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改變世界》:這不是預言,而是正在進行的事實
《遊戲改變世界》:這不是預言,而是正在進行的事實
生活,少一些呆板刻板,多一些遊戲精神!
遊戲,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媒介。它不同於報刊雜誌、廣播、電視這些傳統媒介,不同於互聯網這樣的「新媒介」,甚至不同於以手機為代表的「第五媒體」。它將整合上述媒介並創造一個完全沉浸式的媒介環境,抹平虛擬與現實之間最後的鴻溝,它將是真正有關創造的媒介環境。作為未來我們將生活於其中的世界,你怎能不趕緊扔掉那些長期以來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見,發掘自己身上沉睡許久等待召喚的遊戲精神?
作者麥戈尼格爾已然深得遊戲精神之精髓。她一語道破遊戲與生活的共同歸宿:幸福。她指出了一個我們明知卻往往不願承認的事實,在承受能力範圍內,我們寧肯艱苦工作,也不願無聊娛樂。而幸福也並非一種純個人體驗,它「完全和其他人交織在一起:家人、朋友、鄰居;幸福既不是名詞,也不是動詞,而是一個連詞,是結締組織。」 因此遊戲天然具有社會性,鼓勵社會協作。
當為書中所講的遊戲故事和美國人的遊戲精神觸動時刻,往往下意識地想,這如果是在中國又會怎樣呢?作為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我們可以自詡為老玩家了,什麼沒見過?什麼沒玩兒過?但和美國人人人遵守規則公平遊戲的非零和遊戲不一樣,我們的傳統是非贏即輸、贏家通吃的零和遊戲,所以爾虞我詐、兔死狗烹的狗血故事見慣不驚。中國人真的不會合作,「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是條蟲」,這一度是中國人留給老外的主要印象。而我們的新創企業在你死我活的競爭中,很難說學到了多少合作共贏的精神,相反倒是「前期壁壘」、「封閉花園」、「壟斷」這些名詞能讓他們眼前一亮。
遊戲不但帶來協作精神,還有:
主動學習、自願付出
沒有一項遊戲是家長強迫去玩的,都是參與遊戲者自己主動加入。由此而引發的學習興趣是普通學習所沒法相比的。無論是在遊戲中投入十幾個小時,還是上百上千個小時,很少人原會抱歉這太苦了(很可能很累),因為是每次付出都是自願而為。遊戲的成癮性也與此有關。
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所有的遊戲關卡設計都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這讓遊戲玩家即不會因為太簡單,也不會歷史為太難而失去玩遊戲的興趣。慢慢增加的難度讓我們對遊戲欲罷不能,越陷越深。如果真實工作中也能如此設計任務,相信大部分難題的破解也就是個時間問題。
面對失敗、越挫越勇
一般而言,失敗會讓我們產生挫折感,從而放棄想要做的事情。惟獨玩遊戲這件事,明明是知道最後總會失敗,但是我們仍然一次次的嘗試,真正做到了越挫越勇。書里講其中的原因是「積累的感覺和較強的能動感結合,讓玩家渴望再次嘗試」
正如荷蘭偉大的歷史和文化學家胡青伊加所說,人本質上是遊戲的人,而人類文明也是在遊戲中,並作為遊戲展開的。通過遊戲來學習,來增強社會性,來體驗藝術性,應該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不管你玩得是脫衣麻將、三國殺、星際爭霸、大菠蘿還是魔獸世界,只要你玩得開心投入,你都能學到能夠應用於現實生活的種種技巧。
醒醒吧,這已經不是孤膽英雄和寡頭經濟的時代了,多一些遊戲精神!
※《巴黎燒了嗎?》最感人的細節:剛毅妻子勇闖集中營,救出自己的丈夫
※一個喝酒打架早戀的《壞女孩》,如果成為傳統文化的代言人的?
TAG: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