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在子彈上塗抹毒藥:那樣威力豈不是更大?
原標題:為何不在子彈上塗抹毒藥:那樣威力豈不是更大?
「毒」這個詞,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最熟悉不過。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
什麼武俠少說啊,古裝劇啊,包括一些真實的歷史故事,不少歷史名人、清官都被下毒至死。包括在抗日戰爭時期無惡不作的日軍731給水部隊,因此,相信每一個中國人對「毒」都不陌生。
在近代,隨著醫療行業的不斷發展,子彈在進入人體後,只要不擊中大腦腦幹、心臟等關鍵部位,大多數情況下都會被救活,因為以目前的5.56毫米子彈來看,主要依靠在人體內部翻滾造成傷害,而7.62毫米子彈主要依靠穿透人體時,對皮膚表層造成嚴重損傷,因此不禁有人會問,如果在子彈彈頭塗抹毒藥,豈不是能夠置人於死地?
這樣的想法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有相當大的難度。
首先便是子彈如何加裝毒藥的問題,如果將毒藥直接塗抹在子彈表層,那麼子彈在填裝、摩擦的過程中,很容易就會被消耗,而在發射後,子彈與空氣產生摩擦導致溫度不斷上升,而大部分的毒藥均屬於遇熱即散,等到子彈進入敵人人體後,毒藥量就已經相當小了,很難造成致命效果。
而如果將毒藥裝填在子彈內部,要考慮的事情就更多了,首先就是毒藥如何發散出來,子彈的重量、性能也是個問題,這就影響了子彈在發射後的彈道,能不能打的准都是一回事。
其實在上世紀,還真有人這麼做過。1978年9月,一名刺客奉命刺殺一位保加利亞作家,當時這名刺客將槍支藏在雨傘之中,並且在子彈表面塗上了蓖(bi)麻毒素,蓖麻毒素在進入人體後可以迅速融化,對人造成致命傷害。
而現實情況是,雖然這顆子彈打中了作家,而只有極少量的蓖麻毒素進入了作家的體內,除了槍傷以外,蓖麻毒素僅僅導致這名作家發了一場高燒,並沒有達到致命的目的。
並且,目前受到人道主義的影響,在子彈上塗抹毒藥也是不允許的,如果某個國家擅自開發毒子彈,不僅會受到其他國家的抨擊,敵對國也會抓住這個把柄進行大肆宣傳,導致該國在國際範圍內的形象嚴重受損,造成得不償失的局面。
※17歲戰士加入突擊隊遭拒 光著膀子說出幾句話 連長終生不敢忘
※俄軍士兵只為熱罐頭 49萬美元裝甲車被點燃:被關6月禁閉
TAG:大國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