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打開新聞傳播史研究的「另一世界」

打開新聞傳播史研究的「另一世界」

中國對外新聞傳播將近走過兩個世紀的歷程。其中,19世紀的中國對外新聞傳播是特別值得反思的一段歷史。這一時期,西方在華外報基本壟斷了中國的新聞傳播,取代了中國對外新聞傳播的話語權。西方在華媒體是如何報道中國的,中國為什麼失去對外新聞傳播話語權?對於這些問題,國內外學術界較少從源頭上進行深入探究,長期以來缺少系統研究這些問題的專門著作。學苑出版社的《攪動晚清帝國秩序的力量——19世紀早期廣州外報中國報道研究》(2017年12月出版,作者謝慶立)一書,從對外新聞傳播的視角,系統梳理、考察早期在華外報(廣州外報)的中國報道,及其所建構的中國形象,填補了新聞與傳播學術領域的一項空白,打開了新聞史研究的「另一世界」。

19世紀早期廣州外報的中國報道,奠定了西方在華媒體對外傳播中國的基礎,初步形成了建構中國形象、傳播中國的話語機制。鑒於此,作者研究的視點聚焦於19世紀早期(1827—1842)的廣州外報(英美國家在華創辦的英文報刊,以西方國家讀者為對象)。作為研究視點,「廣州外報」有兩層意義:第一,就傳播地理看,19世紀早期的廣州口岸是中國唯一對外開放的商業貿易港,同時也是國際化的「信息交匯港」。獨特的商業、文化空間使之成為近代中國新聞業的發源地;第二,從時間層面看,19世紀早期的廣州外報處於中國近代新聞事業發端期,這些外報打破了晚清帝國原有的信息傳播格局,其對外中國報道為以後在華外報發揮了「示範」和「發動」作用。

對此,作者從整體上把握研究對象的本質。本書以這一時期廣州外報的中國報道為「經」,以中西社會背景和中西錯綜複雜的矛盾為「緯」,從對外新聞傳播的視角,選擇這一時段廣州外報中國報道的議題和有關的輿論熱點,深入探究早期廣州外報與中西社會的互動關係、以及中國報道的話語形態。本書創新之處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首次把19世紀早期廣州外報的對外中國報道作為研究專題,在考察外報中國報道文本形態的基礎上,呈現19世紀早期廣州外報中國報道的大致脈絡,探尋其對中西關係、晚清社會秩序、文化意識等方面產生的影響。譬如,20世紀以來,「國民性改造」成為影響中國現代思想的主導話語之一。作為一種知識話語,有關中國國民性話語產生的源頭在哪裡?作者以最早在華出版的英文外報《廣州記錄報》和稍後的《中國叢報》為個案,從源頭上梳理、探究廣州外報與中國國民性話語生產的關係,考察分析廣州外報對中國國民性認知歷程,揭示其賦予「中國國民性」內涵。作者指出,廣州外報「中國國民性」的討論,開「中國國民性」建構之先河,引發了中國近現代有關思想資源生產的「蝴蝶效應」。作者的研究並沒有停止於現象層面,而是透過外報中國報道的表象,把握其背後的肌理,重點揭示「現象」背後的邏輯關係。

第二,從對外新聞傳播的視角,採用跨學科研究方式、文獻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在大量文獻資料和報道文本基礎上,分析19世紀早期廣州外報的報道內容、報道方式和編輯形態,追根求源,探究中國對外新聞傳播史初始形態及其蘊含的歷史邏輯。譬如,作者發現鴉片戰爭之前,廣州外報大量刊登有關「中國軍事實力」問題的報道和評論,這些報道從不同的維度,為西方讀者建構了晚清中國的軍事形象。作者指出,外報所建構的中國軍事形象,其中蘊含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擴展其殖民範圍的慾望。這種「控制欲」往往又被外報以「文明」「進步」的話語所掩飾,這種話語形態逐漸成為外報報道中國的一種主導話語。

