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Facebook的磨難之年,「通俄門」使之成為眾矢之的

Facebook的磨難之年,「通俄門」使之成為眾矢之的

Facebook又惹事兒了,這次是美國人向來敏感的個人隱私問題,而且是5000萬人,正所謂「數額特別巨大,情節特別嚴重」,而且偏偏,這事兒發生在因為通俄門和虛假新聞,Facebook正被輿論和政界蹂躪的時候。我不想陰謀論這事兒爆出來背後有啥玄機,但是從結果上,或許,正在折騰Facebook的政客們自己都感到意外,我靠,還有這大禮?

事實上,要是純粹從邏輯上講,這並不是Facebook「泄露」了數據,而是其公開介面經用戶許可後被第三方應用採集的數據被濫用,而且偏偏這麼巧,正好用在大選上。事實上,社交平台對外提供介面,讓第三方獲得從登錄到數據獲取的服務,這種模式我們也已經習慣,也都會需要用戶首先認可。就如微信上,一個測試你性格是天使魔鬼的App在朋友圈刷屏,你點擊後看到此應用將獲得你信息的提示,確認後再使用。但是,我們也知道,微信對此更加慎重,那種流行度到了鋪天蓋地的行為,通常都會因為誘導性原因被禁用。

可是,Facebook長期以來的風格不是這樣,在扎克伯格看來,它們只是平台,除了一些基本守則和諸如血腥暴力內容等底線外,不應該干涉用戶行為。所以,從這個角度,Facebook對於虛假新聞這樣的事兒起初並不在意,畢竟,在一個網路,理論上,虛假信息傳播的快,矯正的信息傳播的也快,應該讓他們自由的去平衡。然而,問題是,Facebook沒有體會到,輿論和政治環境正在發生變化,於是,通俄門發生了,包括Facebook在內的美國科技股公司頓時成了眾矢之的。

關於「通俄門」,媒體的焦點往往聚焦特朗普和其團隊到底牽涉多少,但是對於商業社會來說,由此產生的對商業邊界不斷擴張,社會影響力極具擴大的科技巨頭的持續打壓影響將更為深遠。

在美國,科技巨頭們已深深的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它們還在擴張,從亞馬遜這兩年對傳統零售業多角度的打擊便可見一斑。別怪科技公司們太狠,因為它們本身也充滿了焦慮,這個時代變化快,它們也不得不進化和拓展,這是為了發展,也是求生的本能。但是,由此帶來的反彈也愈加強烈,亞馬遜、蘋果主要涉及消費領域,一時間把柄還不明顯。而當Facebook、Google已經涉及人們「思想」的時候,問題就來了,這幾年,我們已經看到太多妖魔化互聯網的文章,Facebook這樣的科技巨頭成了可以左右人們思想的巨獸,而同時,Facebook還在為自己平台相對的開放和自由沾沾自喜,這實在是一個吊軌的場面。

於是,「通俄門」來了,雖然憑藉常識都知道,單純俄羅斯在Facebook、Google投投廣告,建幾個賬號,能對美國大選有多大影響?但是,這卻是極好的議題,你Facebook以自由、獨立抗,那我就以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正受到國外勢力影響跟你對壘。於是,Facebook在過去一年在公共關係上可謂焦頭爛額,歐洲這邊要應對數據壟斷、稅務問題,美國這邊要遭受政府的抨擊和質詢,在本次數據事件發生後,多個政客更是嚴厲發聲,要Facebook交代情況。一時間,科技巨頭,人人得而誅之。

扎克伯格似乎對此已有準備,其傳統節目:每年目標,不再是打領帶,學中文,跑步這樣歲月靜好的事兒,而是解決Facebook面臨的問題。扎克伯格此話一出,最開始似乎體現的還是一個創始人的居安思危,但是很快,我們看到小扎來真的了。他決定調整Facebook的推薦演算法,改版信息流,一下子嚇得股價大跌,在一些投資者看來,這似乎是「沒事兒找事」,雖然出了問題,但是一切看上去都還好,折騰什麼?

