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險企調整業務結構轉型發展成「年度大戲」
本報記者 冷翠華
近期,上市險企正在陸續披露2017年年報。根據新華保險和中國平安披露的信息,壽險公司調整業務結構,推進轉型發展已經成為其「年度大戲」。數據顯示,上市壽險公司的轉型發展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銀保業務整體保費明顯下降,但銀保期繳保費卻明顯上升。
業內人士認為,對於壽險公司來說,個險渠道、銀保渠道都十分重要,不可能簡單放棄某一渠道,關鍵是要推進渠道的產品轉型並進行系統配合,續期業務做好了,長期發展便能獲得堅實的基礎。
主動縮減
新華銀保躉交下降99.8%
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新華保險早在兩年前就明確,要用兩年時間徹底甩掉躉交業務包袱,聚焦期交尤其是長期期交業務,初步形成續期拉動的保費增長模式,使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根據2017年年報披露的數據,新華保險已基本甩掉了躉交包袱。2016年,新華保險主動收縮116億元躉交業務,2017年進一步壓縮約200億元,基本甩掉了躉交包袱。
從不同的渠道來看,去年,新華保險在個險渠道的躉交保費為20.5億元,同比下降了24.9%;在銀保渠道躉交保費僅4100萬元,同比大幅下降了99.8%。「2017年,銀保渠道聚焦期交業務發展,取消躉交業務計劃。」新華保險表示,銀保渠道全年實現保費收入 199.26億元,同比下降47.2%。其中,首年保費64.92億元,同比下降74.7%。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轉型的深入推進,去年該公司順利扭轉了銀保續期保費連續三年負增長的趨勢,續期保費達134.35億元,同比增長了11.5%;首年期交保費64.50億元,同比增長了13.0%。
一邊是躉交業務的明顯下滑,一邊是期交業務的大幅上漲。數據顯示,2017年,新華保險首年期交保費為278.09億元,同比上漲17.4%,其中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費同比漲幅達29.6%。從保費結構來看,續期保費佔總保費之比從2016年的58%提升至 71%,首年期交佔新單的比例由50%提升至87%。
「在躉交業務大幅壓縮的情況下,總保費基本持平,續期拉動的保費增長模式初步形成。」新華保險在年報中表示。數據顯示,2017年,該公司保險業務收入為1092.9億元,同比小幅下降2.9%。
同樣,銀保業務轉型發展也是平安人壽去年大力推動的工作之一。2017年,其取得銀保渠道保費81.09億元,同比下降了28.4%。其中,期交保費為48.03億元,同比大幅上漲了57.9%。值得注意的是,銀保渠道期交轉型取得突破,期交新業務規模保費佔比65.4%,同比提升38.5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認為,對於壽險公司來說,個險渠道、銀保渠道都十分重要,不可能簡單放棄某一渠道,關鍵是要推進渠道的產品轉型並進行系統配合。例如,在銀保渠道要推進長期期交業務的發展,本身難度較大,保險公司需要時間和精力的投入,培養市場。
平安壽險表示,去年其在代理人、銀保、電銷、互聯網渠道齊頭並進,實現協同發展。代理人渠道人力規模穩定增長,產能與收入穩步提升;銀保渠道期繳轉型取得突破,電銷渠道擴大市場領先優勢;互聯網渠道深化布局「O2O+外部」兩大平台,利用大數據等新技術驅動精準獲客、智能營銷,助力新業務保費高速成長。
保障型產品:
主打一個品牌 形成一個系列
事實上,銀保渠道的保費收入和保費結構變化,只是壽險公司轉型發展的側影。壽險公司轉型發展,需要發展策略、產品設計、營銷渠道以及人員培養等全方位推進。隨著轉型發展的逐漸深入,不少壽險公司明確了自己的主打保障型產品,力爭作出品牌,同時還推出系列保障型產品,擴大保障覆蓋面,或提升保險保障額度。
新華保險董事長萬峰曾強調,續期保費是衡量公司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對於壽險公司而言,續期保費規模越大、久期越長,反映其持續發展能力越強;續期保費佔比越高,反映其業務結構越好。
為此,新華保險近兩年大幅壓縮躉交業務尤其是銀保躉交業務,大力提升期交業務。在產品設計上,以回歸保障為核心目標,大力發展健康險,健康險占首年保費的比例達到35%,較上年提升14個百分點。新華保險表示,其構建了以保障為重點、涵蓋多種類型的較為完善的產品體系,形成了成熟的產品運作機制和以健康險為核心的產品優勢。「健康無憂」系列產品已成為公司品牌產品。
2017年,平安人壽則對其主力保障型產品「平安福」進行優化升級,提升保障額度 。同時,細分客群,開發具有癌症多次給付、長期殘疾護理、高端終身壽險等保障功能的產品,構建多元化保障供給體系 。從平安人壽保費收入居前5位的保險產品來看,平安福終身壽險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皆是五大產品之一。
事實上,前幾年,部分壽險公司主打短期理財型保險產品,快速做大了保費規模,但可持續發展面臨極大的壓力,退保、集中兌付等風險明顯上升。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當前,無論是出於監管政策的要求,還是行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保險公司都必須回歸保障,在保障型產品方面作出自己的特色,逐漸形成自身品牌。同時,還應根據人們的保障需求和企業自身特點,開發特色保障型產品,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整體來看,部分險企的轉型起步較早,當前已經頗見成效,企業開始享受轉型發展帶來的長期效益,而對於那些起步較晚的公司來說,「遲做總比不做好」,找准方向,儘快推動轉型發展是當務之急。
(證券日報)
※5家上市券商2月份共虧損1.95億元
※蔚來汽車擬IPO融資20億美元 專家稱產品未交付就上市融資難
TAG:證券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