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分享一些獲獎作品中最基本的造景技巧

分享一些獲獎作品中最基本的造景技巧

首先,你要知道造景是什麼

簡單說就是利用一些素材合理的安排擺放在你的缸里從而達到一個理想的效果的過程。這和許多其他的藝術形式一樣,它是獨特的,因為它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實體。 由於植物生長,一些有經驗的大師們會使用一些技巧從而達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可視化的布局。所以,構圖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個人認為比構圖更重要的是什麼呢?是構思,好的構思會給你的景大大加分的例如下面兩個作品:《天空》,《火山》,構思就非常巧妙,把我們平時看到的一些自然景觀很好的搬到了自己的缸里。在養功差不多的情況下,一個好的構思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成功。

說完了構思接下來就是構圖了

構圖最簡單的就是三角形,這也是最容易把握,成景後效果比較好的,現在有很多玩家用了2個,3個甚至多個三角形用在一個缸里,這樣的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從上面三張作品可以看出,三角形運用的好會給自己整體的構圖帶來不同的感覺。三角形是一種非常有效而且運用較多的方式。初始布景時,先保持一面較高,然後逐漸傾斜,另一面也是如此,這樣層次感就出來了。

三角形作品多見於石景缸,大家仔細看一下第一張的留白部分(紫色線),整體留白也是個三角形,而且小三角的兩條邊和2個大三角的邊基本是平行的,新手如果不懂如何留白可以簡單參照這個原則。

再說下黃金分割線的運用

黃金分割線的最基本公式,是將1分割為0.618和0.382,如果大家覺得算著實在麻煩那可以按更基本的電視比例法,16:9.這樣看起來的整體給人眼是最舒服的,一般好的作品都會遵循這個比例,按照通俗的說法就是石景缸主石骨架會在那個點上,木景缸也是如此。

順便說一下,仔細看下圖,主石在豎線上,高於橫線,幾個大塊輔石基本在橫線上,選這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也是給新手一個位置和高度的借鑒

知道這2個最基本的下面說一下幾種典型的造型例子:凸型,土堆,島嶼,我把這三個歸為一類,這也是ADA風格造景運用非常多的。

造景骨架以木材、岩石和較高的植物為主,剩下部分是前景草或者留白

然後當然是凹形了,與凸型相反,與雙三角形類似但又不完全是,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接下來是拱形,也叫橋型,也有很多的例子

矩形或者發散型是比較難掌握的,這樣的景想要達到效果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這裡面很可能會涵蓋上面那幾類其中的一種或幾種,其實大家仔細看也會找到一些規律的。

大家可能會覺得第三張圖感覺像是凹形或者三角形,對,他很特殊,所以我再次引用了這個景。仔細看一下,整體骨架如果去掉基本是一個非常規則的長方形,然後利用石頭骨架體現出高低起伏,這也是我說的難點所在。

下面,樹洞或者陰影效果的運用

看上圖,由於照相的效果把木頭下面石頭上面做成了陰影,不但沒有給整體減分相反達到了一個更好的效果,整體也顯得更自然。很多玩家在成景拍照的時候會用金鹵燈,而且吊的稍高,就是因為這樣金鹵就能看做是點光源,照出來有光影效果。

接下來最簡單也是最困難的,透視和景深

如何做出一個好的景深是每一個成功玩家都會仔細考慮的問題,這可不是單純的一句話:「前面大後面小」就能解決的,具體景深的運用後面再說。

下面這2個獲獎的作品就把景深發揮到極致,尤其是第二個透視效果做的非常好,不愧為金獎作品。

下面說一下背景的運用。很多人都覺得草缸造景應該不用背景,其實如果背景運用的得當會給你的整體造景和照相效果大大加分的,下面2個例子也非常典型。

說完了獲獎作品下面談談自己對造景的一些簡單認識。造景最簡單也最難把握的應該就是景深,也叫縱深度,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請大家看下面幾張照片,都是很長很寬的路,為什麼前面顯得寬後面看著窄呢,這就是對縱深度最簡單也最直接的理解。

