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獨家首發!遠征長歌:羅卓英將軍舊藏遠征軍檔案文獻

獨家首發!遠征長歌:羅卓英將軍舊藏遠征軍檔案文獻

人無癖不可深交,我的癖好就是收藏這些委任狀。古籍收藏可以說是小眾了,古籍這個公眾號做了4年多,才7萬粉絲。而委任狀收藏更是屬於古籍收藏大類,票證收藏中類下面的小門類,是小眾中的小眾。

我一直固執的認為委任狀(包括畢業證、任命書等)才是最漂亮、最稀缺(單人唯一)、最有價值、是和偉人最息息相關的紙類藏品,也是偉人們歷史和榮譽最直接的見證。

好的委任狀,因為時間、災害等原因,保存下來的已經很少了,特別是軍事名人的委任狀,歷經戰火,保存下來的更為稀少,還有一大批捐獻給博物館的,在社會上流通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極其難以遇到。

一般校尉的委任狀尚且如此,少將、中將、上將的委任狀能遇到就完全要靠緣分了。

羅卓英,是稍微了解中國二戰史都會感到非常熟悉的一個名字。之前我們也有過介紹過抗日第一儒將羅卓英,羅卓英是著名的抗日名將。抗日戰爭時期,率部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之羅店爭奪戰、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上高會戰、長沙會戰、仁安羌大捷、平滿納戰役重大戰役,歷任第十六軍團司令、國民革命軍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南京衛戍副司令長官、武漢衛戍總司令兼第5兵團總司令、第九戰區前敵總司令、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國民革命軍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太平洋戰區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令部次長、青年軍總監、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國民大會代表等職。

羅卓英既是一位關愛部屬、廣羅人才、培育青年、樂於助人和誠懇、熱情待人、嚴格自律、不忮不求,戰功卓越的將軍,又是一位博學、好學的詩人,是一個文武全才。

去年12月,華宇從羅卓英將軍後人那裡徵集到了一批羅卓英的藏品,其中就有一大批羅卓英將軍的委任狀,詳情可以看我當時發的文章羅卓英上將檔案文獻, 我跟工作人員了解到華宇是分三次拍賣,第一次主要是抗戰前的一些文獻。當然,第一次的這些羅卓英委任狀我都想拿下,但一份都沒拿下,窮是主要原因。

第一次拍賣結束之後我就很想看到第二批的拍品,然後三批一起在古籍公眾號上面做成一篇文章,雖然拍賣過後這批文獻可能分隔在大江南北,但是在古籍公眾號的文章中,他們是一直完整的。所以我就詢問工作人員,什麼時候能看到第二季的拍品,經常是三更半夜的騷擾……這裡特別感謝工作人員的耐心。

第二季拍品主要是遠征軍文獻,也是對羅卓英將軍的遠征軍期間歷史做一個回顧。

羅卓英1896年3月19日生於廣東省大埔縣白侯鄉漁洋坪村。 7歲入鄉塾讀書,1914年畢業於大埔縣官學,次年入大埔中學。羅卓英從小喜歡讀詩詞和古文,在大埔中學讀書時,與頗負聲望的原韓山師範文史教員饒愛荃過從甚密。中學畢業後,曾短期任教。上圖是羅卓英1918年大埔中學的畢業證書。

1918年,北上投考保定軍校,名落孫山。次年考上保定軍校第八期炮科,在該校中與陳誠結成莫逆之交,因此後來成為陳誠派系的主要骨幹和智囊人物。

1922年6月羅卓英畢業回到廣州,先後在大埔中學任教務主任,在湖山官學任校長,並倡辦湖山中學。1923年,羅卓英曾受鄒魯推薦,任湖梅軍少校參謀,但旋即辭職。1925年,東征軍回師廣州,進行大改編,羅卓英才正式參軍,並參加了討伐劉、楊之役。第二次東征時,任第1師炮兵連連長,在惠州攻城戰中指揮炮兵準確地摧毀城樓,打開缺口,使持續兩天、屢攻不下的惠州城得以迅速攻破,立了戰功。隨後率部隊由河婆入揭陽、黃崗,升炮兵副營長,參加了1926年10月殲滅孫傳芳、周蔭人部的戰役。接著隨軍由閩、浙入蘇。

1927年,陳誠升任第21師師長,羅卓英即歸其麾下,任師參謀處長、參謀長。上圖是羅卓英將軍的保定軍校畢業證書。

不知道晚年退到台灣島的羅卓英將軍有沒有再拿出年少時的畢業證書翻看過?回憶起和現今的副總統陳誠,當年的同班同桌,在河北保定那些美好的日子?

