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豪族地主形成及其勢力膨脹
豪族地主是東漢社會令人矚目的一個地主階層,它是隨著封建大地產的形成、新的農具「二牛拾杠」結合配套的大型犁鏵的使用,以及自漢武帝以來政治上獨尊儒術而逐步形成的。西漢中後期以後,土地兼并日益嚴重,成為最突出的社會問題。劉秀建立東漢之後,幾次下令清查田數和戶口,甚至強行度田,限制豪強兼并土地和佔有奴婢的數量,以增加國家的徵稅和對徭役的徵發。由於大地主武裝反抗,檢查核對墾田最後不了了之。
劉秀在加強封建中央集權時曾大封功臣,因為這些功臣本來大多數就是豪強地主,經過分封更增加了他們佔有土地的數量。而東漢王室的嫁娶,大體上不出這個豪族地主階層。所以東漢的豪強地主又與宗室王族合在一起形成了勢力極大的政治集團。他們是東漢豪族地主的核心。由於劉秀度田的失敗,光武中興之後,豪強地主兼并土地更為瘋狂地發展起來,變成一個個封建大土地所有者,隨之建立起一座座封建大莊園。有什麼樣的生產力,就會出現與之相應的生產關係。
春秋戰國之際,由於小型犁鏵和鋤、鋰、鐮等手工鐵農具的普遍使用,從而為戰國秦漢時期的個體小農經濟的產生髮展奠定了基礎。漢武帝以後,社會生產力有了很大提高,出現了先進的生產工具一一與「二牛抬杠」結合配套的大型犁鏵(因為這種犁鏵體大量重,需要兩頭牛拉套,三人同時操作),自耕農經濟就變得與之不相適應了,自耕農財力匱乏經濟上無力購置當時價格極為昂貴的牛馬耕畜和大型犁鏵而豪強手中有充足的生產手段,擁有雄厚的財力,還控制著大批從事各業的勞動力。當「二牛抬杠」與大型犁鏵結合配套這一先進農具問世後,他們就不惜投資迅速裝備起來。
加上當時政府的推廣,裝備速度更快。恩格斯指出:「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恩格斯致符·博爾吉鳥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505頁)。「二牛杠」是西漢後期至東漢的主要牛耕形式,它的運用,使西漢前期尚未充分發展的豪強地主如虎添翼,它的推廣過程,也就是豪強大地產所有制經齊發展的過程。豪族地主的形成還與自漢武帝起在思想領域獨尊儒術有關。當時出現了這樣的社會現象,即儒學被定於一尊,封建政府以儒家經籍、禮法(或曰「德行」)取士逐漸成為制度,即察舉制的選官制度逐步推廣。
察舉制度考核人才的標準,就是看其是否掌握儒家經典學說,是否具有儒家一再鼓吹的封建「禮法」,是否有孝道。因此,儒家經籍成為官僚地主世代研究討論的家學,禮法也成為一種不變的門風。察舉制和東漢劉秀推行的徵辟制都是控制在官僚地主手裡,他們不但互為婚娶,而且互相推薦子弟出來任職當官這樣一部分地主不但經濟實力強大,而且又與儒學結合起來,掌握作為封建統治思想的儒家學說和封建禮法,他們世代做官,從而逐步形成為擁有強大政治經濟實力的豪族地主。
豪族地主是新舊世襲貴族、地方豪右大姓、大官僚、大工商主構成的綜合體。他們上通帝王宗室,攀親結緣,尋求政治靠山,同時又左右聯姻,互相察舉提攬,結為一體。其勢力迅速膨脹起來,膨脹的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經濟上建立封建大莊園。他們佔有大量土地,往往數十頃,數百頃,甚至「田畝連於方國」,建立自給自足的莊園經濟。據崔寔《四民月令》等書記載,莊園內部分工很細,有農業、牧業、手工業。農業生產包括糧食作物、蔬菜、麻類和果樹的種植;畜牧業有豬羊牛馬和池魚的飼養;手工業分為養蠶、紡織、造酒、榨油、磨面、冶鐵、製造農具和武器等。
莊園內部分工愈細,它的自給自足性,封閉割據性也就愈強。政治上壟斷。他們中有的享有封號,有的是皇親國戚、勛貴大臣,有的則與皇親國戚、勛貴大臣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即使是地方豪強,由於擁有宗族賓客和雄厚的經濟力量,也是所謂「不為編戶一伍之長,而有干室名邑之役。榮樂過於封君,勢力侔於守令。財賂自營,犯法不坐,刺客死士,為之投命」(《後漢書·仲長統傳》),他們可以長期保持既得地位,有的家族與東漢政權相始終,有的一直延續到魏晉南北朝。
如劉秀的開國功臣耿弇,他家出了二個大將軍,九個將軍,十三人為卿,十九人為列侯,三個人娶公主,中郎將、校尉、刺史、太守有數百人,與東漢的興亡相一致。又如汝南袁氏(袁紹的祖上)自袁安起,他的兒子袁敞、孫子袁湯、曾孫袁逄、袁隗四世五人為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全國,權勢傾天下。軍事上的割據。一座座封建莊園就是一座座可攻可守的塢堡,「葺治牆屋、修門戶、警設守備」。守衛者就是那些劍俠,刺客死士和徒附。這些私人武裝稱為部曲,除了用來鎮壓依附農民的反抗外,還用來與封建王朝鬧獨立,在封建莊園之間進行武裝兼并。
在剝削關係上的政治強制。政治強制是封建生產關係的基本特徵之一。在封建莊園里,豪族地主對依附農民的政治強制尤為突出。依附農民沒有獨立戶口,不能隨意離開莊園,除了為莊園主耕種土地外,還要負擔各種徭役和兵役。在宗法關係上為聚族而居。莊園主往往與依附農民同宗,莊園主就是族主,在「同宗共財」的名義下佔有貧苦農民的剩餘勞動。有些強宗大族多到數百千家,組成頑強的封建宗法勢力。《白虎通義》宣揚所謂「生相親愛,死相哀痛,有會聚之道,故謂之族」,反映了豪族地主利用族權加強對依附農民的政治強制,掩蓋莊園內部階級矛盾的意向。
※成語每日一薦|議不反顧應該怎麼用,你知道它的典故嗎?
※西漢一丞相,妻妾百人,靠一樣東西活了一百多歲,與女人有關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