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國四公子,司馬遷為何獨愛信陵君?

戰國四公子,司馬遷為何獨愛信陵君?

文:淺水魚(微信公號讀史專欄作者)

戰國時期,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並稱為戰國四公子,他們均以好客喜士聞名,但四人經歷各不相同,人品德行大相徑庭,人生結局也是千差萬別。

雞鳴狗盜孟嘗君

孟嘗君田文的父親田嬰是齊宣王的弟弟,位居宰相之位。

田嬰有四十多個兒子,田文是他的小妾所生,因為田文生於五月初五,田嬰認為不吉利要拋棄這個孩子。但是田文的母親偷偷地撫養了他,直到他長大後才通過兄弟的引薦見到父親田嬰。

田嬰見到這個兒子非常生氣,責問田文的母親為什麼要養活這個孩子。田文則問父親是什麼原因不讓養活他。田嬰說:「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只要長到門戶高,就會不利於他的父母。」

田文說:「人的命運是上天安排的呢,還是由門戶決定的呢?如果是上天安排的,您何必憂慮呢?如果是門戶決定的,您只要加高門戶就可以了,我怎麼能長到那麼高呢?」

田嬰雖然很生氣,但孩子已經長大,也無可奈何,只好認了下來。

不被寵愛的孩子更懂得為自己籌謀,作為父親四十多個兒子中的一個,還是被嫌棄的那個,田文一定付出了比他的兄弟們更多的努力。

不久後,田文就用自己的思辨才華征服了父親,開始慢慢得到器重。父親讓他主持家政、接待賓客。隨著賓客來往不斷,日益增多,田文的名聲隨之傳播到各國。列國都派人來建議田嬰立田文為他的繼承人,田嬰答應了,在他死後,田文果然繼承了田嬰的爵位,被稱為孟嘗君。

孟嘗君在封地薛邑大肆招攬賓客,舍家棄業給與賓客優厚的待遇,他的行為讓天下賢士傾心嚮往,家裡常常養著幾千食客。

孟嘗君對於來到門下的賓客毫無例外熱心接待,不挑揀、無親疏,一律優待,致使所有賓客都覺得孟嘗君與自己親近,都願意為他賣命。

有一次,孟嘗君受邀去秦國,結果秦昭王將他囚禁,並圖謀殺死他。孟嘗君無奈之下,派人去向秦昭王的寵妾求救。那個寵妾提出要求,要得到孟嘗君的白色狐皮裘,但是白色狐皮裘只有一件,已經獻給秦昭王了。

正當孟嘗君一籌莫展的時候,他的一個會偷東西的門客說「我有辦法」。這個門客裝扮成狗,學狗叫騙過守衛,鑽進秦宮的庫房盜得那件白色狐皮裘。孟嘗君將狐皮裘獻給秦昭王的寵妾,經她說情,孟嘗君果然被釋放。

獲釋之後,他立即喬裝改扮帶著門客逃出秦地。到達函谷關時天還沒亮,關防不放人出關,他恐怕追兵趕到萬分著急。這時門客中一個擅長學雞叫的人站出來,那人一學雞叫,附近的雞都叫了起來,守關人以為天亮便開關放行。他們出關不久,追兵趕到,但是孟嘗君已經安然出關了。

這就是成語「雞鳴狗盜」的來歷,這個故事說明了孟嘗君招攬的賓客不分良莠,並非都是「賢士」。

但是,過分的是,在他們一行到達趙國的時候,趙國人聽說孟嘗君賢能,都爭相圍觀一睹風采,見後有人嘲笑孟嘗君瘦小,結果,他和隨行的人一起跳下車砍殺幾百人,毀掉一個縣城才離去。

這種縱惡行兇之事徹底毀掉他謙謙君子之風,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看看孟嘗君豢養的這些食客,大抵也能了解這個人的品行了。

孟嘗君在齊國為相多年,侍奉齊湣王、齊襄王,那是齊國動蕩的年代,齊湣王時期,君臣不睦,各種陰謀,各種猜忌,孟嘗君幾次被謀害,曾逃亡魏國。後來在齊襄王統治時期回國,死在封地。然而,他的幾個兒子爭著繼承爵位,被齊魏聯合消滅,孟嘗君絕嗣。

不識大局平原君

平原君趙勝,是趙國的公子,做過趙惠文王和孝成王的宰相。他以好客養士聞名,投奔到他門下的賓客大約有幾千人。

儘管平原君風度翩翩、禮賢下士,招攬大量賓客,但在太史公司馬遷眼中,他實在是個資質平庸、不識大局的人。

當年秦將白起攻打韓國,攻陷了野王縣,切斷了上黨郡跟韓國的道路。當時的上黨郡守馮亭為了自保,派人通報趙國,願意將上黨郡獻給趙國。他考慮的是一旦趙國接受上黨,必然激怒秦國,使秦國將矛頭對準趙國,到時候,趙國就會親近韓國,共同抗秦。

