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畫學精讀與析要

中國畫學精讀與析要

?《中國畫學精讀與析要》?

周積寅 著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看點」

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妙意境。中國畫是如何發展演變的?中國畫有哪些派別和代表人物?如何品評和欣賞中國畫?中國畫學大師,歷時五十年潛心研究,為你獻上這本心血之作,帶你領略中國畫的魅力和精妙!

「推薦理由」

本書是中國知名美術史論家周積寅關於中國畫的集大成之作。全書分為中國畫論析要、中國畫類析要、中國文人畫論析要三部分,將畫史、畫派及畫家的作品結合起來,對中國繪畫的歷史演變、技法特性、美學和人文價值進行了全面、系統和深入地梳理和解讀。論述精當,資料權威,圖文並茂,是一本集藝術性、學術性、鑒賞性和收藏性於一體的經典之作。

「書摘」

【導語】作者對中國歷代畫學文獻十分熟悉,具有深厚的文獻功力,又有敏銳的美學視角,以此功力梳理中國畫學的方方面面,每有舉重若輕之感。在畫學論題的辨析方面既以小見大,又以大見小,盡顯名家風範。密集的傳統畫學原典的引證也是一大亮點。「書評」

一、中國畫的本質

本質

所謂中國畫本質,即指中國畫的根本性質,它是由繪畫內在的審美因素所構成,是繪畫比較深刻的、一貫的和比較穩定的方面,從整體上規定繪畫的性質和發展方向的。但它是人的視覺感官所不能直接感覺到的。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認識中國畫的本質。

(一)畫即是道

中國畫論認為畫與道有著本來的聯繫,道在繪畫中的體現就是畫道。畫道通於宇宙自然之道,反映著繪畫藝術的根本規律,是繪畫活動一切技法形成的內在依據。畫即是道,道即是畫。畫家能「澄懷味象」、「含道映物」、「與道同機」,其畫可達到極高的境界。

中國畫的哲學核心是道,畫即是道,體現著中國畫特有的本質,也是中國畫形式美的內在依據。

道是中國哲學的基本範疇之一。儒、道、釋三家皆言道,何謂道?老子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又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周易》亦云:

「一陰一陽謂之道。」

「陰陽二氣,化生萬物,萬物皆稟天地之氣而生。」

萬物中當然包括人與繪畫,故畫也是由道而生。老子認為道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故曰「道法自然」。王弼注:

「法謂法則也。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於自然無所違也。自然者,無義之言,窮極之辭也。」

清·魏源也說:「道本自然,法道者,亦法自然而己矣。」自然對於道來說,是最根本的東西,也是人所取法的最根本的對象。這裡的自然,不只是指客觀存在的自然界 (也包括社會現實生活),也是指「道」本身存在和運動的內在原因,是一種不受外界干擾的完全自在的、天然的狀態。莊子「解衣般礴」論,是用畫畫的故事,講道家「任自然」的思想,已成為中國文人畫家的口頭禪。中國畫創作強調「當法自然」、「心師造化」、「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天人合一」、「物我兩化」,無畫處皆成妙境,合乎道的原則,故畫即是道。

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又說:「吾道一以貫之。」孔子所論道,重在人道,道不是在本體意義上,而是在政治倫理意義上使用的。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所謂的教化說、比德說、中和說、文質說、養氣說、立身說,無不對中國文學藝術產生極大影響。在這裡,畫即是道,更主要體現了畫通於人道。

中國畫與佛學有著不解之緣,提起中國佛學,必提禪宗,它是中國佛學的重要宗派。唐代王維開創的文人畫以佛理禪趣入畫,把畫意與禪心結合起來,成為一種禪意畫。這種禪意畫至宋蔚為大宗,稱之為墨戲,到了明代則稱畫禪。清·普荷說:「畫中無禪,惟畫通禪。」畫之所以通禪之理有三:(l)畫、禪都需要通過傳授,求其發展,禪傳則畫傳,說禪作畫,本無差別。(2)畫、禪都需要通過悟,得其妙境。禪家所謂色空觀「真道出畫中之白,即畫中之畫,也即畫外之畫也」。而文人畫所追求的「畫外之畫」一一閑、靜、清、空、淡、遠之深層意境,正是禪境的示現。(3)畫、禪都不為前法所囿。文人畫家「不必循格,要在胸中實有吐出」的畫風,無疑受到南宗不拘形式(呵佛罵祖)、注重心性(明心見性,即心即佛)思想的影響。清·石濤「無法而法」說,鄭板橋「不立一格」說,更是一派後期禪宗氣象。

南朝宋·顏光祿雲:

「以圖畫非止藝行,成當與《易》象同體。」

繪畫不僅是一種技藝,當由技而進乎道。而《易》之象,是載圖理的《周易》之卦象。「立象以盡意」,《易》象是存意的載體,其意皆天道、人道,故畫與《易》象同為一體。在古代哲學中,「最富於辯證思想的,一個是老莊哲學,另一個就是《周易》哲學。從積極意義上說,《周易》的深刻性雖不如老莊,但其影響卻比老莊要大,中國古代藝術創作所運用的各種辯證法則,從根本上說,主要是以《周易》的陰陽、剛柔等對立面的統一思想為依據的。並且同美學上對『和』的追求及健全的生命力的表現分不開。」(劉綱紀等《易學與美學》)。清·戴德乾對「畫道」「與《易》理吻合無二」的命題作了系統而詳盡的論說。

