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寺前李花等你來

寺前李花等你來

到寺前看李花去

李 春

如果沒有看過寺前的李花,便不能完全領略到崇陽春光之美。一直以為,像桃李這樣的花,不過鄉村的點綴,如鄉村寥寥幾個初長成的姑娘,初綻妍麗,惹得蜂蝶陣陣,可是春天短暫得很,轉眼到了夏天便是「綠葉成蔭子滿枝」,泯然眾人,風光不再,純真不復。也許桃花的命運要好一些,因為與愛情連在一起,所以成片的桃花倒是很常見,到了春天人們就蠢蠢欲動走進桃花林邂逅桃花運。但是李花,白得只有純真,沒有桃花那樣曖昧的挑逗,即使凋落也不會惹起梨花帶雨的憐惜。所以第一次在春天來到寺前,看到這滿山遍坡迤邐不絕、房前屋後參差錯落的李花時,一時驚呆,就好像杜牧詩中那個因思酒欲斷魂的行人,他走進杏花村,我走進李花村,對於春天的渴望,便瞬間被填滿。

讓潔白的李花開滿寺前,倒不是因為這個地方的人格外純真浪漫,而是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灌溪滋潤出的金黃如蜜蠟般的李子可以用來換來油鹽錢,也不知是誰第一個發現了灌溪的李子格外的酸甜適口水潤多汁,然後村民自發地見縫插針將李樹種遍了村莊,當然這也許是集體經濟時代的產物。可以想像一下,在若干年前,到了春天整個村子一定是如潑墨油畫般,低處成片的黃花與高處炫目的白花鋪灑著鄉村的熱情。這油畫是天然的,卻也不是天然的,它是農村人年年花費一冬耕耘描畫出來的,城裡人把時間花費在裝扮自己身上,農村人卻把時間花費在裝扮村子上。到如今,鄉村人漸少,春天黃花不再連片,只剩下李花依然年年開遍故鄉,伴隨處處萋萋芳草。城裡人夏天不愛吃李,但是熱衷春天尋花,潔白李花便忽然好像成了故里野花,讓看厭了奼紫嫣紅的城裡人耳目一新。

那伸出院牆的橫斜幾枝,讓人想起那年頑皮的鄰家少女,經過她家總要停留一會,也許是為了偷李子吧,如今老樹開新花,你又停留在她家門口,可是少女早就不知去向。村子裡剩下的大多是老人,還有一群群的雞,以及游晃在村裡的幾隻土狗,老人們端著碗在花下吃飯,雞群在林中覓食,生活簡單平淡,眼中看不到詩意,但是這詩意的景緻又是出自他們的手,因為他們知道「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樸素道理,在與樹木長期打交道的過程中還總結出了「栽上桃李吃甜果,栽上桐木好遮蔭」、「桃三李四梨五年,桐籽三年就還錢」等經驗。也許正是因為桃李不嬌貴成活易掛果快,切合農村人樸實誠懇不矯揉造作的脾性,所以桃李便構成了江南村莊的一部分,與村莊的命運聯繫在一起。那一樹樹李花將房屋團團圍住,為每一座房子鑲上了一道潔白的花邊,遠遠近近,高高低低,整個村子便成了花的海洋,卻又不像城裡的花圃壯觀之餘總覺得有些呆板少了一份靈動。那臨水照花的一處所在,更是惹人流連忘返,和天光雲影一同倒映在水中,讓你看見都要心疼,因為鄉村的沒落,她們聳立在雜草灌木叢中,幾乎成了野花,年年自開自落,無人賞而自芳,世界這麼大我們總想著去遠方看看,誰知辜負了身邊多少的美景,忽然讓人想起晏殊的詞句:「滿目河山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

天氣陰陰淡淡,泥土酥酥潤潤,雖有些惱人,卻是賞花最好時節,踏著泥土,站在花下,你會感受到花朵正從心裡慢慢綻放,你不再是一個賞花者,而是和這些花兒同呼吸共風雨,像一株李花自然自適。你才知道不管離開鄉村多久多遠,你的根始終留在這裡,城市不過是生活所在,鄉村卻是靈魂所在。在鋼筋水泥的城市森林裡,緊張壓抑如影隨形,打開家門就是喧囂,所以很多時候常常是躲進小樓成一統,不理會許多紛雜。卻常常地懷念鄉村,每一座山,每一條路,每一棵樹,每一道田埂,每一條水渠,都深深地印在了遊子的心上。我們的身體已經適應了舒適的城市,靈魂卻仍留在愜意的鄉村。整個春天我的的心如一隻鳥兒早就飛去了鄉村,夢裡一山一谷一村一灣的花全開了,醒來依然聽著車水馬龍,焦慮惆悵。及至看到寺前的李花,便周身舒暢,我知道在寺前的李花下,我追上了我的靈魂,站成一棵李樹的姿態,無關愛情,沒有悲歡,卻有些遺憾,為什麼我不是寺前人呢?我這樣的名字就是該生長在這地方啊!

