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書法家,被康有為評價「千年無比」
他的書法獨闢蹊徑,
融北碑南帖於一爐,
創造了影響晚清書壇百年之久的「南宮體」
他還被康有為譽為「千年以來無與比」的書法家
他就是張裕釗
張裕釗(1823-1894),近代散文家、書法家。字廉卿。湖北武昌(今鄂州)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中舉,考授內閣中書。後入曾國藩幕府,為"曾門四弟子"之一,被曾國藩推許為「可期有成者」(《清史稿·張裕釗傳》)。生平淡於仕宦,自言「於人世都無所嗜好,獨自幼酷喜文事」(《與黎蒓齋書》)。曾主講江寧、湖北、直隸、陝西各書院,培養學生甚眾,范當世、馬其昶等都出其門下。
1出生書香門第,為「曾門四學士」之一
張裕釗生於鄂州市梁子湖畔東溝鎮龍塘村張家灣的一書香世家。自幼天資穎異,青少年時期悉力研讀唐宋古文辭和歷史等經世之學。尤其對宋代古文家曾鞏的《南豐集》揣摩精熟,頗有心得。
道光18年,張裕釗時年16歲,應縣試考取秀才。道光26年,於湖北鄉試中舉。道光30年,張入京會試落第,後參加考選國子監學正。既而中選,官授內閣中書。
這次考選的主試官為曾國藩,因張文似曾子固而奇之。張氏後趨游於曾門,與黎庶昌、薛福成、吳汝綸等被人合稱為「曾門四學士」。
2棄官南歸,桃李遍天下
張裕釗在京供職兩年,官職不顯。目睹官場腐敗,但以書文自娛,後棄官南歸。
1852年,張裕釗受聘主講於武昌勺庭書院落。1854年,曾國藩進兵湖北,聞裕釗在鄂,遂召入戎幕參辦文案。此後相從十餘年,同僚各有升達,唯張氏「獨以治文為事」,並不熱心於政治,故始終未得一官半職。最後終於絕意仕途,轉而致力於教育、文學和書法的研究。
自1871年起,張氏先後主講於江寧(今南京)鳳池書院,保定蓮池書院,武昌江漢書院,襄陽鹿門書院。直到光緒18年(1892年),張氏已70高齡,始由其子後沆、後澮從襄陽鹿門迎養至西安。1894年正月十四日,於西安寓所逝世。
張氏一生桃李滿天下,從學門徒較負時望者有范當世、張謇、姚雪臣、朱銘盤,日本宮島詠士等多人。許多門生後來成為學者、詩人、散文家、書法家和實業家,在政界文壇各負盛名,卓有成就。其中日本弟子宮島詠士追隨裕釗先生8年,奉學惟謹,於書法得益猶多。張辭世後,宮島詠士回國創辦「善鄰書院」,傳播張氏之學,使張氏書體在日本衍為流派,至今不衰。
3書創「南宮體」,影響深遠
張裕釗的楷書端產渾穆,取法六朝碑版之縱橫奇肆,兼融唐楷之峭拔俊秀。運筆紮實凝重,轉折處呈外方內國之勢,自成一家之體。清光緒十二年,河北南宮重修縣學,張裕釗撰書《重修南宮縣學碑記》,又叫《南官碑》。此碑為其代表作,故稱其書體為「南宮體」。此碑文字雙美,鐫刻精細,在當時影響很大。
《南宮碑》刻於清德宗光緒十二年(1886年),通高2.4米,寬0.89米,厚0.25米。碑額雕有二龍戲珠,中間陽刻篆書「重修文廟碑記」。碑文楷書13行,共650字,龜躍,張裕釗撰文並書丹。這是他64歲時的作品,筆勢勁健老辣,比較嫻熟地體現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南宮碑的內容,是建議終止腐朽的科舉制度,主張「天下之治在人才;而人才必出於學」的思想。為了使國家富強,他大膽提出了廢除「八股之文」的設想,文筆感人,激人奮發。該碑堪稱「文字雙美」、刻鐫兼優的藝術珍品。
4康有為評價其「千年以來無與比」
曾國藩在《求闕齋日記》中稱:「門徒中望有成就者,端推此人。」他的書法藝術受到康有為、章太炎的高度讚揚。
康有為曾在《廣藝舟雙楫》中評贊說:「湖北張裕釗,其書高古渾穆,點畫轉折,皆絕痕迹,而意態逋峭特甚。其神韻皆晉宋得意處。真能甑晉陶魏,孕宋梁而育齊隋,千年以來無與比」。「吾得其書,審其落墨運筆,中筆必折,外墨必連,轉必提頓,以方為圓,落必含蓄,以圓為方;故為銳筆而必留,為漲筆而實潔,乃大悟筆法。」
黎庶昌稱其「淵雅超逸」,「論醇辭足」(《續古文辭類纂》)。
吳汝綸更推尊他能「變而後大」,「獨得於《史記》之譎怪」,雖「文氣雄峻不及曾,而意思之詼詭,辭句之廉勁,亦能自成一家」(《與姚仲實》)。
張裕釗作品欣賞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