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扎克伯格的至暗時刻

扎克伯格的至暗時刻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首發 / 騰訊深網(ID:qqshenwang)

文/ 紀振宇3月19日發自矽谷

歡迎下載騰訊新聞客戶端,關注科技頁卡,查看更多科技熱點新聞

扎克伯格正面臨自Facebook創辦以來的最大危機。

一場涉及5000萬名以上用戶個人信息數據泄漏的事件,背後還牽扯到更為弔詭的政治密謀,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英國「退歐「事件,或許都因這些大量數據的泄漏而改變了最終的發展軌跡。

事件的發酵絕非偶然,作為一家坐擁20億用戶的社交平台,Facebook正如扎克伯格在今年年初所描述的那樣,站在了「十字路口「上。

此次事件的發生,將促使Facebook儘快彌補處理用戶數據方面所出現的明顯漏洞,而彌補這些漏洞,卻將不可避免地動搖Facebook目前整個模式的根基:獲取用戶數據,分析並精準投放,並將這些數據開放給第三方。

一位長期專註於社交及遊戲行業的風投合伙人對《深網》表示,「Facebook營造的第三方生態是其下一步發展的重要基礎,但其中如何保護好用戶隱私數據卻是一道難題。

負面新聞正如潮水一般湧來,在現實面前,扎克伯格關於幫助建立連接,創造更美好世界的構想,正在遭遇無情的挑戰,這是這位全球最大社交平台創始人的至暗時刻。

GIF

圍繞用戶數據泄漏引發的一場信任危機

這場危機涉及到Facebook上多達5000萬名用戶的私人數據,根據《紐約時報》上周末的一則調查報道稱,由於這5000萬名用戶的數據遭到泄漏,直接影響了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以及英國「退歐」的進展。

而獲取這些數據並達到上述目的的,是一家名為Cambridge Analytica的公司,這家公司專門從事與政治事件相關的數據挖掘,通過對社交網路上用戶數據進行「畫像」,並對其精準投放政治廣告,最終達到影響其選票的目的。

在這一過程中,Facebook由於涉嫌沒能保護好用戶數據隱私而飽受批評,但應對外界批評和質疑時,Facebook方面卻選擇了去爭辯這到底是Facebook自身的失誤還是Cambridge Analytica這家公司居心叵測,而迴避了自身存在用戶數據保護存在漏洞等問題。

在事件不斷發酵期間,Facebook內部也就這一問題的應對產生了分歧,Facebook首席安全官Alex Stamos認為,公司應該就用戶數據隱私保護方面的事宜對外更加透明,但Facebook其他高管顯然不認同這麼做,這直接導致Alex Stamos宣布離開公司。

在事件發酵後,Facebook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選擇了沉默,至今沒有對該事件做出任何回應。

周一晚間,美國參議院商務、科學和交通委員會的三名共和党參議員,已經向扎克伯格發送了一封信函,要求他最晚在3月29日下午5點以前,就可能涉及到的用戶數據隱私遭泄露等相關問題做出書面答覆。

事件爆發後,Facebook及扎克伯格本人均遭遇到嚴重的信任危機,負面消息鋪天蓋地。The Spectator Index在官方推特賬號上開展了一項調查,詢問用戶是否會信賴Facebook這樣的涉及到用戶隱私數據的平台,目前參與調查的12000多個投票中,超過93%的用戶選擇了「不信任」,只有不到7%的用戶選擇了信任。

(TheSpectator Index發起的一份投票,高達93%的參與者不信任Facebook)

科技行業投資人Jason Calacanis指出,扎克伯格在處理此次危機事件時的表現「非常糟糕」,公司的首席運營官桑德伯格應該接任CEO一職。

(有投資者認為桑德伯格比扎克伯格更能勝任Facebook的CEO一職)

《紐約時報》評論文章標題稱:「現在是否是Facebook需要成人監管的時刻了?」

(《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直指Facebook是否需要更好的管理者)

(CNN文章稱用戶數據是Facebook的貨幣,每天被不斷地交易)

GIF

CambridgeAnalytica:

他們想掀起一場文化戰爭

作為此次事件中的核心焦點,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因為前創始員工的爆料而浮出水面。這家公司隸屬於Strategic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Group,專門從事與政治事件相關的大數據挖掘工作。

這家公司在2014年獲得了川普的支持者、對沖基金行業大佬Robert Mercer的1500萬美元投資,並以能夠準確描繪美國投票民眾的特徵並影響他們的行為作為賣點,吸引了Stephen Bannon作為其政治顧問並坐鎮其董事會,後者後來成為美國總統川普的白宮首席政策顧問。

為了實現對外做出的承諾,這家公司急需獲得數據,而一位名叫Aleksandr Kogan的劍橋教授,成為了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的數據來源。

