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雷霆陸戰地圖介紹七——瓜島叢林
戰爭雷霆陸戰地圖介紹七
——瓜島叢林
二戰歷史上,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中的一場重要戰役,圍繞著瓜島的爭奪,日美雙方在六個月的時間裡進行過大小海戰三十餘次,其中較大規模的海戰就有六次,分別是薩沃島海戰、東所羅門海戰、埃斯帕恩斯角海戰、聖克魯斯大海戰、瓜達爾卡納爾海戰和塔薩法隆戈海戰。雙方損失的驅逐艦以上的艦隻各24艘,美國海軍沉沒航空母艦2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14艘,陣亡約3300人,傷約2500人;日本海軍沉沒航空母艦1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5艘、驅逐艦11艘和潛艇6艘,傷亡2.5萬人。在瓜島的地面作戰中,美軍參戰兵力最多時達到6萬人,陣亡1592人,負傷4200餘人,日軍投入瓜島的陸軍兵力約3.6萬,戰鬥中陣亡約1.4萬人,因傷病致死或下落不明的有9000餘人,合計死亡近2.38萬人,還有1000餘人被俘。
為爭奪瓜島制空權而進行的空戰中,美軍僅駐瓜島的「仙人掌航空隊」海軍陸戰隊航空兵先後就有六個戰鬥機中隊參戰,湧現出十大著名的王牌飛行員,尤其第121戰鬥機中隊的福斯上尉,在1942年8月至1943年1月間共擊落日機26架,成為二戰中美軍戰鬥機飛行員第一個達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美軍頭號王牌瑞肯巴克的戰績,榮獲國會勳章,並回到美國本土巡迴演講。他的26架戰績在所有海軍陸戰隊航空兵戰鬥機飛行員中排名第二。在六個月的空戰中,日機被擊落427架,美軍損失僅118架。加上被高射炮火擊落的,日軍共損失飛機892架,飛行員2362人。美軍共損失飛機約250架。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役中,美軍共陣亡約5000人,傷6700人,損失軍艦24艘,運輸船3艘,飛機約250架。日軍共有約5萬人喪生,損失軍艦24艘,運輸船16艘,飛機892架(也有資料說600架)。日軍不僅海軍、航空兵損失慘重,甚至開戰以來從未失利的陸軍,最精銳的第2師團等部也蒙受了巨大損失,特別是日軍的大型軍艦、飛機和技術熟練訓練有素的飛行員的損失,更是日軍所難以彌補的,戰役結束時日軍兵力上的優勢已蕩然無存,雙方的戰略態勢也隨之改變,——中途島海戰日軍的失敗是二戰中太平洋戰場的轉折,戰局開始向著不利於日本而有利於美國方面發展,日軍戰略主動權逐步喪失;而瓜島戰役,日軍不僅沒有實現重新奪回戰略主動的作戰企圖,反而其軍事實力進一步受到削弱,最終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陷入了被動的局面。從此後,日軍不得不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處處設防,步步被動,直至戰敗。而美國則通過瓜島戰役,逐步改善了不利的戰略態勢,贏得了動員人力、物力的時間,為太平洋戰場上即將開始的戰略進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戰役開始之初,日美雙方在艦艇、飛機、兵力上相差無幾,日軍在航母、戰列艦等大型軍艦方面還稍佔優勢,但戰役的最後結局,日軍遭到了巨大失敗,原因何在?第一在戰略上,日軍的作戰企圖大大超出了自己的作戰能力。