接到馮亭的通報,平原君說:「平白得到一郡,接受它有利」,建議趙王接受上黨。趙王同意了,還封馮亭為華陽君。所謂「利令智昏」,因平原君貪圖上黨郡,禍端由此而起。

後來,秦國奪取了上黨,上黨百姓逃往趙國,趙國在長平屯兵接應。於是,爆發了秦、趙長平之戰。戰爭開始後,平原君作為趙國宰相,不能知人善任,不能明辨是非,輕信秦國的反間計,任由趙王臨時更換將領,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換下能征善戰的廉頗,導致趙國大軍全軍覆沒,四十多萬將士被秦軍坑殺,趙國幾乎滅亡。

長平戰後,秦國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告急。趙王派平原君出去求援,當時楚國被六國推為盟主,平原君準備召集門下智勇雙全的食客二十人前往楚國談判,訂立合縱盟約共同抗秦。

平原君很快挑選出十九人,第二十人怎麼也找不出來。這時一個叫毛遂的人自薦前往。這就是著名的「毛遂自薦」的故事。

平原君說:「有才能的賢士生活在世上,就如同錐子放在布袋裡,它的鋒尖立刻就會顯露出來。然而先生在我門下三年卻毫無建樹,從來沒有人向我推薦過你,你還是留下吧。」

毛遂說:「我是今天才請求放在口袋裡。假如我早就被放進口袋,整個錐鋒都會顯露出來,不只是露出一點鋒尖而已。」平原君終於同意他一同前往。

後來,平原君靠著毛遂的勇敢和機智,逼得楚王簽訂了合縱盟約,完成了使命。平原君也因此不敢再說自己善於觀察識別人才了。

平原君回到趙國後,楚國派春申君帶兵救趙,魏國的信陵君也假託君命帶兵救趙。但是在救兵未到之前,秦軍加速圍攻邯鄲,眼看邯鄲就要被攻破,平原君焦慮萬分。

這時,他手下一個叫李同的人給他出主意,建議他將自己家裡的金銀珍寶拿出來犒賞士兵,將家人奴僕都編入士兵隊伍共同抗敵,以此鼓舞士氣。

平原君採納了李同的建議,並因此得到三千人的敢死隊,終於在援軍到來之前保住了邯鄲。

這件事發生在趙國生死存亡之際,平原君能在關鍵時刻聽信忠言,力挽狂瀾,也算為他一生的平庸挽回了一點顏面。

後來,平原君在趙孝成王十五年死,他的子孫世代承襲他的爵位,直到趙國滅亡。

大仁大義信陵君

信陵君魏無忌是司馬遷偏愛的人,在《史記》中,戰國四公子是分為四捲來寫的,其他三位公子都是用其封號命名標題的,只有信陵君這一卷的標題是《魏公子列傳》,而且,司馬遷在文中通篇稱信陵君為公子,敬重之情溢於言表。

魏無忌是魏安釐王的弟弟,他為人仁愛寬厚禮賢下士,士人無論才能大小,他都謙恭有禮地同他們交往,從來不敢因為自己富貴而輕慢士人。因此,方圓千里的士人爭相歸附於他,家有食客三千人。當時,諸侯各國因信陵君賢德,賓客眾多,連續十幾年不敢動兵侵犯魏國。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軍長平大敗趙軍,接著進兵圍攻邯鄲。平原君向魏王和信陵君求援。魏王派將軍晉鄙率領十萬大軍前去救援,可當魏王得到秦國的警告之後,就讓晉鄙軍隊停止進軍,觀望局勢。

信陵君的姐姐是平原君的夫人,平原君頻頻派人到魏國來求救,還責備信陵君不顧道義,不念親情,無視趙國生死。信陵君為此憂心忡忡,屢次勸說魏王發兵救趙,但魏王害怕秦國,始終不肯聽從信陵君的意見。於是,就有了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

信陵君眼看不能說服魏王出兵,就打算與趙國共存亡,他請來賓客千人,湊集戰車百輛,準備親赴戰場與秦軍決戰。如此俠肝義膽,四公子中也只有信陵君一人。

當然,此時會有轉折。曾經深受信陵君恩惠的門客侯贏在關鍵時刻獻上一計:他否定了信陵君以卵擊石的魯莽做法,建議他利用魏王寵妃如姬盜取兵符,用以奪取晉鄙的軍權,從而北面可救趙國,西面能抗秦國。

待信陵君拿到兵符,侯贏又推薦屠夫朱亥一同前往,因為朱亥力大無窮,萬一晉鄙不願交出兵權,朱亥就擊斃他以奪取兵權。

後來,信陵君在朱亥的幫助下殺了晉鄙,奪了大軍,解了邯鄲之危。但是,因為竊符救趙,信陵君得罪了魏王,他自知不能被寬恕,就讓部將帶著軍隊回魏國,自己帶著賓客留在了趙國。

