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阿拉斯加北極地區出發探索氣候變化

從阿拉斯加北極地區出發探索氣候變化

綺麗的北極光(蔣怡 攝影)

翻開世界地圖,我們可以看到北美洲伸向西北太平洋的一片區域——美國阿拉斯加州北極地區。那裡西瀕白令海、白令海峽和楚科奇海,與俄羅斯隔海相望;北臨北冰洋,東接波夫特海。北美洲最高的山峰麥金利山(海拔6193米)坐落於此,並發育有大量山谷冰川。這裡是因紐特人世代居住的家園,也是大自然展現極光和極晝之美的舞台。近幾年,我們將目光投向這一地區,重點關注這裡的氣候變化,進而深入研究整個北極地區的氣候變化及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等。

北極地區氣候變化與海冰退縮

半個世紀以來,全球氣候變化深刻影響到阿拉斯加北極地區:此處平均氣溫增溫達3℃~ 4℃,約為其他地區的 2倍;冬春季節更為明顯,這一現象被稱為「北極增溫放大效應」。來自冰芯的氣候記錄也進一步證實:最近幾十年來,阿拉斯加北極地區的增溫非常迅速。

海冰是反映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可影響地表反照率(地表反射輻射通量與入射輻射通量的比值)、雲量、空氣濕度、海洋與大氣界面能量和水分交換以及洋流等。北極變暖使冰雪消融的時間提前,消融期延長,導致北極冰凍圈的物質平衡隨之發生改變。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以及北極氣候影響評估(ACIA)相關資料,1979-2006年間,北極的海冰範圍呈逐月減少趨勢,特別是多年冰的面積和厚度也在快速縮小。過去30年來,北極年均海冰面積減少約8%,接近100萬平方千米;海冰夏季消融呈加速趨勢,達15%~ 20%。海冰厚度亦呈減薄趨勢,1960-1990年,海冰厚度平均減薄10%~ 15%。海冰的減少會降低大洋表面反照率,通過冰雪反照率的正反饋效應進一步加速氣候變暖。

目前研究發現,人類活動排放的大量黑碳(含碳物質,主要是石油、煤、木炭、樹木、柴草、塑料垃圾和動物糞便等不完全燃燒發生熱解的產物)對反照率有顯著的直接影響。黑碳主要源自森林火災、秸稈焚燒、氂牛糞和木炭燃燒等,以及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燒,黑碳排放到大氣中後迅速發生轉變,分裂成密集的成串顆粒,吸收水分,並與其他大氣化學物質發生混合。初始排放的黑碳顆粒直徑主要在次微米級範圍,通過搭載在航空器上的儀器測得的黑碳粒徑通常在30納米或更大,較大的顆粒直徑甚至達到 150 納米。當黑碳隨大氣傳輸沉降到北極雪冰表面,會導致雪表變暗、反照率降低、雪溫增加和消融加速等情況發生。

2017年,北極科考隊在巴羅環境觀測點

架設氣溶膠觀測儀器(張玉蘭 攝影)

我們觀測到,海冰表面粒雪隨深度增加主要呈現6種狀態,從表層到底層依次為新降雪、凍融殼、冰片、深霜、凍結狀粗雪以及鏈狀深霜。粒雪底部存在一個融雪再凍結成冰的過渡層。粒雪平均厚度約為7厘米,密度約為每立方米300千克,不同區域以及不同積雪類型也會導致厚度和密度的空間差異。粒雪中的黑碳含量約為每克十幾到二十幾納克,我們利用輻射傳輸模型估算的結果是:雪冰中的黑碳導致阿拉斯加北極地區的輻射強迫約為每平方米0.65瓦。其中的輻射強迫是指:當地面和對流層溫度保持不變時,平流層溫度重新調整到輻射平衡後,對流層頂凈輻射通量出現的變化。但有些物理因子(如黑碳)能改變這種輻射能量平衡,進而引起氣候變化,這些因子就被稱為輻射強迫。沉降到雪冰表面的黑碳氣溶膠產生的輻射強迫可加速雪冰消融。北冰洋夏季雪冰中黑碳的輻射強迫要比春季大得多,可達每平方米2.8瓦,而春季時只有每平方米0.54瓦。增加的輻射以長波的形式經由地表釋放到大氣中,從而加熱低層大氣,阻礙了高低層大氣間的熱量交換,因而,近地面氣溫的響應與北極地表雪冰黑碳的輻射強迫具有密切的聯繫。

北極對全球氣候的影響

北極對全球氣候有獨特而重要的影響。北極大部分地區廣覆冰雪,能反射大部分太陽輻射,如果沒有海洋和大氣將中低緯度地區的部分熱量輸送到極地,這裡的氣候將更加嚴寒。

北極地區的積雪和海冰表面具有較高的反照率(高達80%以上),表明對太陽入射輻射的反射能力很強,入射太陽輻射僅有很少部分被雪冰所吸收,因而氣溫較低,積雪和海冰持續時間較長,形成正反饋。這種反照率及其反饋作用是導致北極地區氣候寒冷的重要因素。但近幾十年,由於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底層大氣溫度升高,冰雪就會在晚秋推遲形成,並在早春提前消融。冰雪消融導致地表以及洋面裸露出來,從而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進一步加熱大洋和地表,冰雪因此加速消融。這個持續循環的過程會放大增溫效應。這也是北極地區冰凍圈(冰川、積雪和海)加速消融的主要原因。

美國阿拉斯加冰川海灣國家公園一角(蔣怡 攝影)

