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家長看過來,寶寶除了聽兒歌,還可以聽什麼類型的音樂?

家長看過來,寶寶除了聽兒歌,還可以聽什麼類型的音樂?

很多爸媽都會給寶寶聽兒歌,尤其是寶寶 1 歲多開始說話以後,更會有意識地教寶寶唱兒歌。兒歌作為音樂的一個小門類,成為大多數寶寶和音樂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但其實,除了兒歌,尤其是中文兒歌,寶寶能聽的音樂種類還有很多呢。寶寶可以聽哪些類型的音樂?不同語言和文化的歌曲單從兒歌來說,除了中文兒歌,其他語言和民族的兒歌也都可以找來給寶寶聽。比如,英語經典兒歌系列專輯 Wee Sing,德國經典兒歌《Schnappi》《Knut Bear》《Bruder Jakob》(《兩隻老虎》的德文版),還有日語、韓語、俄語、芬蘭語等世界各國的兒歌。(英文經典兒歌Old MacDonald里有好多農場動物)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很多資源在網上都找得到。親寶寶的「寶寶聽聽-益智」裡面也有很多經典英文兒歌哦。除了兒歌,不同民族和語言的民歌,比如中國少數民族的民歌、日本的雅樂、蒙古的呼麥、印度音樂、非洲音樂,不同宗教的音樂,比如天主教基督教的聖詩、伊斯蘭教的《陀螺之歌》等等,也都可以給寶寶聽,豐富寶寶對多元文化的體驗。古典音樂

除了兒歌,古典音樂也是不錯的選擇。爸爸媽媽千萬別覺得古典音樂是陽春白雪,需要很高的音樂水平才能聽,其實古典音樂人人都能欣賞,小寶寶也可以。

巴赫的《序曲》、赫伯特的《玩具進行曲》、莫扎特的《降 E 大調第三十九號交響曲》和《C 大調第四十一號交響曲》、肖邦的《第三奏鳴曲,作品 58 號》、貝多芬的《D 大調第三弦樂四重奏》和《C 小調第四弦樂四重奏》、勃拉姆斯的《催眠曲》、舒伯特的《華爾茲圓舞曲》等等,都是適合寶寶聽的古典音樂哦。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音樂除了上面提到的用專門的樂器編曲的音樂,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也處處充滿了音樂。風聲、雨聲、鳥叫聲,廚房餐具發出的聲響、風鈴聲、汽車喇叭聲、人說話的聲音,這些聲音具備不同的音色、節奏、力度、速度等屬性,也都是音樂。爸爸媽媽平時可以多帶寶寶去戶外走走,傾聽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在家也可以玩音樂遊戲,比如拍手、拍腿、跺腳或用嗓子發出各種聲音給寶寶聽,或讓寶寶模仿。還可以用家裡的瓶瓶罐罐、茶杯勺子、鍋碗瓢盆,和寶寶一起敲敲打打,自己製造音樂,寶寶也會在聽這些聲音時辨別不同的音色、音調和節奏呢。

荷蘭作曲家雷蒙德·拉普(Raimond Lap)專門為嬰兒創作的音樂專輯《寶寶的幻想世界》,裡面有許多由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聲音組成的音樂,尤其適合給 0~1 歲的小寶寶聽。如何培養寶寶聽音樂的興趣?音樂能調節人的情緒,能讓人心情愉悅;音樂讓人懂得什麼是「美」,提升生活情趣。讓寶寶聽音樂不是為了培養音樂家,而是培養一種有益的愛好。有句話說得好,「沒有音樂,也能生活,但如果有音樂,生活會更美好」,這大概就是音樂的意義所在。那麼如何通過聽音樂培養寶寶對音樂的興趣呢?把音樂作為背景,融入日常生活培養寶寶對音樂的興趣,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音樂變成家庭環境的一部分。比如剛起床可以聽輕鬆愉悅的音樂,開啟一天好心情;遊戲時選擇活潑的進行曲,增加活力;用餐時播放優美舒緩的音樂,增進食慾;睡前欣賞恬靜柔美的搖籃曲,有助入眠。不是強求每個家庭 24 小時都播放音樂,可以根據自家具體情況選擇哦。

製作主題歌單聽過很多音樂之後,寶寶也會表現出自己的偏好。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興趣,把他喜歡的歌放在一起,製作成歌單,過一段時間再更換歌單內容。大一點的寶寶會對與自己日常生活相關的歌特別感興趣,比如關於家人、幼兒園、小朋友、小動物的歌,爸爸媽媽也可以根據這些主題製作歌單。另外,每逢重大節日,比如春節、聖誕節、生日等,可以製作特別的節日歌單,讓寶寶在音樂中感受節日的氣氛。最後,要提醒爸爸媽媽的是,播放音樂要注意音量,以免損傷寶寶的聽覺。音樂只需要作為背景,以不分散寶寶注意力的音量為宜。爸爸媽媽的參與是寶寶最好的榜樣,如果爸爸媽媽能在忙碌的生活之餘享受音樂的樂趣,寶寶耳濡目染,自然也會感受到音樂的美妙。看完上面介紹的那麼多音樂種類,爸爸媽媽趕緊和寶寶一起欣賞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駐馬店雪絨花第993期寶寶一見奶瓶就扭頭,怎麼辦?
喂寶寶吃飯還在鬥智斗勇?這樣下去對寶寶百害而無一利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