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P及目前面向異性戀跨兒女性的研究
*GPP項目(Good Participatory Practices)是由美國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和國內多家合作夥伴共同支持的項目;旨在通過促進多方合作交流來提高國內社區對於HIV相關的臨床研究以及最新HIV預防方法的認識和理解。項目具體內容包括和HIV相關的社會科學研究、宣傳普及活動和能力建設等。
去年年底左右,跨兒中心受疾控邀請參與一次諮詢會時,會議中的GPP項目專家介紹了一種艾滋病預防藥物——暴露前預防(PrEP)。雖然目前我國還沒有正式批准PrEP作為有效的艾滋病預防手段,艾滋病議題也不是跨兒群體目前最關切的議題,但出於對「性健康問題是任何群體都不應該忽視的議題,獲取性健康知識及保護是所有人應當有的權利」的堅持,受GPP項目協調員符蓉邀請,跨兒中心與GPP在此一起撰文向國內傳遞在防艾領域的新信息和新發現。
艾滋防治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艾滋病病毒的傳播方式是體液傳播,所有對攜帶艾滋病病毒體液的接觸都可能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包括:母乳餵養、性行為時體液接觸、輸血等等方式,接吻則一般不會引起感染。
因此,艾滋病並不與性單獨相關,而且有足夠安全保護措施的性行為也並不會感染艾滋病病毒,因此也與性對象的人數無關。但目前很多官方及非官方宣傳都將艾滋病和性掛鉤,這種錯誤做法給性帶來污名,也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恐性」。
另一方面,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與性別認同、性傾向、性特徵無關。在性層面,唯一相關因素是性行為是否有足夠的安全保護措施。但目前很多官方及非官方宣傳都將艾滋防治按人群劃分,這種錯誤做法在給部分人群帶來污名以外,也使得其ta人群的艾滋防治意識及權利被弱化和忽視。
只要性行為的安全保護措施不足,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而獲得優質的艾滋病防治知識及措施是每個人都應當享有的權利。
因為在性層面,艾滋感染的唯一相關因素是性行為是否有足夠的安全保護措施。因此了解提高性行為安全的相關措施對於預防艾滋非常重要。使用安全套、口交膜、指套等都能一定程度地提高性行為地安全性,避免艾滋病病毒通過體液傳播(並非100%有效)。
在國外,除了注意使用安全套、口交膜及指套之外,有的人也會使用一種艾滋預防藥物——暴露前預防(PrEP)。雖然目前我國還沒有正式批准PrEP作為有效的艾滋病預防手段,但向國內傳遞在防艾領域的新信息和新發現也是很重要的。
PrEP的基本信息:
? 堅持每日口服PrEP能夠90%以上降低HIV的感染風險,全球有30萬人在使用;
?在沒有感染HIV的人群中,如果每天定時、正確服用PrEP,能夠有效並且安全地預防HIV感染;
?PrEP是HIV組合預防中的一種選項,使用PrEP不代表替換原有的預防方法,只有綜合其它預防措施使用才能最有效地控制艾滋。
根據北京同志中心和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發布的《2017中國跨兒群體生存現狀調研報告》,中國跨兒群體的健康訴求和問題主要集中在激素、性別重置手術以及心理健康這三個方面。報告中提出的政策建議同樣集中在建立正規的激素治療體系、倡導身體自主權在跨兒醫療領域的適用和事先跨兒在精神病領域中的去病理化。
在許多來自跨兒的聲音中,很多人覺得相比於應對家庭暴力、尋找住所、反對就業歧視以及激素使用等問題,艾滋病並不是ta們在國內面臨的主要問題。但是因為前文中提到的「性健康問題是任何群體都不應該忽視的議題,獲取性健康知識及保護是所有人應當有的權利」,我們希望能把最新的有關艾滋病預防的知識帶給所有人,不論是哪個群體都能公平地去了解、享受新型HIV預防方法帶來的福利。
所有藥物使用都需要經過嚴謹的科學研究,目前關於跨兒群體的PrEP研究主要是面向異性戀跨兒女性,以下是目前PrEP在異性戀跨兒女性方面研究的一些發現,可供專業醫療人員參考:
異性戀跨兒女性與PrEP研究
性/別知識小課堂
「跨性別 (transgender)」或者「跨兒 (trans)」不是一種性別,只是對被社會指配了錯誤性別標識狀況的說明。跨兒群體包含了多元豐富的性別認同,包括:女性、男性、第三性別、性別酷兒、性別非二元等等。
同時,跨兒群體和順性別群體一樣,包含了豐富多元的性傾向,如: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泛性戀,等等。