另一方面,隨著太陽輻射吸收的增加,氣溫升高,森林開始向苔原帶擴張。樹木比苔原能夠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這在一定程度上可減緩增溫效應。但是,由於森林擴張而導致的地表反照率降低,反過來也會促進增溫。

而大氣中的黑碳可吸收更多太陽輻射,進一步導致區域溫度增加。由於北極地區有大量冰川和多年凍土分布,冰凍圈的消融會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觀測發現,1971—2010年間,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為每年2.0毫米,其中75%歸因於冰川冰量的損失和因變暖導致的海洋膨脹。

海洋環流形式的改變也會影響全球氣候。北極冰凍圈消融,大量淡水加入海洋,由於鹽度較低、密度較小而無法下沉,會導致大洋的溫鹽環流(指依靠海水的溫度和含鹽密度驅動的全球洋流循環系統)阻塞,大洋暖流無法到達高緯度地區,從而導致降溫。減緩的溫鹽環流可能使區域的增溫減緩,或可能導致幾十年的降溫效應。大量證據表明,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大多數地區多年凍土的溫度已升高。20世紀80年代早期至2005年前後,阿拉斯加北部一些地區的升溫幅度達到3℃。

北極多年凍土區存儲著大量的碳,伴隨著凍土的消融,活動層中的有機碳分解,釋放出大量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增溫效應會加快有機碳釋放的速率,並使反饋機制進一步增大。多年凍土碳釋放量的大小主要受土壤濕度等的影響。由於氣候變暖導致的植被演化可能從另一方面增加生態系統碳儲量,改變徑流侵蝕等,對全球氣候的影響更為複雜。

氣候變化對北極生態系統的影響

當春天來臨,北極小草泛綠、鮮花吐蕊、飛鳥北歸,一派生機盎然。然而,由於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冰和積雪等變化也讓脆弱的北極生態系統,特別是海洋生物以及鳥類等,面臨嚴峻的考驗。

在冰面上尋覓食物的北極熊(蔣怡 攝影)

因紐特人是北極當地的居民,他們在大約 1 萬年前從亞洲經過白令海峽的冰橋來到美洲。長期以來,他們以獵捕北極熊、鯨魚、海象、海豹和水鳥等海洋動物為生。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因紐特獵人狩獵時的座駕已經從傳統的雪橇改為雪地摩托,人們不再追隨動物的季節性遷移而居。再加上受氣候條件的限制或者捕獵活動的減少等原因,他們逐漸定居下來。鯨是因紐特人的生活必需品,但由於鯨的數量不斷下降,加之海冰厚度變薄和範圍縮小等因素的影響,因紐特人每年的捕鯨時間較之以前已經提前。

北極生態系統的變化格局不僅將深刻影響因紐特人的生活,也會影響全球範圍內依賴北極地區遷徙或生存的鳥類、鯨、海象和北極熊等。每年夏天,有數百萬鳥類遷徙到北極地區,而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樹線(這裡指直立樹木生長的緯度北界)北移、苔原帶縮減,鳥類的捕食區和繁殖區域快速減少。

據估算,到21世紀末,有 10 種海鳥的活動區面積將減少約50%。目前,北極熊是唯一依然生活在北極原始生境的大型動物,它們依靠環繞北極的雪原和浮冰狩獵為生。北極熊是游泳健將,也是一種喜好獨來獨往的食肉動物。它們以浮冰為家,而浮冰隨時都在漂移,因此北極熊能夠到達較遠的地方。全球變化已對北極熊的生存造成負面影響。根據加拿大環境部野生動植物保護署提供的報告,生活在哈得孫灣的北極熊的數量一直在減少。由於近年來海冰開始融化的時間比 20世紀中期提早了3個星期,迫使北極熊向內陸深處轉移,而此時它們尚未來得及為浮冰上的小熊補充足夠的脂肪。如果北極的夏季無冰期延長,北極熊就只得飢腸轆轆地留在陸地上;若結冰期遲遲不到,北極熊就無法狩獵,體內也無法儲存足夠度過漫長冬季的脂肪。而這會影響到北極熊的繁殖,也會影響到雌熊產奶的能力。有數據顯示,北極熊的數量正呈下滑趨勢,它們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氣候難民」。

北極熊寶寶正在跟媽媽撒嬌(蔣怡 攝影)

增溫也使北極陸生生物種群發生改變。冬季,野鼠類主要生活在苔原地表與積雪之間。而溫和的天氣和濕雪破壞了積雪這一天然「絕緣帶」,毀壞了它們的洞穴,進而威脅到這些野鼠的生存。由於受到凍融循環以及凍雨的影響,馴鹿的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對一些北極居民來說,原來依賴馴鹿作為食物或者運輸工具的傳統生活方式將會受到影響。

此外,氣候變化導致的其他結果,再加上人為環境污染,對北極地區生物的習性以及食物鏈均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北極環境一直處在變化中,氣候變化是這些變化中最重要的驅動因子,伴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也愈加突出。能源需求、北極航道和全球變化等都對北極未來的發展有重要影響。毫無疑問,北極升溫及其導致的一系列變化離我們並不遙遠,任何生物,包括我們人類在內,都不可能獨善其身。

(作者單位:張玉蘭/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康世昌/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本文為《大自然》2018年第2期原創作品

歡迎收藏和分享,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自然雜誌 的精彩文章:

中國東海近陸島嶼植物考察
「白雲之鄉——紐西蘭國家公園的故事」布展記

TAG:大自然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