1938年6月至8月,羅卓英部在彭湖戰場上與日軍激斗,於流澌橋一帶殲滅了大批敵軍,並多次挫敗日軍在湖口一帶的登陸企圖。9月12日,羅卓英代替陳誠,任武漢衛戍總司令之職。10月25日,武漢淪陷後,羅的第19集團軍歸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薛岳代)指揮,參加南昌會戰,羅卓英任戰區前敵總司令,負責直接指揮。

1942年1月1日,來勢洶洶的日軍渡過瀏陽河,羅卓英、王陵基部靜伏不動,待敵進入長沙近郊,即全線出擊。羅卓英令26軍出永安市,楊楓壩向槊梨市,79軍及194師出馬經營黃花市亦攻槊梨市,急速進軍,與楊森、王陵基集團密切配合,形成對敵包圍圈。經過四天血戰,挫敗日軍的攻勢。隨後,羅卓英任南方追擊軍總司令,率三軍窮追猛趕,追至桃林忠場一帶,與日軍對峙。與此同時,贛北之敵亦全線出動,進犯高安、修水地區,配合長沙作戰,羅卓英在瀏陽遙控指揮,粉碎了敵軍的牽制計劃。

1942年4月2日,國民黨最高軍事委員會任羅卓英為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歸史迪威和英軍太平洋戰區司令指揮。

4月5日,羅與蔣介石乘飛機到達臘戌與史迪威部署曼德勒會戰,打算將日軍引到該線的有利地帶殲滅。計劃定下後,正準備施行,但英軍決定撤往印度,已全部集中西線,原有防地均放棄。羅部接替防務,進行了皮尤河前哨戰、同古戰鬥和斯瓦逐次抵抗戰鬥,掩護了英軍的撤退。4月18日,因東西兩路告急,棠吉、瓦城動搖,史、羅只得放棄曼德勒會戰,退守瓦城,重新計劃瓦城會戰,準備在瓦城附近與日軍一決雌雄。但他們未重視把守通往臘戌的要道東枝等地,而是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日軍來攻瓦城。

然而,日軍卻不採取正面強攻的戰略,而是迂迴出擊,派一部佯攻瓦城,一部襲擊東枝。佔領東枝後,得悉羅部集兵瓦城,便以機械化部隊急攻臘戌。當史、羅獲悉臘戌危急時,已赴援不及。28日,臘戌失陷。瓦城處於被包圍之中,史、羅這才如夢方醒。30日,急令各部向伊洛瓦底江後撤,急援莫八、密支那,試圖先固後方,再圖進取。可是一切已為時太晚,日軍占臘戌後,繼續沿東線急進,5月3日,佔領中緬邊境重鎮畹町,飛兵莫八,全速搶佔密支那。5月8日,密支那失守。9日,騰衝亦淪敵手。至此,十萬入緬軍的歸路被切斷。5月1日,史、羅下令放棄瓦城,開始了悲慘的大撤退。全軍被迫丟掉車輛輜重,突破日軍封鎖線,進入人跡罕至的野人山,穿越原始森林,一部分於8月初回到滇西。羅卓英的長官司令部及新38師則經巴曼克、曼坎、荷馬林、泰南進入印度。入緬軍十萬人損失五萬餘,其中三分之二死於撤退途中。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因重傷得不到治療,而壯烈犧牲。

羅卓英進入印度後,於6月11日率參謀長楊業孔及官兵40餘人到新德里,14日參加聯合國慶祝大會,23日返重慶述職。7月,與史迪威、魏菲爾等會談,決定將中國入印的第22、新38師在加爾各答西北設訓練基地,取消中國遠征軍第一路長官司令部,成立中國駐印度總指揮部,由史迪威和羅卓英分任正、副指揮。

為了保持中國軍隊的獨立性,另設副總指揮部,由羅節制。由於史迪威要求營以上的軍官由美國人擔任,因而與羅產生了矛盾。蔣介石不同意史迪威的要求,為了解決糾紛,便以撤銷副總指揮部,調回羅卓英為條件與史迪威妥協。是年冬,羅卓英離印返渝。

1943年5月,羅出任軍令部次長,不久即調軍事委員會桂林干訓團教育長,「與駐華美軍合作,首用輪帶式教育法,訓練反攻部隊」。

1945年5月,羅卓英被選為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國民大會代表;8月底被任命為廣東省政府主席。羅卓英任廣東省政府主席之初,曾鼓吹為鄉梓建設儘力,提出建設廣東的五大方針。1947年初又提出廣東建設的五年計劃。

同年8月底,陳誠接替熊式輝為東北行轅主任。陳妄想創造奇蹟,以挽救國民黨在東北的敗局,因而把羅卓英請到瀋陽,任行轅副主任之職。 羅卓英到東北後,協助陳誠整頓軍隊,裁併機關,控制金融等。

1949年,羅卓英攜家眷遷往台灣。退役後在台南屏東靜居。1961年11月6日,羅卓英因糖尿病在台北去世。

羅卓英熱心教育,曾先後在家鄉與鄉人倡辦虎山中學,在江西贛州創辦卓英學校、宜山小學。

羅卓英是頗有文學修養的儒將。無論是從軍期間,還是在炮火弭漫,戰況緊張之際,也從不輟筆,曾著《呼江吸海樓詩集》二冊、《正氣歌注》一冊及《從政言論集》、《抗戰言論集》、《贛行吟草》等。

上圖是羅卓英將軍手書遠征軍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張發財:被潑髒水的尹志平
許敏:關於高拱研究的幾個問題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