在趙國期間,信陵君拜訪了藏身市井的隱士毛公和薛公,並且得到他們的信任。而平原君聽到這個情況之後,私下批評他跟市井中的下等人交往,說他無知妄為。

信陵君知道後說:「我因為平原君賢德,所以背棄魏國前來救趙。現在才知道平原君與人交往,只是顯示富貴罷了,並不是為了求取賢士啊。我在魏國都聽說毛公和薛公是賢能之人,平原君卻因為我跟他們交往而感到恥辱,可見平原君此人不值得交往。」然後他就要離開趙國。

平原君為此非常羞愧,向信陵君誠心謝罪才把他留下來。因為此事,原本歸附平原君的士人很多都投到了信陵君的門下。

信陵君在趙國十年沒回魏國,秦國知道魏國已無信陵君就開始不斷向魏國發兵。魏國告急,魏王派使臣去請信陵君回國。信陵君聽從毛公和薛公的建議,立刻回國救魏。各國得知信陵君回到魏國,都各自派遣將領帥軍救援魏國,最終將秦軍打敗,保住了魏國。

只要信陵君活著,秦國再不敢進攻魏國。

後來,秦國派人到魏國行賄官吏,讓他們在魏王面前一再誹謗信陵君。真是「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魏王因聽信讒言最終廢黜信陵君上將軍之職。信陵君心灰意冷,過度飲酒而死。不久之後,魏國被秦所滅。

戰國四公子,均以養士聞名於世,但是信陵君魏無忌禮賢下士的目的,與其他三人不同,其他三公子養士都是為自己謀利,而魏公子養士卻是為了保全魏國。

不管是從大義還是小節,信陵君都可謂極盡君子之風,難怪司馬遷獨愛魏公子!

當斷不斷春申君

看過《羋月傳》的人,一定記得那個風流倜儻、才思敏捷又情深義重的黃歇。沒錯,春申君黃歇說的就是他!

但事實上,黃歇和羋月不在同一時代,《羋月傳》中的羋月也就是後來的秦昭王母親宣太后,她是楚懷王時期的,而春申君黃歇侍奉的是懷王的兒子頃襄王,以及頃襄王的兒子考烈王。電視劇為了情節曲折動人改編歷史早已不新鮮,在此不多追究,言歸正傳,說說春申君黃歇其人。

戰國四公子中,只有春申君黃歇不是王室中人。他曾周遊列國從事學習,知識淵博,以口才極佳為楚頃襄王所用。

楚王曾派黃歇同太子完到秦國做人質,秦國把他們扣留了幾年之久。後來楚頃襄王病重,黃歇擔心太子不能回國,沒法在楚王去世之後繼承王位。於是,黃歇通過秦相向秦王請求讓太子回國,並保證太子即位後會更加殷勤地侍奉秦國。但是,秦王只同意讓黃歇回國探望楚王病情,不願意放楚太子回國。

黃歇當機立斷,讓太子假扮成楚國使臣的車夫混出關,他自己留下應對秦王。當秦王發現真相時,太子已經安全回國了,秦王惱怒,要殺掉黃歇。秦相范雎進言說:「黃歇作為臣子,願意為了主人獻出自己的生命,太子如果立為楚王,肯定會重用他,還不如放他回去,來表示對楚國的親善。」秦王最終放了黃歇。

這件事,是黃歇仕途生命的轉折點。後來,太子繼位,任黃歇為宰相,封為春申君。黃歇用自己的生命賭了一把,換來為相楚國數十年。

春申君在楚國為相期間,楚國一度強大起來。後來,各國諸侯擔心秦國的攻伐征戰無休無止,就相互聯合,向西討伐秦國。當時楚國最強,楚國國君做六國盟約之長,由春申君當權主事。六國聯軍到達函谷關後,秦軍出關應戰,六國聯軍戰敗潰逃。楚王把作戰失利歸罪於春申君,於是,春申君漸漸被疏遠。

春申君壯年時英明果決,到晚年卻越來越昏聵糊塗,雖有大量賓客,卻聽不進忠言勸告,因一己私利,不能明辨忠奸,最後被刺殺,落得身死族滅的悲慘下場。司馬遷也感嘆他「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這樣的春申君,是不是顛覆了《羋月傳》中那個溫文爾雅、智勇雙全的子歇形象?所謂蓋棺定論,人的一生,不到終了,難書功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戰國四公子作為國家棟樑,雖各有得失,但他們豢養大批賢士還是起到了匡扶社稷、震懾敵國的作用,這也是他們被世人稱道、能夠流傳至今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秦朝十二銅人今何在?戰國和氏璧流向何方?
趙匡胤能與開國功臣「和平分手」,原因竟在這座城!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