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石器時代的「扎賚諾爾人」

中石器時代的「扎賚諾爾人」

扎賚諾爾位於中國東北滿洲里市以東29公里和海拉爾市以西168公里的地方,它的東、南、北部是巍然矗立的呼倫貝爾高原,西部是氣勢磅礴的高爾真山丘陵,南與碧波蕩漾的扎賚湖毗連。自1927年開始,在扎賚諾爾的地下發掘出了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1933年,顧振權發現第一個人頭骨,日本古人類學家遠藤隆次把這個人頭骨定名為「扎賚諾爾人」,從此以後,「扎賚諾爾人」就成了古人類學和考古學上的專用名稱。1943年日本考古學家嘉納金小郎發現第二個人頭骨,1944年我國考古學家裴文中又發現第三個人頭骨。從1973年至今的十多年內,又連續發現了12個人頭骨和完整的猛獁象骨架等。在地下12.9米深的地層中,發現了箭頭、圓頭刮削器、石葉、石片、石核、野牛、馬、鹿、羚羊等化石。經科學測定,距今約110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人類在這一帶勞動、生息、繁衍。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有些學者認為,由於發掘時的地層混亂,年代尚待進一步研究,總之,「扎賚諾爾人」遺址約在5萬年至1萬年之間,屬於中石器時代。從對「扎賚諾爾人」頭像的復原,我們可以大略地窺見他們頭部的形態:顴骨突出,門齒呈鏟狀,內側成弧形,眉弓粗壯,是典型的原始黃種人的特徵。古人類學認為,在晚期智人階段即「新人」、「真人」階段(出現於近5萬年內),原始人的體質形態與現代人類已沒有多大區別了,現代世界上三大人種,黃種(蒙古利亞人種)、黑種(赤道人種)、白種(歐羅巴人種)在這個時期已經形成。三大人種相互間的區別只是外在的標誌,至於智力和體力,則一切人種都是一樣的。關於三大人種形成的問題,是很複雜而至今還沒有得到最後徹底解決的大問題。

原始扎賚諾爾人對石器的製造和加工有了較大的進步,已具有較高的勞動技巧和活動能力。他們改善了打擊、琢削、壓削和修理石器的方法,因而制出的石器更加多樣,更加精細美觀,對稱均勻,鋒利適用。特別重要的是他們已懂得製造複合工具和複合武器,在木棒上裝上石矛頭而製成的矛,裝上木棒的魚叉,在木柄上裝上石斧的斧等等。他們尤其善於把精製的石片嵌入骨柄中,製成帶骨柄的刀或鋸,適於剝削獸皮或樹皮,他們懂得利用骨針和骨錐,把獸皮縫製成衣服,不再完全赤身luoti(被禁止)了。制陶術的發明,是「扎賚諾爾人」處於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標誌之一,他們把一團粘土做成陶坯,然後再用火燒。陶器的出現便利於儲存液體,並且使他們有了煮熟食物的器具,是他們生活發展中一大進步。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扎賚諾爾人」究竟是從哪裡來的?許多學者認為,扎賚諾爾很可能是原始黃種人遷徙的中轉站,東往朝鮮、日本遷移,成為朝鮮人、日本人的祖先。有些學者認為,大約距今5萬年前,「扎賚諾爾人」的祖先從亞洲的東北部經過現在的白令海峽進入美洲。古地質學的研究證明,當時白令海峽有一條把亞洲與美洲相連接的陸橋,「扎賚諾爾人」就是通過這條可以通行的陸橋到達美洲的,由北向南逐漸散居,分布於美洲各地,成為美洲印第安人的最早祖先,並且形成了具有各種不同文化和不同語言的部落和部族。由於印第安人自古有愛用紅色染料塗抹臉部和身體的風俗習慣,因而過去歐洲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印第安人是紅種人。事實上,印第安人根本不是紅種人,而是屬於黃種人。他們的皮膚呈棕黃色,頭髮色黑而硬直,寬面圓顱,兩顴骨突出,眉弓粗壯,這些體格形態上的特徵與「扎賚諾爾人」很相似。究竟「扎賚諾爾人」是不是美洲印第安人的最早祖先?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過去國內外許多學者認為,細石器文化起源於貝加爾湖邊,由於天氣變冷而向南傳播,因此「扎賚諾爾人」是從貝加爾湖邊遷移來的。但不少學者對此種說法持懷疑和否定態度,他們認為「扎賚諾爾人」是從我國南方遷移去的。究竟誰的說法準確?至今尚未定論。

總之,「扎賚諾爾人」的真相到底如何?他們究竟是怎樣起源的?怎樣向亞洲各地、向美洲遷徙的?這至今仍然是無法解開的謎。如果這些謎能夠得到準確的答案,就有利於進一步去解開黃種人的起源和遷徙之謎,以及美洲印第安人最早祖先之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分享紀年 的精彩文章:

TAG:分享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