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曹雪芹經歷了什麼,才造就了他紅樓夢中的世事洞明與人情練達

曹雪芹經歷了什麼,才造就了他紅樓夢中的世事洞明與人情練達

《紅樓夢》里有一幅很妙的對聯,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意思不難懂,說的是,把世間的事弄懂了,處處都有學問,把人情世故摸透了,處處都是文章。這當然有老於世故的滑頭主義應世哲學的意思,明世故,通人情,熟悉江湖,善於應對,了解社會,總有辦法。

紅樓夢劇照

其實對於「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還可以從做學問寫文章的角度去理解,曹雪芹或許是在說,世間的萬事萬物,如果你能深入洞見,能明了個究竟,就能成為是有學問的,學問之道,不在死讀古書,搬弄知識,而在於明了世理;人間情勢,複雜而豐富,如果你能熟練地了解各種情緣,能通達各種情理,那就有了寫文章的根本,文章之道,不在咬文嚼字,不在搬弄是非,而在於寫出通達人情的深刻性。

紅樓夢劇照

那麼,現在我們拋開這些,先來探討一下,曹雪芹經歷了什麼,才造就了他紅樓夢中的世事洞明與人情練達。

曹雪芹選圖

我們都知道,雍正初年,由於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政治鬥爭的牽連,曹家遭受一系列打擊。曹俯以「行為不端」、「騷擾驛站」和「虧空」罪名革職,家產抄沒。曹俯下獄治罪,「枷號」一年有餘。這時,曹雪芹隨著全家遷回北京居住。曹家從此一蹶不振,日漸衰微。經歷了生活中的重大轉折,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

曹雪芹故居

他蔑視權貴,遠離官場,過著貧困如洗的艱難日子。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窮苦,滿徑蓬蒿,舉家食粥。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專心致志地從事《紅樓夢》的寫作和修訂。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曹雪芹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2日),終於因貧病無醫而逝世,死時以一張草席裹屍,享年四十歲。曹雪芹「身胖,頭廣而色黑」。他性格傲岸,憤世嫉俗,豪放不羈。嗜酒,才氣縱橫,善談吐。由於《紅樓夢》在創作時期大約在雍正至乾隆年間,寫的是康熙與雍正年間的事,書中映射當時社會,所以這是有一定的危險性。

曹雪芹圖片

作者一生恰好經歷了,曹家由盛及衰的過程,由「錦衣紈袴」,降為落魄的「寒士」。當他著書時,已過著「蓬牖茅掾,繩床瓦灶」和「舉家食粥酒常賒」的貧困生活。這一種天壤之別的生活變化,促使他對過去的經歷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憶。曹雪芹曾寫道「我也曾金堂玉馬,我也曾瓦灶繩床,你笑我名門落拓,一腔惆悵,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間世態炎涼!襤裳藏傲骨,憤世寫群芳,字字皆血淚,十年不尋常!身前身後漫評量,今世看,真真切切,虛虛幻幻,悲悲啼啼的千古文章。」

大雪茫茫紅樓一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刻舟求劍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中最有人情味的史湘雲,曹雪芹是怎麼安排她的結局的
神鵰俠侶中的郭靖與楊過,分別代表了武俠精神的哪兩面

TAG:刻舟求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