第三,作者特別注意從「小處」著眼,把握牽動歷史宏大走向的脈絡。廣州外報是複雜社會背景與傳播生態孕育的特殊產物。自出現之日起,它們就像敏感的神經連通著中西社會的各個方面。當時,廣州外報的中國報道常著眼於一些微觀現象。因此,作者從剖析微觀報道現象入手,深入探究微觀中蘊含的「宏大主題」。譬如,圍繞清朝官方文書中的「夷」字,廣州外報曾展開持續數年的報道和討論。作者發現,中文「夷」字內涵被顛覆,其意義被外報重新建構。持續數年的「蠻夷之辯」,不僅達到了為西方正名的目的,而且也把中國置於野蠻的定位。其實,在中國歷史長河中,「蠻夷之辯」不過是一段激流、一串飛濺的浪花,與那些極具衝擊力歷史大事件相比,這算不上「宏大敘事」,但的確是耐人尋味的「歷史細節」。這些發現,不僅體現了作者研究方式的創新,也體現了作者獨特的歷史眼光。

此外,本書的創新之處還表現在發掘出的新資料方面,以及在此基礎上提出的新觀點。在研究的過程中,作者依據原始文獻資料,做到了闡幽顯微、論從史出,對前人的定論提出質疑,對有關歷史問題重新定位,提出了一些卓然自立的新見解。譬如對1834年「律勞卑事件」引發中英軍事衝突問題的分析,他通過分析廣州外報大量的報道文本,發現外報把廣州官方文告中的關鍵詞「夷目」誤譯為「barbarian eye」(野蠻人的眼睛)。作者用歷史材料「說話」,指出廣州外報的誤譯,其客觀效果出人意料:不僅「誤傷」了律勞卑對中國的情感,同時加劇了在華英國僑民與中國的對立情緒,也為中英軍事衝突埋下了隱患。針對學界普遍認為的中國新聞媒體過於「政治化」始於近代國人辦報這個觀點,作者以《中國叢報》為例,通過梳理1834年8月—1835年1月有關「律勞卑事件」報道,考察《中國叢報》與這一事件的互動關係,發現《中國叢報》是該事件矛盾升級的「推手」,在整個事件過程中發揮了引導、組織輿論的作用,使中英雙方由潛在矛盾轉為對抗性矛盾,為以後英國對華採取強硬政策提供了輿論基礎。作者指出,發端時期的外報帶有先天的「政治基因」。

對於《廣州紀錄報》,學術界普遍把它定位為首家在華創辦的英文報刊,作者卻從對外新聞傳播的視角,將《廣州紀錄報》置於中國對外新聞傳播的歷史格局中重新定位。作者指出,1827—1831年《廣州紀錄報》是「獨家發聲」期,該報持續發表有關中國的報道,在中國對外新聞傳播史上具有開創地位。自《廣州紀錄報》始,中國對外新聞傳播的話語權被在華外報所取代,並導致外報把中國定位成愚昧、停滯和專制國家;西方被定位成文明、進步的西方,進而確立了西方文化的優越感,使之扮演拯救中國的角色。

19世紀早期的這段歷史表明,中國對外新聞傳播話語權的變遷關乎國家的尊嚴和形象,關乎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發展空間。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新時代,作者的此項研究因此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作者反思歷史,總結經驗教訓,為當代中國對外傳播提供文化資源和歷史鏡鑒;另一方面,就中國新聞傳播史,特別是對外新聞傳播史學科建設而言,彌補了長期以來學術界對這一問題研究的不足,以新史料、新角度、新視野,從源頭上探究中國對外新聞傳播的來龍去脈,分析其背後錯綜複雜的問題和矛盾。此部著作的出版,拓展了新聞史的研究領域,把在華外報的研究引向了深入,對於新聞史,特別是中國對外新聞史的學術建設具有重要價值。(作者 張濤甫,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別開生面的開學典禮
何延政委員:加強貧困山區教師隊伍建設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