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得到幸福,是追求有錯

沒有得到幸福,是追求有錯

心就是你的一畝三分地

把幸福看成重要事情的人最容易幸福,

把健康看成重要事情的人最容易健康,

把成長看成重要事情的人成長最快,

把自由看成重要事情的人最易自由。

人心就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心在哪,成就就會在哪。

思想決定行為,

行為決定結果,

思這個字就是心田。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一個人的注意力在什麼地方,就容易在什麼地方用力。

幸福往往歸屬於那些追求幸福的人。

身體健康的人幸福,

家庭和諧的人幸福,

兒女成才的人幸福,

不停成長的人幸福,

智慧的人幸福,

自利利人的人幸福。

幸福是什麼?

林語堂說「人生幸福,無非四件事:」

一是睡在自家床上;

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

三是聽愛人講情話;

四是跟孩子做遊戲。

按這個標準,幸福其實很簡單.

人生的很多痛苦,都是追求錯了。

1988年4月,霍華德.金森24歲,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系博士。他畢業論文的課題是《人的幸福感取決於什麼》。為了完成這一課題,他向市民隨機派發出了一萬份問卷。

卷中,有詳細的個人資料登記,還有五個選項:A非常幸福。B幸福。C一般。D痛苦。E非常痛苦。歷時兩個多月,他最終收回了五千二百餘張有效問卷。經過統計,僅僅只有121人認為自己非常幸福。接下來,霍華德.金森對這121人做了詳細地調查、分析。他發現,這121人當中有50人,是這座城市的成功人士,他們的幸福感主要來源於事業的成功。而另外的71人, 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婦,有的是賣菜的農民,有的是公司里的小職員,還有的甚至是領取救濟金的流浪漢。這些職業平凡、生涯黯淡的人,為什麼也會擁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通過與這些人的多次接觸、交流,霍華德.金森發現,這些人雖然職業多樣、性格迥然,但是有一點他們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都對物質沒有太多的要求。他們平淡自守、安貧樂道,很能享受柴米油鹽的尋常生活。

這樣的調查結果讓霍華德.金森很受啟發。於是,他得出了這樣的論文總結: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幸福。一種是淡泊寧靜的平凡人,一種是功成名就的傑出者。

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通過修鍊內心、減少慾望來獲得幸福。如果你是傑出者,你可以通過進取拼搏,獲得事業的成功,進而,獲得更高層次的幸福。

他的導師看了他的論文後,十分欣賞,批了一個大大的「優」!

畢業後,霍華德.金森留校任教。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如今,霍華德.金森也由當年的意氣青年,成長為美國一位知名終身教授。

2009年6月,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又翻出了當年的那篇畢業論文。他很好奇,當年那121名認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現在怎麼樣呢?他們的幸福感還像當年那麼強烈嗎?

他把那121人的聯繫方式又找了出來,花費了三個月的時間,對他們又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反饋回來了。當年那71名平凡者,除了兩人去世以外,共收回69份調查表。這些年來,這69人的生活雖然發生了許多變化(他們有的已經躋身於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過著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由於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但是他們的選項都沒變,仍然覺得自己「非常幸福」。

而那50名成功者的選項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僅有9人事業一帆風順,仍然堅持著的當年的選擇——非常幸福。23人選擇了「一般」。有16人因為事業受挫,或破產、或降職,則選擇了「痛苦」。另有2人選擇了「非常痛苦」。

看著這樣的調查結果,霍華德.金森陷入了深思,一連數日,霍華德.金森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緒當中。

兩周後,霍華德.金森以《幸福的密碼》為題,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在論文中,霍華德.金森詳細敘述了這兩次問卷調查的過程與結果。

論文結尾,他總結說: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會隨著物質的離去而離去。只有心靈的淡定寧靜,繼而產生的身心愉悅,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無數讀者讀了這篇論文之後,都紛紛驚呼:「霍華德.金森破譯了幸福的密碼!」這篇文章,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華盛頓郵報》一天之內六次加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霍華德.金森一臉愧疚:20多年前,我太過年輕,誤解了「幸福」的真正內涵。而且,我還把這種不正確的幸福觀傳達給了我的許多學生。在此,我真誠地向我的這些學生致歉,向「幸福」致歉!

