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守著天府之國總缺糧,為何戰國打百年沒缺糧,核心只在一點上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說的就是打仗過程中後勤的重要性,如果沒有糧食,再厲害的人物都會歇菜,即便是諸葛亮這樣的人物,在糧食麵前,他也是無能為力。
諸葛亮借東風幫助東吳戰勝曹操,從此諸葛亮成為神一樣的存在,在中國歷史上,人們已經把諸葛亮看成智慧的象徵了。
諸葛亮佔據天府之國後,便開始謀取天下了,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準備了幾年,便開始準備北伐了,諸葛亮六出祁山,最後出身未捷,在壯志未酬的情況下離開了人世。
諸葛亮的每次退兵,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糧食問題。據史書記載,蜀漢人口百萬左右,兵勇十萬,政府官員四萬左右,這樣算下來六個民眾養一個國家的人。
戰爭雖是政治的延續,但從根本上講戰爭最後拼的還是一個國家的經濟,蜀國是六個人養一個士兵,那麼戰國時期,打了差不多上百年,為什麼沒有出現諸葛亮這種情況呢?
戰國之所以叫戰國,就是諸國開戰的年代,這幾個國家雖然不是特別大,但是他們非常能折騰,折騰了差不多兩個世紀。
而且,在這近兩個世紀中,他們的折騰從來沒有中斷過,要不你打死我,要不被我打死,有時候是上千、上萬人的小戰,有時候是數十萬人的大戰,總之那個時代戰亂不斷。
長平之戰,四十萬士兵陣亡,戰國策中記載的戰爭非常多,最小的韓國「精兵二十萬,斯屠十萬」。
之所以說這些,因為同樣是戰爭,為什麼戰國這個年代就不缺糧食呢?就拿韓國來說吧,當時的韓國面積是最小的,他在秦國、楚國、魏國這樣的大國內,卻有著「精兵二十萬」這樣的兵團。
而仗義卻說,韓國精兵三十萬,這樣一個小國家竟然養出了如此多的士兵,而且和這些大國糾纏上百年,確實不可思議。
諸葛亮統一中原的過程中,其實他是有著天府之國的,當年他還說這裡能夠屯兵百萬,是一個非常棒的根據地,為什麼最後卻不行了呢?
當然,這和兩者的人口基數是有關係的,當時人口畢竟沒有三國人口多。但是人口基數並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制度上的。
特別是軍事制度,紛亂的戰國時代,各國實行全民兵役,一旦開戰,全部男子上戰場拼殺,所以說韓國兵力三十萬,可以說那是整個韓國的國民了。沒有戰事的時候,除了守城的士兵們,很多男人回家種地了。
諸葛亮所在的三國時代,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了,當時的兵役制都是職業性質的,很多當兵的,你不能在閑的時候將人家趕回來,不閑的時候讓人家上戰場。
這種職業兵所消耗的物資是非常嚴重的,想想幾萬人吃飯,一天吃掉的就是一座糧食山。
所以,諸葛亮總是遇到糧食短缺問題。不過曹魏早早的看出了這個問題,赤壁之戰後,曹操便開始實行士兵屯田制度了。
而諸葛亮第六次北伐的時候才開始實行這種制度,結果他沒有看到糧食收穫就去世了。
※二戰時日本有一支女子部隊,雖未上戰場但同樣殘忍,戰後很多自殺
※卡扎菲到死都保持著自己的高調姿態,連逃亡都帶著自己車隊和保鏢
TAG:奇歷之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