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學和哲學哪個更接近宇宙的真理?

科學和哲學哪個更接近宇宙的真理?

關於宇宙天地的猜想,從盤古開天以來就不曾停止過,就算盤古開天,也是古人關於宇宙誕生的一種想像,當然在西方就是上帝創造天地,或者其他的各種神靈。在現代宇宙學誕生之後,,我們把前人關於宇宙的觀念稱為「宇宙論」,不過英文都是一樣的,都是cosmology,這是關於宇宙的想法。

愛因斯坦是偉大的科學家,他的廣義相對論奠定了近代科學的基礎。他的科學是正確的,部分地反應了宇宙的真理。但是,愛因斯坦是猶太人,他是天主教徒。相信上帝。他的哲學是不是正確的,會有很多人懷疑。

同樣,牛頓也相信上帝的存在,他發現萬有引力之後,宇宙是怎麼動起來的呢?在他生命的最後,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把上帝請來,讓他老人家幫忙推動一下初始的宇宙,也未嘗不可。除此你還能怎麼辦呢?

科學從來沒有嘗試過「尋求真理」,而是尋找一個能夠刻畫真理的方法。

科學也不可能是真理啊!我們在黑暗中摸索真理的樣子,然後在腦海中想像真理的類似物,真理的模型,再和手裡摸到的對比。我們擬合真理,不斷接近真理,但用這種方法,是毫無疑問,無法真正知道真理的樣子的。

雖然科學是接近真理的最有效方法,但是真理不在科學裡。那真理在哲學裡嗎?宗教的唯心觀與所謂哲學和科學的唯物觀的思考與認識,都與真實意義的宇宙真相去甚遠。

量子力學之前,沒有一個哲學家想到過,時空可以是分立而不連續的。相對論之前,沒有一個哲學家想到過,空間可以是扭曲的而不是平直的。

從古代的天圓地方,到後來地心說,日心說,牛頓的宇宙觀念,這些都是既是天文學家的提出的宇宙的模型,但也成為哲學家們討論世界觀的基礎。也就是說,哲學家們當然也知道我們也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所以討論三觀也必須從我們對於世界的認識開始。

最初的哲學家們討論過許多關於自然科學的話題,比如宇宙是什麼樣子的(宇宙論),物質是由什麼成分組成的,生物包括人類是如何誕生的?這些話題後來都成為自然科學的某個學科的研究內容。

哲學家關心的是我們在研究世界過程當中所運用的思維模式,對於思維的關注,這是自從蘇格拉底以來哲學關注的主要對象,無論哪個哲學流派,都對於理性價值非常推崇。

根據學科劃分來看,科學研究的是我們這個屬於物質的世界,哲學更關注的是思維過程本身,是我們如何認識這個世界的

他們對世界的討論屬於不同的側面,相互支持、辯駁,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不好說哪個掌握了宇宙的真理,我們既需要學習關於自然科學的知識,也要了解我們怎樣獲得這些知識前人的思考過程,以及如何應用這些知識。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葉網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菜葉奇聞 的精彩文章:

如果自願報名移民火星,你會去嗎?
太陽系中心是巨大的太陽,那銀河系中心是哪裡?

TAG:菜葉奇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