其中,異性戀跨兒女性即是指性別認同為女性且性傾向為男性的跨性別人士。
2010年,全球第一個關於PrEP的臨床試驗iPrEx研究,證明了PrEP能大大降低人們的HIV感染風險。當時,讓人振奮之餘不免遺憾的是,研究中並沒有多少跨兒的參與。在往後的時間,陸續有一些和PrEP相關的臨床試驗將異性戀跨兒女性納入其中。然而,這樣的試驗只是將她們視作研究中的很小一部分。這期間並沒有研究顯示PrEP能有效降低異性戀跨兒女性的HIV感染風險。
2015年11月,兩個臨床研究試驗在國際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表了有關異性戀跨兒女性和暴露前預防用藥(PrEP)的研究數據。數據中有兩點重要發現:一是低依從性很可能是造成缺少有效性證明的重要因素;二是在依從性良好的異性戀跨兒女性中證明了藥物有一些效果(註:依從性指的是遵醫囑堅持正確服用暴露前預防用藥)。
雖然如此,圍繞PrEP的疑問一直沒停下來。「PrEP會不會影響我正在服用的雌性荷爾蒙激素?」是許多異性戀跨兒女性的第一反應,目前這個問題還沒有答案。不過,已經有人在做更深入的思考:除了這個最直觀的想法以外,還有什麼因素促進和阻礙異性戀跨兒女性去接受PrEP呢?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一個研究團隊通過對30位異性戀跨兒女性進行深度訪談和焦點訪談小組,在2016年發表了ta們的發現:
促進因素
o 找到一個能夠勝任為異性戀跨兒女性提供友好服務的醫務人員並獲得PrEP,這是她們最經常提到的促進用藥因素,也是考慮服藥的第一前提。「有時候僅僅是找到一個『友跨』的醫生以及確保我們服用正確劑量的荷爾蒙就已經夠難了……和你的醫生保持好的關係,我認為,是非常有幫助的。」焦點訪談小組的參與者這麼說。
o 普遍來說,與順性別人士相比,她們對性伴侶的選擇很有限,尤其體現在獲知對方的HIV感染狀態上。社會上對跨兒的歧視和暴力也使得異性戀跨兒女性在更安全的性生活中擁有很少的話語權。
o 還有一些包括如希望通過服用PrEP來預防感染HIV患上艾滋病、從而延長壽命,因為這樣可以等到家人接納自己的那一天。另外,有很多參與者正在每天服用荷爾蒙藥物,如果PrEP的使用不影響荷爾蒙的話,可以考慮一起服用。
阻礙因素
o 最為詬病的是PrEP的市場定位,異性戀跨兒女性並不包括在用藥目標人群當中。「對我而言,PrEP就是白人男同的玩意兒,沒錯吧?……這是給有穩定生活和有錢的人用的葯……我們中有些人甚至居無定所,更別提服用PrEP了。」這是來自焦點訪談小組的聲音。異性戀跨兒女性普遍感覺PrEP這種葯是針對男同的,特別是白人、社會經濟地位高的男同。
o 此外,醫療不信任也是一個很大的阻礙因素。很多異性戀跨兒女性由於之前和醫務人員、候診室的其ta患者打交道的時候有過性別不友好的經歷(如性別錯待、叫她們的身份證姓名而不是她們希望被稱呼的名字),這種糟糕的經歷讓她們盡量避免去醫療機構。除此以外,她們還疲於周旋在多個門診預約和處方之中。
o 社會上與HIV相關的污名以及這種污名與恐跨的雙重影響,對異性戀跨兒女性來說又多了一層顧慮。她們擔心服用PrEP會被ta人認為是HIV陽性患者。讓她們更心寒的是,社會上「你們所有人都必須去服用這些藥物,這樣才不會一直在傳播HIV」的聲音將她們視作「帶菌的媒介」。
參考資料來源:
1. WHO 2018 CROI poster.
2. Samantha Marquez & Sean Cahill. Transgender women and pre-exposure prophylaxis for HIV prevention: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still need to know. National Center for Innovation in HIV Care, 2015.
3. Sevelius J M, Keatley J A, Calma N, et al. 『I am not a man』: Trans-specific barriers and facilitators to PrEP acceptability among transgender women[J]. Global Public Health, 2016, 11(7-8): 1060-1075.
4. Beijing LGBT Center &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in Peking University, 2017 Chinese Transgender Population General Survey Report, 2017.
TAG:跨兒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