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會隨著物質的離去而離去。只有心靈的淡定寧靜,繼而產生的身心愉悅,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身體健康的人幸福

天地是個大的宇宙,

身體是個小的宇宙。

老子在《道德經》中講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一個真正有修為的人,做事最先關注的是身體的健康。

用身體換來的任何東西都沒有失去健康的損失大。

用身體健康換財富的人的最重要的理論:

「不賺錢,將來生了大病怎麼辦?」

用這樣的信念,生病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一代大醫郭生白講過一個觀念,

「疾病往往都是錯誤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問題,

要健康,要財富,是智者,

不要健康,要財富,是愚人。」

家庭和諧的人幸福,

古人講「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對於走進一家的人,

福報相等才會成一家。

哪有福報差別很大天天在一個鍋里吃飯呢?

一副對聯說的很好,

「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

兒女是債,有欠債,有還債,無債不來」。

一家人都是很多世的緣分才會到一起。

明白的家庭都是互相成就,

不明白的家庭都是互相傷害。

一個明白的人會發現,

一個人的幸福的就是身邊的那幾個人決定的。

幸福家庭很簡單,

男人不讓家太窮,

女人不讓家太吵,

身體好,兒女成才,就是幸福家庭。

兒女成才的人幸福,

兒女是祖宗遺德,

把兒女教育成才,就是對祖宗最好的報恩。

兒女是父母的結果,

是父母起心動念、行為造作的結果,

比兒女就是在比父母。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不能彌補兒女教育的失敗。

如同一棵樹,父母是樹,孩子就是樹上的果。

果樹的果實往往是由樹決定的,

所有不關注自己成長,把精力花在孩子身上的父母,最後的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當一個人到了老年,最大的財富應該是健康和優秀的兒女。

不停成長的人幸福,

一位大德講:

「處處是磨難,

看你怎麼辦?

當面沒有認透,

還得從頭練。」

人生處處是考場,

生活時時是考題。

我們在生命中遇到的人、事、物都是生命中最好的安排。

其實,

人生的煩惱和痛苦,都是老天的另外的一種形式的考試,

我們生命中碰到的讓我們心情不爽的人、事、物都是老天出的考題,

老天出考題的目的只有一個,

就是為了讓我們明白,

如果不能明白,

那麼以後的生命中還會遇到相同的考題,

直到明白為止。

就像考試不及格,怎麼辦?

就是一條路,

補考。

當我們明白了,

所有的讓我們煩惱的人事物都是成長的階梯,

幸福就會從天而降。

所以,叫做受了,

受了才能了,

受不了就不能了。

凡是對面來的,都是命里有的。

什麼是真正的成長了?

能從每一次的磨難中得到歷練,把每一次的磨難當成人生的轉機。

老人講話"一個人沒有成長,

福報不夠的話,

慢了,窮攆上,

快了,攆上窮。

一句話,很好的描述了不成長,亂折騰的人。

智慧的人幸福,

智慧的人能看透事物的本質,

智慧的人明了事物的運作規律,

智慧的人知道事情輕重緩急。

智慧的人看問題有廣度,有深度。

智慧的人知道這一生應該追求有價值的東西,

應該度過有意義的一生。

古人講:「一燈能滅千年暗,一智能除萬年愚。」

有智慧就能把人生過明白,

明白的人就會有美好的明天。

不明白哪有明天呢?

智慧的人知道,

諸事不順,就是福報不夠,

福報不夠,就要培福。

培福最好的方式就是歡心付出,

對家人,對社會。

自利利人的人幸福。

任何能量不會消失,只會轉移。

一個人起心動念,都會有結果,

酸梨結果是酸的,甜桃結果是甜的,天地自有規律。

什麼是人的結果,

身體,

兒女,

事業都是人的結果,

心念好,結果就好。

古今中外的歷史所有的聖賢都是想著後世千年,萬年後的人。

聖賢做事都是為了利益眾生,不僅是利益當時眾生,更是利益後世眾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杜錦輝 的精彩文章:

TAG:杜錦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