露頭角的社交網路Facebook背後的天才。

如今,Facebook已然是全球大公司,並且公司不計一切代價地對增長的追求在全球範圍內帶來了不少實在嚴重的問題,助燃了人們對科技的強烈抵制。與此同時,小扎先生以實際行動反駁了自己先前的理論。33歲的他,依舊年輕。但是,比起十年前的自己,他顯得更加沉穩有智慧,也歷練成了一個更有自知之明的領導者。並且,他也表現出為公司所犯下錯誤負起責任的強烈意願。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和打破常規之後,Facebook至少承認了自己的過錯,儘管笨拙,但仍努力試著改正。無論如何,這是個良好的開端。

在當今的科技行業,成長的故事越來越多。曾經在這裡發家致富的天才少年,現在慢慢安定下來,組建家庭,同時也開始思索他們的身後之事。根據PayScale的數據,科技行業的主要勞動力依舊以年輕人為主,五大科技公司的員工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比起全美的勞動人口平均年齡要年輕十多歲。但是,這個行業里的領導者卻越來越年長,並且似乎對他們手中的權力越來越習慣。

「五年前,沒人會討論同情或道德責任,」為科技行業撰文多年的風投資本家歐姆·馬利克說。

創業圈的某些特定角落,比如加密貨幣創業,依舊充斥著無所畏懼的離經叛道者。但是行業里的大型公司已經發展成熟,有著一套官僚化的體系,任何日常決策都需要經過重重審核。隨著這些公司眼下面臨的多數問題如——全球信息戰爭、監管和隱私問題、多樣化和性騷擾難題以及人們對技術將對無數人類大腦產生何種影響的擔憂——多需要經過深思熟慮且成熟的解決方案呢,大公司內部的繁文縟節未必是件壞事。

GIF

在最近幾周,我跟行業內部的多名人士探討了這個年齡問題。下面是我對討論的一個總結。

科技領導人正變得越來越實際和善於自省。

33歲的格雷戈爾·霍赫穆特是Instagram的一名早期工程師,他說如今的一些互聯網巨頭的發展伴隨著正向思維文化的滋長,這些文化反過來讓公司易受詬病。

「曾經,誰都不曾想到某個產品會讓生活變得更糟,」霍赫穆特說道,他在2014年從Instagram離職。

這個想法幫助解釋了多數創始人在他們看到互聯網變成全球文化和商業基礎之時以及當他們開發的古怪實驗性產品成為關鍵基礎設施的一部分時,所感受的衝擊。

「沒人會這樣想『哇哦,15年後,數十億人將會天天訪問這個網站』,」34歲的安德魯·麥科勒姆說。他是Facebook的創始人之一,在2006年離職,現在是互聯網電視公司Philo的首席執行官。他說:「當初的目標僅僅是『我們該怎樣創造偉大的東西?而不是我們要如何稱霸世界』?』」

Twitter,另一個由年輕的理想主義者創造的公司,是最新一家把自己置於顯微鏡下的科技巨頭。本月初發布的一系列推文中,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傑克·多西表示,多年的置若罔聞之後,如今公司正努力改善平台上的環境,致力於營造一個健康文明的平台。

「在此之前,我們並未真正預期到或了解到平台給現實世界帶來的消極後果,」41歲的多西寫道,「現在,我們意識了這樣的問題,並且決心尋找徹底且公平的解決方案。」

你可以認為公司是出於自身利益而做出類似承諾。但是經常指導科技高管的領導溝通專家莫林·泰勒表示,這種認真的自我反省在創始人中間越來越常見。

「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大,」她說,「人們對科技所帶來的後果越來越關注,並且開始時刻牢記整個問題的關鍵在於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他們的新願景讓他們自己多了份保護性的思維,更傾向於風險的規避。

以往,說到科技行業人們總會想起連帽衫。今天,這種刻板印象可能是嬰兒背帶。很多科技精英最近都晉陞為奶爸奶媽,比如之前提到的馬克·扎克伯格,還有Instagram的聯合創始人,今年34歲的凱文·希斯特羅姆。(Snap的首席執行官,27歲的伊萬·斯皮爾格也將在今年迎來他的第一個孩子。)而且,為人父母的身份似乎也在促使他們改變自己的觀點。在今年的採訪中,扎克伯格表示,他自己的孩子是促使他努力改善Facebook的原因之一。

「我非常希望,當馬克斯和奧古斯特長大後,他們會覺得自己老爸的所作所為對世界作出了有益的貢獻,」扎克伯格說。

今年41歲的查馬斯·帕里赫帕蒂亞曾經是Facebook的一名早期高管,現在負責管理一家風投公司Social Capital。他說,父親的身份讓他改變了對科技的展望。他會盡量避免自己的孩子長時間上網,並且對他曾經開發的工具變得越來越謹慎。

「身為父親,我相信讓孩子通過技術成長和探索世界無疑是一大優勢,而且我也願意支持,」他說,「但我更多看到的卻是我們的這一代孩子日漸沉溺在互聯網中,遊離在現實世界之外。」

隨著高管們開始追求個人發展,不少矽谷的大型公司也開始通過減少輕率的津貼,並對性騷擾和其他不當員工行為施以更為嚴格的規定,來專業化他們的工作環境。(你也可以稱其為「Uber效應」。)

年長高管帶領的行業未必是完美道德的典範。但是,至少有些事情會引起警惕並且科技公司也似乎也越來越意識到他們責任重大。

「當你可能失去的越多時,你會變得更加負責任,」馬利克說。

但這也可能會讓他們的公司更加脆弱。

矽谷有點像森林——當老樹木逐漸腐爛死亡,他們分解成養分繼續滋養下一代的成長。今天的大型科技公司已然漸漸上了年紀。Facebook已有14年了,Twitter12年,而谷歌已經有20年歷史。當谷歌在1998年成立時,微軟也差不多已有20多年歷史。

科技行業的成熟也許是周期性更新的標誌。15年前,甲骨文的聯合創始人、億萬富翁拉里·埃里森,公開譴責他的所見所聞為矽谷緩慢停滯的跡象。

當然,事實證明埃里森錯了。科技沒有停滯不前,但是當時那一代的成熟企業,包括甲骨文在內,他們的光芒逐漸消失在更加年輕、更加有活力的公司陰影下。

如果歷史有任何跡象,這個周期會不斷地循環往複,一群新的年輕科技領導人會走上舞台。但希望這些年輕人能夠從老一輩的錯誤中吸取教訓。科技在當今世界是如此之重要,我們絕不能再為一代人的天真買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上帝模式」下的幣圈,小散註定「韭菜」命
Vive Focu發貨和Vive Pro亮相後,他說VR會在2018年真正進入大眾市場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