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宋朝是個奇妙的朝代。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飲食男女,均衡發展。
鑒於宋朝文學武功已經被人說透,這一次就簡單看看那時候的「吃」。
在宋朝之前,諸朝代的飲食習慣和烹飪手法跟今天有著天壤之別,他們根本沒試過鴛鴦鍋啊水煮魚啊等花哨的菜式。只有從宋朝開始,煎炒烹炸等烹飪手法才基本完善,蘿蔔白菜等現代食材才基本齊備,飯局上的各種規矩才基本定型,可以說現代人所傳承的飲食文化主要是來自宋朝。
宋朝人極為講究,這種講究體現在吃上,第一個就要提到茶。他們對於怎麼製作茶餅,怎麼研磨茶末,用什麼水點茶,火候以第幾沸為宜,配什麼茶盞最佳,點出來的茶湯為何種顏色,都有一套嚴格的標準。南宋人董真卿將士大夫之家常備的茶具繪成《茶具譜贊》,共有十二件,又稱「十二先生」:儲放茶團的茶焙籠叫「韋鴻臚」,用於搗碎茶團的茶槌叫「木待制」,磨茶的小石磨叫「石轉運」,研茶的茶碾叫「金法曹」,量水的瓢杓叫「胡員外」,篩茶的羅合叫「羅樞密」,清掃茶末的茶帚叫「宗從事」,安放茶盞的木製盞托叫「漆雕密閣」,茶盞就叫「陶寶文」,裝開水的湯瓶叫「湯提點」,調沸茶湯的茶筅叫「竺副師」,最後用來清潔茶具的方巾叫做「司職方」。
宋朝人對於盛飯菜的用具也很講究,有錢人請客吃飯,怕掉價都不用瓷碗瓷碟酒杯。開飯局不用貴重金屬那都不好意思端出來,如果用不起金銀餐具,一張紅漆木盤也比鈞窯出產的最精美的瓷盤要有面子。《東京夢華錄》羅列北宋宮廷餐具,只提各種各樣的金銀器,最次的就是紅漆木盤,瓷器一個都沒有。《夷堅志》描繪南宋小康之家招待賓客所用的酒具:「手捧漆盤,盤中盛果饌,別用一銀杯貯酒。」
宋朝的城市白領、商人們,和現在的城市白領一樣,都不愛在家做飯,更愛下館子或者叫外賣,晚上吃完了飯仍可以從容回家。兩宋百姓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正式開始三餐制的,在此之前,按禮儀天子一日四餐,諸侯一日三餐,平民兩餐。
說起宋朝的美食,你可以翻看北宋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南宋人吳自牧寫的《夢粱錄》,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等,對著各種特色小吃美食流口水。當時的烹飪技巧已經極其發達,包括烹、燒、烤、炒、爆、溜、煮、燉、鹵、蒸、臘、蜜、蔥拔等複雜的烹飪技術,宋人用於給食材調味的調料,諸如鹽、蜜、酒、醋、糖、奶、芥末、花椒、豆豉、醬油等,也跟今人廚房內的調味品差不多。現在我們能夠品嘗到的火腿、東坡肉、涮火鍋、刺身(宋人稱為「膾」)、油條、湯圓、爆米花、各式糕點等美食與小吃,都是發明或流行於宋代。
說到吃貨,蘇軾絕對榜上有名,因他聞名的東坡肉、東坡魚、東坡酒、東坡筍,現在還是杭州樓外樓的招牌菜。他所著的《菜羹賦》《老箕賦》等文,也是美食文化中的精品。
難怪英國史學家湯因比就曾無比神往地說:「假如讓我挑選,我情願活在中國的宋朝。」
※陌陌將收購探探,陌生人社交領域強強融合
※女配碾壓女主,第三個讓人眼前一亮
TAG:識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