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五代十國的亂世:寄人籬下!

五代十國的亂世:寄人籬下!

寄人籬下周樹人在《詩和預言》中說道:「預言總是詩,而詩人大半是預言家。」朱五經,不僅教《詩》,更會作詩(雖然只是打油詩的水平)。如按周先生所言,倒不如改名「朱半仙」,轉行做個算命先生,也算是人盡其才。很可惜,朱五經辜負了周先生的好意,決意「一條道走到黑」。  世道越來越亂,賦稅越來越重,朱五經教書所得的脩金[1]也越來越少。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因幾個吃貨[2]的存在而日漸衰敗,朱五經因此抑鬱成疾,最終「揮一揮衣袖」,作別了美好的人間。嗚呼哀哉,吃貨之害甚於猛虎矣!

朱五經之死,出乎周先生的意料,卻驗證了錢先生的看法:文學是倒楣晦氣的事業,出息最少,鄰近著饑寒,附帶了疾病。[3]朱五經,雖說只是個文學傳播者,但畢竟離文學最近,故忍受饑寒且帶著疾病而死,也算是宿命。  朱誠死後,家裡連喪葬費都湊不出來,幸虧親戚鄰里幫助,才得以將他草草埋葬。[4]  失去經濟支柱的朱母王氏,難以獨自撫養三個兒子(朱溫的妹妹在朱誠於864年左右去世時就已出嫁[5])。迫不得已,母子四人投奔到蕭縣(今安徽蕭縣西北)富戶劉崇家,靠著做傭工糊口。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朱溫一家與劉崇一家的關係並非用工和僱主這麼簡單。王賡武先生認為朱溫的祖母劉氏與蕭縣劉家關係匪淺,應該還有著某種血緣上的聯繫。[6]曹書傑先生也認為朱劉兩家「似乎是應有點親戚關係」。[7]這個可以從劉崇及其母親對朱溫的態度中看出一二:一個極其厭惡朱溫,卻並未因此將他掃地出門(朱溫直至投軍前都住在劉崇家);一個極其疼愛朱溫,常常親自為他梳發,甚至不惜編怪之事來美化他,以緩和旁人對他的厭憎情緒。[8]  【注釋】  [1]脩(xiū)金:舊時教學的酬金。  [2]朱誠的幾個孩子都在長身體,故飯量與日俱增。  [3]語出錢鍾書《論文人》一文,見《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54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4]蔡東藩:《五代》,聞幼翻譯、整理,01頁,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5]參見王賡武(Wang Gungwu):《五代時期北方中國的權力結構》(The Structure of Power in North China during the Five Dynasties),胡耀飛、尹承譯,38頁,上海:中西書局,2014。  [6]同上。  [7]參見曹書傑:《後梁朱溫傳》,第2版,9-12頁,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8]《舊五代史·梁書一·本紀一》:「崇以其慵惰,每加譴杖。唯崇母自幼憐之,親為櫛發,嘗誡家人曰:『朱三非常人也,汝輩當善待之。』家人問其故,答曰:『我嘗見其熟寐之次,化為一赤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代十國 的精彩文章:

趙匡胤通過高平之戰的出色表現躋身後周禁軍中高級將領
北漢劉旻從街頭混混變成開國君主,只用了一招「抱大腿」

TAG: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