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留學生
作者:兒童文學作家 王嵐
前幾天讀了饒恕寫的一篇關於本地華人孩子說中國留學生「太亞洲了」的文章,我想她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應該和三月初滑鐵盧大學大四CS專業的一名男生跳樓身忙有關。
而我這兩年一直和我在滑鐵盧大學上學的孩子一起居住在這個城市。是的,我跟隨兩個孩子來滑鐵盧的舉動就非常「亞洲」。已移民加拿大三十多年的親戚曾經批評我,孩子這麼大還要去「陪讀」。在他們眼裡,我簡直就是十惡不赦的「中國家長」的典型。
可是,我的丈夫在上海工作,兩個孩子來了滑鐵盧,我一個人留在溫哥華做忠犬看家嗎? 而且三個人一起生活的各類開銷支出更低。看來,我們這樣的年齡要去「亞洲化」也真的不容易呢。
如果用是否「亞洲化」作為標準的話,我認為, 7、8歲以下來加拿大以及出生在加拿大的華人孩子無疑是「去亞洲化」最成功的。他們除了一張「亞裔人」的臉蛋,真的很難找到母國的痕迹。10歲至15歲之間出來的多少有些「亞洲烙印」。16歲以上,上了高中才移民出來的孩子和留學生就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了。而這一類孩子也是和中國留學生最能玩到一起的。你在大學附近看到的三五成群的中國孩子,很難區別出他們中的哪些是來了6年左右的PR,哪些是留學生。
受饒恕的啟發,這幾天,我也特地找了三位華人孩子以及我的兩個女兒一本正經地聊聊他們眼中的本地同齡人。
這五個孩子中,三個是來了五、六年的PR,兩個留學生。都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普通的中產階級。
我是第一次和他們見面,初次見面便很「不禮貌」地把他們上下打量了一番。這三位男孩頭髮乾淨,利落。衣服就是普通的連帽衫或者套頭毛衣。既不是饒恕文中很貴的「黑人風格的衣服」,也不是傳說中滑大理工男不修邊幅邋裡邋遢的格子襯衫。
他們都很健談,但是又非常有禮貌。至少在我眼裡,他們談吐得體,陽光、有進取心。
他們坦率地承認,他們的朋友圈子大多數還是背景相同的留學生或新移民。好像選擇朋友的時候也沒特別去做族群方面的篩選。大家都說中文,吃飯口味差不多,有共同的話題,笑點相同。自然而然就走在一起了。
印象中,本地的華人孩子是什麼樣的?
高冷?不愛和我們說話?不像我們這樣愛扎堆?
Bill說,他們和父母朋友一家聚會的時候,他們出生在這裡的孩子從來不主動和他說話,而他也不願主動和他們說話。想像這個場景,也真是挺有趣的。我當年帶兩個孩子去澳洲讀書的時候,親戚很熱情地邀請我們去他們家做客。我兩個女兒和她倆的表哥、表弟即使坐在一張餐桌上吃一模一樣的家鄉菜,也不說半句話。四個孩子明明都是上海人 ,彼此有相同的語言可以交流,卻裝得比陌生人還陌生人的樣子。我想,他們就像兩根相互平行而無法相交的直線。他們看的電視節目不一樣,聽的音樂不一樣,喜歡的明星不一樣……..太多的不一樣了。
饒恕的文章寫道——「本來,溫哥華當地會中文的孩子應該是中國留學生最容易接近的人,也應該是最能接納中國學生的人,而現在看來,其間卻是困難重重。會中文的加拿大孩子仍然是加拿大孩子,會英文的中國孩子仍然是中國孩子。如何使他們能互相認同、成為朋友,恐怕要做一個專題研究才行。」 (饒恕,2018 )
深有同感,這應該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方向。
雖然他們目前似乎很難成為相互認同的朋友,但是不妨礙他們彼此發現對方的優點是不是?來自北京的Nathan說,他的一位cbc室友,生活作息非常健康,早起早睡。感覺他特別自律。好吧,我的孩子最讓我頭疼的就是生活作息紊亂。晚上熬夜寫作業,白天睡到很晚才起床。生活作息問題,真的是中國學生最大最大的健康殺手誒!
