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兒藝開年新戲《鷸·蚌·魚》建組投排

中國兒藝開年新戲《鷸·蚌·魚》建組投排

中國兒藝2018年首部小劇場新戲——兒童劇《鷸·蚌·魚》,3月19日建組投排。該劇以中國傳統成語故事「鷸蚌相爭」為靈感來源,在加入中國傳統木偶技藝和絳州大鼓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樂器的基礎上,運用無語言肢體劇的形式,力圖打造一部風格獨特又童趣盎然,適合全年齡包括低幼兒童觀看的作品。該劇將於5月26日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用創新的表現形式詮釋中國傳統文化。

兒童劇《鷸·蚌·魚》由國家一級編劇、中國兒藝副院長馮俐編寫,優秀青年導演吳旭執導。該作品的靈感來源於《戰國策》中燕國蘇代遊說趙文惠王時所用的「鷸蚌相爭」的寓言,卻又是一個全新的故事。該劇不僅以複式結構強化了原成語的寓意,更有超越的演繹。這部戲的創作初衷有兩個,首先是希望它能成為一部獻給低幼兒童的戲劇作品。「我希望可以讓兩三歲的孩子看著開心,家長看著有趣。」編劇馮俐在創作之初,不僅在藝術表現上做了考量,同時在藝術市場上也有所思考。「中國兒藝近年來始終朝著百花齊放的創作方向發展,努力創作展現不同風格樣式、服務於不同年齡層級的優秀作品,相對而言,我們針對低幼兒童的作品不多。此次《鷸·蚌·魚》的定位特別關注到低幼兒童,希望能夠填補這類作品的短缺。」而談及全劇「無語言」的特點,馮俐表示這是第二個創作初衷,即方便出國演出。她希望「以最多的中國文化元素和東方智慧,向世界觀眾無障礙地講好有趣且富有哲理的中國故事」,讓世界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導演吳旭表示,這則成語本身就表現了很強的動作性,因而表現起來也更有趣味性。「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去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也一直對傳統文化懷著一顆敬畏之心,因而在二度創作時,我也會去不斷尋找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中展現的魅力。」

「意會不需言傳」也是導演吳旭在選擇該劇表現形式時的獨到見解,考慮到成語本身具有的鮮明的人物,較強的動作性,同時情節發展具有較為清晰的線條性,因而在考慮東方審美含蓄性的基礎上,本身是演員出身的吳旭相信可以用無語言的概念,通過演員的肢體去傳達感受,展開故事,同時為這部劇走向國際打下基礎。

作為一部沒有語言的兒童劇,整部劇的情節走向、情感變化都要依靠音樂與形體等多種藝術手段去表現,因此該劇不僅在選材上依託傳統文化,更是在表現形式上融入多元的中國傳統元素。編劇馮俐介紹道:整個故事出自成語,從中國民樂的聲音形象開始進入構思,運用肢體語言的同時,開拓運用了中國木偶技藝。全劇以豐富多變、富有中國特色的絳州大鼓為主,每一個劇中「人物」也可以用獨具特點的中國民樂樂器作為「語言」表達的方式……所有這些融入中國元素的視聽形象,都會是小朋友喜歡的、都能看懂的。「我相信,最後的舞台呈現經由導演、舞美、作曲、形體設計、造型設計、木偶設計以及演員的共同創造,會更加精彩。」馮俐還表示,「儘管這部戲會特別面向低幼兒童,但同時又一定會是全年齡段的:它的故事講述可以讓小小朋友看懂,讓外國人看懂,而它的思想哲理和藝術追求,將會是意味深長的。」

作為中國兒藝2018年的首部新戲,《鷸·蚌·魚》聚集了眾多實力主創。該劇不僅由中國兒藝優秀青年舞美設計師馮磊、國家一級作曲程進、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張偉分別擔任舞美設計、作曲和燈光設計,還邀請了著名服裝設計師阿寬擔任服裝設計,北京9當代舞團藝術總監朝克擔任形體設計,中國木偶藝術劇院演員部經理王磊擔任木偶設計與指導。該劇專門選用了六位優秀的青年演員,從演員年齡上拉近與孩子們的距離,讓充滿活力的演員天然表現出一種童真童趣。與原成語相比,劇中增加了「漁夫妻子」這一角色,由演員陳蕾扮演,而漁夫則由演員宋建霖扮演。這對年輕漂亮的「夫婦」在形象上與傳統意義上的漁夫漁婦不盡相同,因而他們在表現生活中爭吵打鬧的戲份時,少了一分沉重,多了一份童趣,讓劇目更有生活氣息的同時,也更加貼近小朋友的審美情趣。與此同時,青年演員張馨文、張薇薇、沈明舉、段孝耕也都是顏值與實力兼具的優秀演員,雖然整部劇沒有語言,但相信他們能用自己的肢體,由內而外地帶來足以感染觀眾的精彩表演。

中國兒藝院長尹曉東在建組會上對《鷸·蚌·魚》寄予厚望,他希望劇組在創排過程中,可以處理好以下四個關係:一是處理好本源與超越的關係,深入了解故事的本源,賦予其清晰的、符合當代價值觀的藝術表達;二是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的關係,用創新性呈現手段,令傳統故事符合現代審美需求;三是處理好一體與多元的關係,立足於「一切為了孩子」,將表現形式多元化;四是處理好簡與繁的關係,做到簡約而不簡單。(光明融媒記者蘇麗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日報 的精彩文章:

廣東生物醫學工程知識產權聯盟成立
三集紀錄片《愚園路》將播 講述百歲馬路的生活史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