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難做!看國產女鞋品牌如何再現」李寧式「逆襲
2018年3月19日 全文約2300字,讀完需10分鐘。
話題TOPIC
最近,有兩條國產服裝品牌的消息接連刷屏。
一是李寧上了2018紐約秋冬時裝周,刷爆了社交媒體,一個月的時間內,不僅相關係列產品賣斷了貨,李寧在港股的股價更是實現單月漲幅達20%,李寧的市場升了27億港元。
二是達芙妮,其財報預披露顯示,過去一年,達芙妮關了超過1千家店,連續三年虧損,而市場也縮水至頂峰時的5%。
有趣的是,李寧在前幾年也遭遇了和達芙妮十分相似的境遇,在2012年至2014年,李寧三年間虧損31億元,關掉近1800家門店,逼得創始人李寧在2014年末回歸,對品牌定位、消費人群和產品線等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卧薪嘗膽3年之後,才迎來了這次的刷屏。
那麼問題來了,達芙妮能夠實現李寧式的觸底反彈?
老品牌新轉型
擺脫「大眾鞋王」,重塑定位
隨著電商的興起,市場的革新,對於品牌來說,關掉當初盲目擴張,現在無法賺錢的街邊店,是一種非常明確的做法。所以,無論是李寧當年的關店潮,還是達芙妮目前的收縮,都是以效率而不是以數量為經營指標,這本身也是對投資者負責。據悉,達芙妮此輪關店,是對渠道結構的調整,除了關閉不賺錢的門店,還主動把一部分在超市的盈利門店也關掉了,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品牌的質感。
李寧在2014年末回歸之後,首先就對低效分銷商進行縮編,一上來就關了600家門店;其次,李寧打通了線上和線下,搭建O2O全渠道庫存一體化系統平台。可以實現「線上下單,就近線下店發貨」;第三,擁抱電商。2015年,李寧電商收入同比上升95%,電商業務的收入占集團總收入從去年的5%增長到9%。2017年,電商比例提升至18%。
達芙妮在2015年也開始「改造」線下門店,和李寧的策略如出一轍。在2017年的雙十一,達芙妮全國2000餘家門店參與了天貓進店掃碼活動,並成為女鞋類目掃碼量最高的品牌。從電商的增速和佔比來看,達芙妮的轉型速度還不夠快,但這個方向是正確的。
產品是品牌的核心資產,尤其是對於服裝品牌來說。其實,消費者在心裡對品牌的價值會天然地形成一個位置,所以品牌定位尤為重要。
5年前,李寧把品牌定位90後是大失誤。可現在來看,當時李寧的年輕化和高端化其實都是正確的方向,只是步子走得太大了。2014年底,李寧回歸併對公司在產品的定位進行了明確:「產品體驗將技術、科技、材料,甚至是人內心需求的趨勢和藝術設計融入到產品中。」
李寧本人也開始積極擁抱互聯網,不僅在社交媒體上瘋狂賣萌,還與小米生態鏈、京東、天貓等互聯網玩得更好的品牌和平台深度合作。經過幾年的堅持,我們才看到李寧把國學文化、運動視角和潮流眼界三者進行融合之後,在紐約時裝周成功刷屏,一位外國時尚媒體如此評價:「(李寧)運動風在融合中國視角的同時,用西方的摩登廓形來點綴,用大膽的設計來彰顯品牌的傳承」。
達芙妮作為女鞋品牌,其用戶對產品的時尚度和個性化更為挑剔。90後和00後們不再希望購買容易「撞鞋」的大眾鞋款,她們更關注潮牌運動鞋,或是設計前衛的其他鞋款,而達芙妮過去的設計比較保守,每年的新款往往就對舊款微調,不敢冒險去設計全新的款式。
為擺脫「大眾鞋王」的印象,達芙妮邀請了國際大牌的設計師Michael Zawadzkl,擔任分管設計的副總裁。在去年8月份,達芙妮與在國外的潮流設計師品牌「OPENING CEREMONY」的合作,聯合推出幾款限量版的跨界鞋包,更是展現了其追趕國際潮流,重新奪回市場的野心。而在品牌定位上,達芙妮在2017年甚至提出了「顛覆」這個概念,開始更迎合新生代女性「拒絕從眾」的心態。
達芙妮還在上海與「OPENING CEREMONY」聯合開了一個快閃店,吸引了包括水原希子、Yvonne Ching、盛一倫、張大奕在內的眾多明星和時尚博主紛紛前來站台。
塑造品牌故事
打造「爆款」產品
對於傳統品牌來說,過去的那套「開店+電視廣告+明星單純代言」模式不能說沒有效果吧,但顯然,產品本身的話題性和品牌怎麼在社交媒體講故事,變得更為重要。
從李寧和達芙妮的對比可以看到,李寧在放棄了過去一切所謂的「經驗」之後,還是全面擁抱社交網路,不停地在微博賣萌,寫文章,走訪一線,與年輕人交流,李寧的品牌故事由創始人主導。
這次的紐約時裝周刷屏也是如此。其售價699元的新款衛衣,不僅賣到斷貨,更是被炒高到999元,對於國內服飾品牌來說,實屬罕見,這就是品牌利用社交媒體製造話題的能力。
相反,達芙妮在這方面還有待提升,如何迎合年輕消費者的喜好,吸引流量,打造「爆款」,是品牌下一步值得深思的地方。達芙妮的微信服務號有超過400萬的粉絲,如何和這些粉絲進行品牌層面的溝通,進而轉化成銷售,也是達芙妮營銷的一個機會點。
達芙妮已經在從規模化和產品大眾化的誤區里走出來,但如何向年輕女性消費者講好自己的品牌故事,是這家傳統品牌最棘手的事。
有一個好消息是,中國服裝業正在復甦,大部分服裝類上市公司都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業績報告。
同時受益於中國人均收入增長和消費升級,以及對時尚和差異化品牌需求的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正在被中國企業收購,這也成為國產品牌反彈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整體行業的復甦,其實又是一次行業大洗牌。
因為消費者變了,媒體環境變了,傳播語境變了,品牌必須要做的就是擁抱變化,哪怕就像李寧當年邁步子邁大了,總比原地踏步強,不可逆勢而為。
從這個角度來看,達芙妮並不是沒有機會,唯一的問題可能就是時間。
(來源:公眾號「萬能的大叔」)
眼界VISION
JUST DO IT 口號誕生於哪年?
這些鞋就是紀念它的誕生!
※美元大跌鞋業遭難,巴斯夫、朗盛等化工巨頭紛紛漲價 鞋業頭條2.5
TAG:環球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