這種縱深度集中體現在了草缸做留白和鋪化妝砂的時候,一個好的小路會給你的景增色很多的。中間部位的局部留有一條窄窄的、彎彎曲曲的通道,這樣不僅可以起到增加景深的錯覺,而且還增加了後景草的神秘感。中間部分的後景草採用深綠色的水草也有拉大景深的作用。

想做出一個漂亮的景來其實很難的,首先要對整體布局和水草的習性有個大概的了解,其次才是如何搭配,建議大家沒事多看一些風景攝影作品,會對你把握重點有很大幫助的。

第一是要突出主景,主要有:主景升高或降低,主景加大或增多,視線交點、色彩突出等。

主景升高和加大,越南的Truong Thinh Ngo先生的石景缸就是個不錯的例子:

視線的交叉,交點

也許有人看不太明白,簡單說一下吧,首先是前面提到過的黃金比例,這就是交點(焦點),就是圖中右前的2個樹形位置,突出了焦點才能更好的把握整體,請大家想一下,你看到這個作品的時候是不是第一眼就看到了那2棵樹形呢?其次是交叉位置,請看左後化妝砂的上面,2岸的2個樹形前後錯落,交叉產生,前大後小,其實沒有挨上,但是不是讓你感覺到2個樹長到一起了?這就是視覺的效果,也是交叉點的產生。

色彩突出就很容易理解了,用不同顏色的水草,甚至光影來達到理想的效果:

下面說一下輔景,也叫配景,他是對主景起陪襯作用,不能喧賓奪主,是主景的延伸和補充。下面這個景對配景的把握就非常值得大家學習,請腦子裡想像一下,如果去掉最前面的2個樹形,其實也是一個非常棒的石景,這就是一個好的搭配帶給大家的視覺衝擊。

了解了上面的概念那麼重點來了,就是縱深度,你可以理解成前大後小,前低後高,(但是實際上還遠遠不止這樣)一個好的縱深度帶給整體的效果是無以倫比的,也是近幾年水草造景的基本模式和追求的境界。教大家一個相對簡單的辦法:因為我們缸的寬度是有限的,所以採用錯覺和光學的手法增加景深是比較有效的。具體就是將造景設計成環抱形(或者2個三角形),即將左右兩側的大中型水草(或者石頭,沉木骨架)適當地向前擴展一些,這樣兩側的景深變淺了,相對之下中間部位的景深就拉大了。下圖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石頭前移的例子,其實中間部分的石頭並不比兩面的石頭小多少,因為整體前移使得中間部分景深很明顯:

另外就是虛實的變換,通過視面虛實程度形**賞視覺清晰與模糊,並通過虛實對比、虛實交替、虛實過渡創造豐富的視覺感受。看下面一個非常典型的虛實變換效果,利用紅草的搭配拉大了空間感,從而造出景深(下圖摘自ADA網站):

下面是透視法的運用,所謂的透視指的其實跟縱深有相同的地方,以沉木骨架為例,前面的木頭用稍粗稍大一點的,後面的用細小一些的,這樣在整體把握上會達到透視效果,從而這個景深也會非常明顯,找一個看似不明顯的例子:

這個作品看上去貌似木頭的粗細和長短都差不多,但是請大家仔細看一下,是不是前面突出了整根木頭(包括底部)的效果,往後是承遞減的趨勢,也就是說越往後木頭越小,越細,越矮,而後景墊高,底部即使露出的部分也是比較小的,這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透視法的運用。

下面再說一下背景。一個成功的作品是由多種景觀要素組成的,把主景適當集中,並在其背後或周圍利用山石、林叢或草地、水面、天空等作為背景來襯托主景,就會突出景觀效果。ADA作品背景做的最好的就是下面這個了,仔細看一下,其實這個景很簡單,簡單到一般對造景稍有研究的朋友都能模仿出來,但是我非常佩服這個作品的想法和立意,利用一個很簡單的背景紙來達到了整體景深,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聲明:本文來源CTA南美水族,版權歸原文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居水景 的精彩文章:

養魚四重天,你在幾重天?
造型獨特透徹乾淨的水草造景缸

TAG:家居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