為什麼我們要成為故鄉的遊子?為什麼我們要拋棄鄉村奔向城市呢?因為鄉村太窮,鄉村的土地養不起鄉村的人,我們奔向遠方,留下老人和孩子在鄉村,拋下土地瘋長雜草。鄉村不該這樣,作為我們靈魂所在的鄉村怎麼能變成一個空殼呢?隨著精準扶貧的春風吹進鄉村,我看見了鄉村復甦的希望,土地又種上了莊稼,荒山慢慢種上綠樹,回鄉的人漸漸增多,土地重新被珍愛起來,鄉村再次被裝扮起來,田野上山谷里正編織著一個個新的夢。我也在做一個夢,我夢想有一天,每一個村都有像寺前這樣引以為傲的花山花海,花開在樹上,笑映在臉上,果實在嘴裡,糧食在穀倉,幸福在團圓一家的餐桌上。而我就這樣長久地坐在故里的書桌前,門對油菜金黃,桃紅李白,芳草萋萋,鳥鳴聲聲……

銷魂,寺前李花正鬧春

金 風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我該以怎樣生動的辭彙去形容這撲入眼帘的李花美景呢?一枝枝,一樹樹,一團團,一簇簇,一片片,一坡坡……有的是從黛瓦屋側邊突兀出來的幾枝椏;有的是自後園圍牆上窺探出來的一樹頭。有路邊成排結隊的爭妍;有漫山遍野高低錯落的繁盛。那場景,明亮了江南雨季陰沉的天氣影響,削減了初春三月撲面猶寒的冷風吹拂。

那團團簇簇密匝匝的盛開,似乎無關地勢的高低和平凹,卻關乎土壤的貧瘠與富庶,關乎水源的清澈與純凈。那是農人們辛勤播種施肥的成果,是他們富裕家鄉,小康生活的希望和保障。李樹平凡生命中的堅強和穩妥,如何不是農民朋友們精神面貌的代表和體現呢?

穿梭山腳下,行走於纖陌中,看蜂飛蝶舞,聞暗香浮動,不覺眼神迷離,相機慌亂。想著這寺前村李子聞名,只知每年端午邊爭相前來摘果嘗鮮,卻不知道這三四月驅車入內賞花踏青,白白錯過這美景若干年,白白辜負這李花若干春。

從遠處望,素雅純白的李花相間於青山綠水之中,鬧騰在安寧平靜的村莊之內,無論是單棵明眸皓齒般的清雅秀麗,還是成片熱烈狂放的恣肆張揚,都是視線女觀賞里的極致和感官上愉悅的享受。

我們賞花歡欣陶醉之時,舉手投足皆沾染了花香,言談思維里也滲入了花韻。放眼原野李花畔,楊柳正依依,桃桃已灼灼,茶花亦艷艷,油菜花金黃一片勾勒出風景的版塊層次和色彩的線條點綴,由近及遠地鋪展著,伸延著,錯落在山林田野,湖畔村旁,燦若雲霞,炫比天堂。

遠山如黛,水霧氳氤,空濛而迷離。季節神奇變幻,在經歷了寒冬的蟄伏與冷藏之後,萬物生命在復甦,在呈現,在生長,在繽紛。以千姿百態和諧著,素麗又明快,安靜亦鬧騰。

作為欣賞者的我們,徜徉在大自然,可融入其中與花爭春,感嘆造物主美好的賜予;可臨水照鏡與花媲美,尋得獨善其身的覺悟。當此刻,不必亂耳於城市聒噪,不必勞形於公務案牘,繁雜沉重可以剝離,腳步得以輕鬆之際,那橫枝疏影的影響掠過眼眸,令心靈的湖波生起絲絲漣漪,芳香襲人的浪漫浸淫里便悄生了行吟澤畔,作賦弄曲的詩意與溫雅,熱情痴迷也罷,恬淡從容也可,生命的機緣因此也開出了豐富多彩之花。

家鄉,在李花爛漫中醒來

程二春

陽春三月

我得回到家鄉的田間

家鄉,李花開遍

迎面的第一縷春風

苦訴我春天的信息

一樹樹李花

依在路邊

柳樹輕輕漫舞山巒

靜美不言

沒有一位畫師

能描出此時搭配

我看到粉的桃花

梨花的潔白

油菜花的燦爛

還有最多的李花

在村前屋後顧盼流連

凝望鳳凰山的新綠

許多野花

在田徑里爭奇鬥豔

村莊三月

被鳥雀吵醒

家鄉,被李花妝點

歷史的風雨

曾碎過一段輝煌

曾碎過一段輝煌

被毀過的古寺

再一次聽到鐘聲

被誰敲響

潔白的李花

為村莊披上美麗的衣裳

漚麻池

美得像一彎月亮

碧劍溪

有三三兩兩洗衣姑娘

幾棵老梨樹

吐著靈魂的芬芳

在三月的家鄉

有最好的夥伴

陪我去壓壓家鄉的馬路

去摸摸周家的古牆

春暖花開時

他們邂逅最美的村莊

李 花

程二春

一條羊腸小道

穿越幾個村莊

那些白花

細細碎碎的李花

怒放得忘了痛

清香留在路旁

百靈在林間鳴唱

燕子斜飛在田埂上

裊裊炊煙

將家的風情

飄浮在白雲上

一棵又一棵樹

倚在在路旁

一年又一年

風雨

把林塑成村莊模樣

籬笆還在張望

石碾很安祥

布滿皺紋的老人

把過去一講再講

那酸甜的滋味

南鄉子·寺前追春

黃耀南

何處覓春光?煙雨寺前若故鄉。菜地堆金飛粉蝶,花香。更有梨園似雪妝。

也學少年郎,留影溪邊玉樹旁。君看韶華如逝水,匆忙。快攝紅英鎖匣藏。

文字提供:李春、金風、程二春、黃耀南

圖片提供:霍世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崇陽文聯 的精彩文章:

TAG:崇陽文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