儒、道、釋三家在哲學中皆講「一」,所謂「吾道一以貫之」(孔子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語)、「通天下一氣耳」(莊子語)、「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黃孽斷際禪師語)。這裡的「一」,皆指各家所言之道。引用到中國書畫中來,則有所謂「得一之想」、「一筆書』、「一筆畫」、「一筆」、「一畫」等等。尤其是清·石濤「一畫」論,乃《石濤畫語錄》全書之核心,蘊含著豐富的哲學和美學內涵,精闢地闡述了繪畫藝術同現實的審美關係問題。

「作為一個美學概念,『一畫』是指繪畫的對象、繪畫的手段、繪畫的內容、繪畫的規律、繪畫的筆墨才掃萬以及所有這方面(因素)的統一性。」

-—楊成寅《石濤畫學本義》

多數學者認為石濤「一畫」論主要體現了道家和《周易》的思想,而與禪理無關。此說值得商榷。禪宗晚起於儒道之學,是佛教融合了儒道玄諸家思想之產物。宋元以來的文人畫家,無一不是儒道禪兼通者,石濤乃是其中之代表。他的「一畫」論既體現了老莊、《周易》的思想,也體現了禪理:其一,他是清初四高僧之一,曾開堂講經,所著《石濤畫語錄》又名《苦瓜和尚畫語錄》;其二,清·楊復吉《石濤畫譜·跋》雲:

「茲瞎尊者(指石濤)以古禪而闡畫理,更為超象外而入環中,試一焚香展誦之,不辮是畫是禪,但覺煙雲糾鰻耳。」

其三,《石濤畫語錄·四時章第十四》:

「予拈詩意以為畫意,未有景不隨時者。滿目雲山,隨時而變。以此哦之,可知畫即詩中意,詩非畫里禪乎?」

其四,石濤的「夫畫者,從於心者也」、「我之為我,自有我在」、「法無障,障無法」的「無法而法」的主張,就是以禪論畫;其五,他晚年的所謂「自托於不佛不老間」(清李嶙《大滌子傳》),其實質是「亦佛亦老」。他的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使其繪畫創作進乎道,通乎禪,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二)畫為心物熔冶之結晶

生活是繪畫創作的源泉,因此,中國畫家歷來堅持師法造化。唐代韓斡為什麼畫馬筆端有神?就是因為馬的形象都是從生活中來的。他畫馬時,唐明皇要他看御府所藏畫馬名作,他說:「陛下廄馬萬匹,皆臣之師。」五代荊浩經常深入到大自然中去進行觀察體驗,看到千姿百態的古松,「因驚奇異,遍而賞之」,畫松「凡數萬本,方如其真」。

南朝陳·姚最提出了「心師造化」說;唐·張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名言,成為千古畫家的座右銘;其後,明·王履「吾師心,心師目,目師華山」,清·石濤「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潘天壽「畫為心物熔冶之結晶」等說,都繼承了這一理論而有所發展。只有主客觀的統一,才能創造出真正的繪畫藝術作品。

在中國畫論中,有「應物象形」、「以形寫形」、「以色貌色」之說,但並非純客觀的如實描寫,而是根據生活中的素材,進行取捨和誇張。明·王線、徐渭,清·石濤、鄭板橋等人,都強調繪畫中的藝術形象必須「似與不似」,以「不似之似」為真似,塑造出比現實生活更美的藝術典型。

韓斡 唐

照夜白

(三)畫乃感情之產物

「藝術就是感情」(《羅丹藝術論》),繪畫失去了感情的表現,則不成其為繪畫矣。中國院體畫和文人畫在創作中都主張心物熔冶(主客觀統一)、形神兼備。要求情感(心、神)的表達、形象塑造(物、形)兩者俱生,熔冶於畫面。它實際上「是一種行為的兩種效果,形象悅目,感情賞心」(王菊生《中國繪畫學概論》)。然而,在這一總的前提下,院體畫更強調形似、寫實、再現,以形寫神之神,偏重於審美客體之神似一一繪畫所表現對象本身的情感;而文人畫更強調神似、寫意、表現,以神寫形之神,偏重於審美主體之神似一一繪畫所表現畫家本身的感情。故歷代畫論論文人畫本質時,特別傾向於審美主體感情的抒發,認為畫是「心性之學」、「心學」,諸如「畫者,心畫也」、「從於心者也」、「寫胸(心)中逸氣」、「高雅之情一寄於畫」、「吟詠性情而已」、「貴在攝情」、「以得其性情為妙」、「專以意求,不在形似」、「適吾意」、「意思而已」等等。這裡的心、情、性情、逸氣、意、意思,都是講繪畫是一種心靈的表現、感情的產物,其「真義在表現人格與生命」。這種情感,多來自審美主體方面,在創作中多以山水、花鳥為題材。自然界的山水、花鳥本身並無情感可言,但它們有各自的生理特性,畫家運用比興手法,使得這類作品都帶有強烈的感情、思想、個性,所謂「大化的自然」,成為人們的審美對象,成為傳遞這種感情、思想、個性的藝術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好書 的精彩文章:

月榜圖書┃付費:互聯網知識經濟的興起

TAG:中國好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