他還說道,課堂上和老師積極互動的往往是西人學生。而我們留學生即使有問題也情願帶回家自己研究解決。在專業選擇方面,明顯的,西人學生很多是出於真正的喜愛,而我們,更多的是為了將來的就業。
和當地的華人孩子以及西人學生相比,大部份留學生很少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不知道是不是和滑大是理工科大學有關?聽說多大、UBC的中國留學生就非常熱衷於參加各類社團活動。滑大三月中旬爆發的遊行活動也幾乎找不到一個中國留學生的身影。因為他們中,有些自認為好學校就應該有壓力,有些覺得作業還來不及做,哪有時間遊行啊。即使和每一個留學生息息相關的「反對漲學費」遊行,中國學生有抱怨也不會參加。很多同學擔心參加遊行會惹事。Henry說,我是來留學的,萬一出什麼事就不好向國內的父母交代了。
我想,這一方面是我們這些中國家長給孩子的影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另一方面,和我們從小缺少「社會責任感」的教育有關吧。
除此以外,中國留學生的另一重要特性是很少在家做飯。一,父母認為孩子孤身在外學習已經很辛苦了,盡量想吃啥就吃啥吧。二,我們中國人最喜歡呼朋喚友一起吃飯了,對不對?不然列治文的中餐館哪會這麼紅火啊。三, 留學生做家務的能力確實欠缺。除了有家長寵溺的原因外,國內的學生從早到晚被學習所羈絆,從小學起,就天天像打仗,根本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還想讓他們和老外一樣讓做家務掙零花錢? 他們的童年和少年不是在「學習」,就是在「去學習的路上」。
當然,留學生出國以後,或許是環境所迫,無論是自理能力還是人際交往能力都比在國內時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留學的經歷或許會成為他們今生最大的財富。而且,如今這批20歲左右的留學生,和我們當年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他們的英語基礎比我們好,經濟基礎比我們好,他們從小到大見的世面比我們多。即使獨自一人剛來到異國他鄉的剎那間,也不像我們當年那樣「怵」。在非母語國家求學、生活不容易,壓力一定有。但,相比父母給予的生命和多麼美好的青春,他們努力讓壓力變為動力。
兩位留學生表示,大學畢業後,他們會留在加拿大找工作,然後移民。因為他們喜歡加拿大。至於融入的問題,得益於滑大的「COOP 」機制,他們已經實習過四、五次了,和同事們相處也很愉快,下班後經常和同事們一起出去聚餐。只是,英語總是帶著口音。這又如何呢?加拿大是個多元的國家,帶口音的人比比皆是。
這一切,貌似非常美好,和大家眼裡的中國留學生形象格格不入,是不是?我想,這是我的局限性所致,因為,我在這裡,只能看到這樣子的留學生而已。
就和為什麼滑大學生自殺事件之後,海外中文公眾號一窩蜂地認為自殺的一定是「中國留學生」是一回事。我們都只看到了自己眼裡的一部分。
我女兒在溫哥華上高中時,我也見過很多華人們眼裡的中國留學生-----理著奇怪的髮型,穿著昂貴的潮牌衣服,開著名貴的跑車,走路帶風、考試作弊,一不高興就來一場情殺案。 他們的父母無一不是天真地認為,在國內讀不好書不是孩子的問題,不是父母的問題,而是教育制度的問題。
高調做派的這些少年人,儼然成了很多人眼裡的「留學生」代表。我想告訴大家,其實,有很多認真讀書、努力融入的中國留學生,帶著「改變生活」的期待,來到加拿大。雖然,今天的他們還是很「亞洲」,但我相信,十年後,他們一定會保留著「亞洲」好的文化,在加拿大這塊多元的土地上開花結果。
而兩根看似平行的直線,其實並不平行,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距離,它們總有一天會相交。
※溫哥華母子中西合璧式對話
※溫哥華那些30+大齡女留學生,哪裡來的勇氣?
TAG:這才是溫哥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