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扼住中國的咽喉:兵力不足的侵華日軍為何還要開闢西南戰場?

扼住中國的咽喉:兵力不足的侵華日軍為何還要開闢西南戰場?

本文作者張憲文,蜚聲國際的中國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季我努學社榮譽社長,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

日軍佔領武漢、廣州後,被迫轉入對華長期戰爭,而全面封鎖中國,切斷中國與海外聯繫遂成為日軍大本營最重要的戰略目標之一。

日軍佔領武漢

中國與國際間的聯絡主要依靠兩大孔道,一是西北國際交通線,由新疆通往蘇聯,純屬陸上交通,因日軍鞭長莫及,這條路線相當安全。蘇聯援華軍用物資由此源源輸往中國,有力地支援了中國的抗戰。這條交通線的不足之處在於費用昂貴,運輸量受到限制。另一個則是海上交通線,也是中國最重要和最便利的對外貿易渠道。但全面抗戰開始後,天津、上海、青島、廣州等港口城市相繼失守,中國最重要的海上補給線被切斷。

日軍進犯廣州

1939年2月,日軍佔領了海南島,6月佔領了汕頭、潮州,進一步完成了對中國東南沿海的海上封鎖。在此種情形下,西南國際交通線便日見重要了。它主要分為三條路線,其一為滇越鐵路,由越南河內抵達雲南昆明;其二為桂越公路,自汕頭棄守後,桂南的北海等地已成為中國唯一直接的出海口;其三則為滇緬交通線路,但運輸條件遠遜於滇越鐵路和桂越公路。日本軍方作出如下判斷,即「中國雖已喪失華南沿海主要港口,但仍能自法屬安南及緬甸方面獲得補給,而廣西公路成為中國之主要補給線,其輸入量,每月約達4千至6千噸,占輸入額的百分之三十」。(《抗日禦侮》第7卷,第9頁。)

因此,日軍大本營急於切斷廣西與海外聯繫的孔道,於1939年秋決定進攻南寧。日方在桂南開闢新的戰場還有兩個重要企圖:一是向國內外炫耀武力,掩飾其在中國戰場上泥足深陷的窘境,威脅中國西南大後方;二是為南進建立基地,向法屬印度支那殖民當局施加壓力,伺機侵入越南。

日軍進攻南寧

10月14日,日軍大本營下達了「大陸命第375號」作戰命令,陸海軍達成作戰協定。協定規定,攻佔南寧的作戰目的在於直接切斷中國沿南寧—龍州公路的聯繫補給路線,作戰時間預定為11月下旬。(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3卷第1分冊,第41~42頁。)

張憲文等:《中國抗日戰爭史·第三卷》,2016年版。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雷曉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時而剿,時而撫」  康熙皇帝最後靠什麼收復了台灣?
張海鵬:北洋艦隊再厲害也沒用,為什麼說甲午戰爭大清帝國必敗無疑?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