但是,從目前情況看,扎克伯格的擔憂是有道理的,但是他似乎還試圖從產品和公司治理本身尋找問題,在公共關係上還是顯得「不來事兒」,本次公共危機,應對上就顯得較為遲緩。從歷史上看,美國公司和政府間的對峙始終處於一個動態平衡的博弈中,要說張狂,范德比爾特到洛克菲勒那一批企業家更甚,但是到了一個時點,還是在媒體揭批和民眾不滿中,政府順勢出擊達到新的平衡。而如今,科技巨頭崛起的時代,它們顯得其實並不咄咄逼人,倒是很安靜,扎克伯格還安心的吃著盒飯。但是,科技巨頭的商業行為上,卻給人咄咄逼人之感,如社交網路這樣的載體,深刻的改變了美國人的信息傳播方式,顛覆了舊有的話語權格局。從Facebook角度看,這是一個信息化社會發展的結果,但是在輿論和政府看來,這卻是原因,一個導致假新聞泛濫,甚至美國安全受到威脅的動因。這,正是科技巨頭和公眾深層次的矛盾,而Facebook顯然長期以來沒有認識到這點,或者對此並不在意,錯過了公共關係上的最佳窗口期。

如今,Facebook也開始反思,從電子幣到互聯網,如今的大趨勢是建立「新秩序」,信息自由時代之後,到了強調「弊端」的時候。所以,這不是個辯論價值觀的時候,不是純粹從邏輯上爭論是否的時候,是個需要順勢而為的時候,而Facebook也開始了對虛假新聞的打擊,在本次事件後,也趕緊封了涉事的兩個賬號。但是,顯然,扎克伯格們需要再公開些,主動與公眾、政府溝通,緩解大家的擔憂,而對政客的壓力,或許,平時就沒注意在政府層面「攢人品」的科技巨頭們,該示弱時也需要示弱啊。

而對於投資者來說,目前也是趨勢已成,數據事件對Facebook的影響不會短期消失,它的本質其實不在「泄露」,如果在過去,這事兒會喧囂一時,但是淡去也很快。現在的關鍵是,這起事件給出了一個社交網路的數據可能被「濫用」的例子,而且還涉及政治層面,有趣的是媒體渲染中,這些數據好像對特朗普當選還很重要,看看,這些科技巨頭真的很可怕吧?該管管了啊!所以,這種背景下,Facebook的股價將在更長時間承受壓力,隨著後續更多調查和博弈,甚至扎克伯格走上國會接受質詢,波動會比大盤更大。更需要關注的是,Facebook本身正在產品調整期,這個過程本身就有調整失當引發收入下降的風險,而近期事件的發酵,更對此增添了不確定因素,一到二季度的財報將成為投資者短期信心更重要的考量。

而這也不僅僅是Facebook的事兒,此事一出,美股科技股普遍大跌,因為大家都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兒,接下來的壓力將是科技巨頭們共同承受的。在歐美商業領域,大衛大戰歌利亞的宗教故事是一再被引用的隱喻,牧羊人大衛戰勝不可一世的歌利亞的故事充滿了寓意,更充滿了傳奇色彩,但是,大衛後來成了大衛王,這後來的故事就不太容易激起共鳴了。是的,Google和Facebook當年都曾經如大衛一般看作互聯網的新鮮力量,倍受推崇,但是,當大衛成了下一個歌利亞,商業社會充滿恐懼,進而延伸到整個社會,這種恐懼帶來的反彈也將是全面的,需要持續很長時間的。

在2017年9月的一期《巴倫周刊》中,一篇殺死牛市的幾種方式中,一條就是反壟斷,美國進入有一個反壟斷的政府向大公司,特別科技巨頭宣戰的周期。而目前,科技巨頭正是美國股市的最大權重板塊,這個板塊一旦受到影響,將拖累整個市場進入更大的動蕩。還記得曾經連續上漲的美國生物製藥板塊嗎?一番政界對高葯價的抨擊就觸發這個板塊泡沫破滅,整體暴跌,至今沒有恢復元氣。

而處於漩渦中心的Facebook註定要經受一個磨難之年,從產品上,它的戰略依然清晰,資金和技術儲備讓其有能力邁向新的巔峰。而近一年的事件,考驗的將是Facebook作為一家公眾公司,自我反思和全方位調整的能力。還記得當年的騰訊,一度也在行業內倍受指責,騰訊本身卻一臉委屈,直到3Q大戰,我們發現,騰訊吸取了教訓,在行業內的形象也顯得柔和了許多,回頭看,縱使對已然強大的騰訊當時也是一種磨難,但是事後看更是一種磨礪,騰訊整個上了一個台階,成為今天更加強大的巨頭。

2018年,註定是Facebook的磨難之年,但是他們也完全有能力讓其成為一個自身的磨礪之年。市場的凄風苦雨中,我個人對Facebook還是保持一份樂觀,這家很科技的公司,到了接受真正的成人禮的時候了,且看看接下來,小扎的答卷如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瑞哥的話題圈 的精彩文章:

油價控制不住了,美國開始大量出口石油
印度國內矛盾重重,為何GDP年年走高?網友:造假大國

TAG:瑞哥的話題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