據初步調查結果顯示,Aleksandr Kogan在幾年前向Facebook申請獲取其用戶數據進行相關的研究工作,他隨後獲得了大約27萬名Facebook用戶同意個人信息用於其研究的請求,這些用戶對於自己的個人信息數據被用於研究是知情的,然而,他並沒有獲得這些用戶的社交關係上的其他Facebook用戶的同意,總共涉及的人群達到5000萬以上。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向其購買了這些數據。

在周一英國一家電視台公布的一份秘密拍攝的錄像片段顯示,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首席執行官Alexander Nix在私下場合鼓吹公司如何運用間諜、數據挖掘技術以及虛假新聞來影響投票結果。

作為最先的爆料人,Cambridge Analytica的早期創始人之一Christopher Wylie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們在Facebook上獲得上百萬用戶的特徵,建立模型來獲取我們所了解到的這個人的一切,並且發掘出他們內心的魔鬼,這是整個公司建立的基礎。」

「規則不適用於那些人(指公司的高層),對於他們,這是戰爭,他們想在美國引起一場文化的戰爭。Cambridge Analytica將成為這場文化戰爭中的武器庫。」

GIF

政治廣告在社交平台上大行其道

作為此次數據泄漏的源頭,Facebook目前因為保護用戶個人隱私數據不力飽受指責,事件發生後,Facebook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至今保持沉默應對,更是激起了更多的聲討。

這場事件發展到如此嚴重的地步,背後是美國政治生態環境的改變。根據廣告數據追蹤公司Borrell Associates的數據顯示,2014年美國中期選舉時,數字廣告僅占政治選舉廣告投入的不到1%,到了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這一比例已經上升到22%,總額高達19億美元。

越來越多的選民使用社交網路,使得試圖影響選票的政客們,開始在社交平台上大做文章,無疑,Facebook、Twitter等平台,成為了重點投放對象。

最初,投放在社交平台上的政治廣告,被視為是一種良性的趨勢,政治候選人將以更低的成本,觸達更廣泛的人群,並且有能力影響更具影響力的選票,然而,事情卻在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一些背後由特殊利益集團支持的公司應運而生,他們利用大數據工具,正在操縱整個政治風向。

在平台上,廣告精準投放已經能夠做到如此爐火純青的地步,一種極端情況是,任何一個候選人甚至可以向一部分群體承諾某件事情,同時向另一部分群體承諾完全相反的另一件事情。由於這些精準投放的政治廣告,並不公開發布,因而這樣的兩邊迎合的把戲,或許永遠都不會被揭穿。

GIF

Facebook或面臨史上最大危機

對於Facebook來說,事件幾乎發生在最壞的時刻,對於扎克伯格來說,他可能正在面臨Facebook創辦14年以來最大的一場危機。

「Facebook正站在十字路口。」今年初,扎克伯格這樣描述這家公司的現狀,在坐擁20億月活用戶,穩居全球第一大社交公司寶座後,這家社交巨頭,正在不可避免地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

2017年最後一個季度的財報顯示,Facebook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日活躍用戶數已經出現首次環比下降,除此以外,用戶在Facebook上停留的時間也顯著減少。財報顯示,用戶平均每天在Facebook上停留的時間減少了5000萬個小時。

過去依靠用戶增長推動業績的紅利,Facebook已經無法繼續享受,這家公司需要提高廣告質量,更精準地投放來獲得增長,此外,Facebook還寄希望於已經建立的平台生態效應,通過第三方業務的發展來獲得更多的收入。

然而,此次數據泄漏事件的發生,或許正在動搖Facebook整套邏輯的根基。簡單來說,Facebook的模式是從用戶處獲得數據並對其進行特徵分析,通過模型來向用戶精準投放廣告,然後允許第三方使用這些數據來支持他們的業務,Facebook也從中獲取一部分利益。

但在這些環節中,如果用戶數據不脫離Facebook的自身體系,或許管理起來相對容易,但一旦涉及到第三方,用戶數據便很容易遭到泄露,此次事件,正是因為Facebook將用戶數據交由第三方,最終釀成難以收拾的後果。

剛剛離任的Facebook首席安全官Alex Stamos此前曾發布推文稱,「大型科技公司有許多大的問題沒有被解決,總體上,我們對於我們所建立的平台以及對世界帶來的影響過於樂觀了。」

扎克伯格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Facebook的目標是連接人與人,讓這個世界變的更好,在近期,他又不斷強調社區的重要性,提倡在平台上營造積極、健康的社區環境。

然而,這些美好的願望正在不斷被現實所挑戰,此前,Facebook已經飽受平台上存在大量虛假廣告、假新聞等詬病,為此Facebook甚至專門組建了上千人的團隊對信息進行人工篩選,但收效甚微。

扎克伯格關於幫助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創造更美好世界的構想,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對一家平台來說,用戶信任度的缺失基本上對其有著致命的打擊,而現在Facebook正面臨這樣的危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盤點2018年新一代iPhone最令人期待功能
用電量過大 紐約批准電力局對數字貨幣挖礦公司漲價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