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惡性腫瘤患者降費 降關稅只是其中一步

為惡性腫瘤患者降費 降關稅只是其中一步

我國是人口大國,同時也是惡性腫瘤新發病例最多的國家之一,每年新增加的惡性腫瘤患者數超過400萬,死亡超過200萬。而在昨天的李克強總理答中外記者問環節,第一個問答就和這一數以百萬計的龐大人群有著密切的關聯———國家要為進口抗腫瘤藥物降低關稅甚至實施零稅率。

談及藥品價格,尤其是進口藥品的價格,其主要的構成就來自高昂的藥品研發成本,流通環節的費用支出和關稅成本,真正用於生產藥品的化合物成本,則是極小的部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每一款新葯,往往都意味著需要耗費10年、花費10億美金方能成功上市,供患者使用。尊重知識產權的國度,如歐美國家,往往會給予一種創新型的藥品20年的專利保護期,保護期內藥廠可視專利決定較高定價,以收回研發成本並保持一定的利潤。

這些舉措,決定了一些抗腫瘤的新葯,不僅是在我國昂貴,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亦顯得昂貴。但得益於發達國家健全的社保體系,具體到患者個人和家屬,他們並不會對這種昂貴有直觀的體會。

而我國,社保網路還在不斷完善、夯實,醫療保障長期的保基本、廣覆蓋,使得患者對於生重病有著莫名的恐懼。「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場大病就回到解放前」,這樣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一度非常普遍。

很多人,尤其是惡性腫瘤患者和家屬,對於總理說要對抗癌藥品力爭實現零關稅而感到欣喜。其實更值得他們欣喜的是總理稍後說的,要通過建立大病保險體系來讓人人「小病能看、大病敢看」。且不論降低關稅後的抗癌藥物費用如何,如果有保障體系提供全部或大部分的報銷,我國的患者肯定也能像發達國家的患者那樣,坦然用最新的臨床技術、最前沿有效的藥物來進行抗癌。

進口抗癌藥物該不該降價,能不能降價,答案當然是應該的。除去關稅環節下調,社保環節保障外,減除不必要的中間流通環節,在我國也顯得勢在必行。之前有關天價藥品的新聞中我們都會發現,一款出廠價低廉的藥物,在經過國家級、省級、市級、區縣級代理商的多層流通,以及之前允許的醫院收取藥品加成後,到了患者終端環節,費用可能會上升數倍甚至十數倍。壓縮中間商的盤剝,讓藥品流通能盡量地從葯企到終端的扁平化流通,也是降低藥費的關鍵。

我國目前也已對不少的進口藥品實施國家談判,進口特效藥定價幾何,國家層級作為全國患者的最大代表與葯企面對面議價。全國患者從這一舉措中得到了葯價下調40%-50%的便利,而葯企即便下調了定價,卻依然能夠從更多的患者群獲得了薄利多銷似的收益。

就目前而言,這是一個患者、葯企、醫保、醫生群體多贏的方式。

 王道斌(記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腫瘤 的精彩文章:

《腫瘤會診感悟》
腫瘤患者,救你的只能是中醫!

TAG: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