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四法治德」破中職德育成效難題

「四法治德」破中職德育成效難題

當前中職學生因為文化基礎、行為習慣等問題,使許多學校及教師在面對日常的學生管理與德育工作時, 常常感覺應對乏術。如何破解中職德育難題、提升德育工作成效?筆者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總結出「四法治德」模式,可供商討借鑒。

一是「滲透法」——德育融入課程教學。教育部頒發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在「德育途徑」部分提出「德育課是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是學校德育的主渠道」,同時也明確提出「其他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等課程教學要結合課程特點,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有機滲透德育內容,結合專業特點和崗位工作要求,寓德育於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因此,應積極推進德育工作創新,摒棄傳統的說教式、灌輸式德育方式,整合教育資源,充分挖掘各學科課程教學中的德育因素,在課程教學中有機滲透德育內容,才能有效提升德育成效。

二是「案例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育案例是指德育過程中所發生的典型的、有價值的事例,其實就是一個德育情境的故事,使用得當可以使抽象的道理顯得淺顯明白、通俗易懂。因此,我們在德育工作中要高度重視運用德育「案例」來提升德育工作效果,在給學生敘述生動的故事後,要給學生必要的時間去思考、分析,對故事中的人、事進行點評,讓學生自己發表看法,促使學生對照自己已有的言行,進行深入的比較,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優點或錯誤,吸取他人的有益經驗或教訓,掌握做人、做事的正確方法,達成學生的健康成長、實現學校的德育目標,取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一定要做好日常德育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筆者就已將自身經歷過的德育故事編撰成了一個冊子,名為《我的德育故事集》。德育案例的收集、整理的過程其實也是德育工作經驗積累的過程、德育能力提升的過程。能否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恰到好處地使用相應的、不同的德育案例來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對我們的德育工作者也是一個考驗。熟悉並遊刃有餘地使用德育案例,必將大大提升我們德育工作的能力。

三是「活動法」——活動促進學生成長。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之一是學習壓力較小、課餘時間較多。如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實現其課內外學習相互促進的目標?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成長,同時教師也可在活動中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與進步,從而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其實,對中職教育來說,活動具有無可比擬的包容性,可以涵蓋各專業、各學科、各種教育教學內容及方式方法;活動也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因為廣大中職生多是喜歡動手勝於動腦;活動還可以擴大學生的參與面,提高學生積極性,提升教育教學效果。因此,課堂教學要多組織活動,如競賽活動,讓學生充分參與、充分訓練;校園課餘生活也要多組織活動,如專業技能表演、才藝展示等,激發學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四是「正反法」——寬嚴有法相得益彰。中職德育工作雖然「千難萬難」,但也因此蘊藏了許多值得發掘的「寶藏」,也大有可為。就具體的德育方式來說,筆者以為可以著重做好兩點:一是正面教育,鼓勵為主。學校、教師、班主任要挖掘並重視學生的優點,大力鼓勵、廣泛宣傳,以學生優點面的不斷擴大促進缺點面的不斷縮小,從而實現學生持續進步的目標。二是反面教育,執紀從嚴。同時還要重視學生的缺點,採取有針對性的、適當的方式教育學生克服缺點不斷進步。因此,對學生的學業及品行評價,要做到「面」「點」結合,更突出「點」,以「點」帶「面」。其中,「面」指的是日常表現和一般表現,「點」指的是亮點、優點,包括專業特長、個人才藝、優秀的品行、積極的興趣愛好等,這樣評價才會使學生的信心更足、動力更大。

(作者系湖南省衡陽幼兒師範學校學生科科長)

《中國教育報》2018年03月22日第9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劉焱委員:真正能讓家長放心的不是「攝像頭」而是好教師
職業球員帶出「市長杯」足球冠軍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