日本一直存有擴張野心,其基本國策就是侵略擴張,在軍事上的表現就是得寸進尺,貪得無厭,每當佔領一地後,為了守住佔領的地域,就要進一步去佔領附近的其他要地,即使遭到了反擊,也不願主動放棄,這就違反了克勞塞維茲在《戰爭論》中所說的「進攻力量會逐步削弱」的規律,說得淺顯一點,就是進攻方隨著戰線的推進,需要防禦的佔領地區和至關重要的後方交通線越來越多,所使用的兵力也就越來越多,而用於第一線的部隊逐漸減少,相反防禦方隨著戰線的縮短,兵力逐步集中,因而第一線的部隊越來越多,於是隨著雙方前線兵力的對比轉變,防禦方一旦兵力大於進攻方就可以發動反擊,從而使戰局發生轉變。也就是說,進攻方的攻擊行動,如果超出己方力量的極限,就將遭受失敗。
日軍在戰爭初期,戰略進攻的第一階段,日軍佔領了拉包爾和新幾內亞東北部,企圖在俾斯麥群島建立起第一道防線,這一地區對於日軍而言,已經是進攻力量的極限了,但是在戰爭初期所取得出乎意料的巨大勝利,使得日軍利令智昏,忘乎所以,決定將戰線繼續向東南太平洋方向推進,因此在瓜島修建機場。原本瓜島被日軍視為無足輕重的小島,當美軍在1942年8月7日在瓜島登陸後,如果日軍乾脆撤出瓜島,就不會開始一場對其不利的決戰了,但日軍認為不奪回瓜島,美軍使用瓜島機場的話將對整個索羅門群島形成巨大威脅,那麼,日軍在南太平洋上的重要海空基地拉包爾就將失去屏障,進而威脅到俾斯麥群島一線,所以,決心全力奪回瓜島。
然而日軍這種戰略決策,與其軍事實力、工業潛力是極不相稱的,戰爭前,美國的工業總產值就相當於日本的9倍,1940年美國鋼鐵產量為6076.5萬噸,日本則僅為685.6萬噸,只相當於美國的11%;開戰後,美國全民動員,其工業能力的提升也比日本高得多,如果以1940年的工業產值指數為100,至1942年美國已達到136,而日本僅為102,差距進一步拉大。1942年底,美國的軍事工業就相當於德、意、日三國的總和。在爭奪瓜島期間,美國的造艦能力是日本的3.7倍,飛機生產是日本的6倍,這就是瓜島戰役的後期,美軍不斷得到修復和新建艦艇、飛機的補充,軍事力量不斷增強,而日本在作戰中損失的艦艇、飛機卻無法及時補充,軍事力量不斷削弱的根本原因。
言歸正傳,瓜島叢林這張圖同樣有3個爭奪點,BC點在沿海地區,A點在內陸一處高地上,雙方出生點各有2個,沿海出生的輕坦中坦可以搶B或C拿低保,有俯角的可以去A點搶高地。具體說,這次我們從紅方C點出發講起。
從沿海出生點出發以後,徑直前往C點,這裡有一處碉堡,地勢略高,比較明顯,占點時可以考慮作為掩體,有俯角的車可以在這裡守一下打打黑槍,速度快或沒俯角的建議沿海邊繼續前進,奪取B點。去B點的路有兩條,重坦可以直接推過去,輕坦或中坦可以繞道海邊的礁石附近,比較安全一些。兩棲類的車可以在這裡考慮下水繞道B點。
B點同樣是一處高地,爬到頂部雖然有較好的視野,但也容易成為靶子,建議先觀察周圍敵情,或者從右側繞到對面再佔領。爭奪B點時需要俯角好的車,採取打完退後的戰術,而蘇系或沒有俯角的車可以利用海邊礁石打伸縮。
同時,爭奪A點的戰鬥應該已經打響,俯角好的可以直接打探頭,靈活一點的車可以從側面繞側後打伏擊。佔了A點後要守住這個缺口,防止敵人偷襲,A點上方有岩石可以用作掩體。
內陸有2座只能通過一輛車的小橋,建議快速通過,這裡雖然有護欄,但是走歪了同樣容易翻下河去。當然在河裡前進要更安全一些,但速度會比較慢,而且有一處水較深,容易讀秒溺水,注意不要淹死。
這張圖地勢起伏,有幾處是比較好的狙擊點,可以善加利用,山地一側也有幾處比較好的地點,但爬山比較費時,在歷史模式比較好用。
另外,作為兩棲坦克,這張圖也有比較好的發揮,當然建議最好是在歷史模式下。
剛才提到,雙方從靠海邊的出生點出生後可以找較近的路下水,如果想快速偷襲B點,就要從這裡下水,然後繞到海中的礁石背後。
水中速度較慢,所以盡量縮短走水路的距離。海水會有起伏,兩棲車一般沒有雙穩,所以最好不要在水裡開炮。
在水中的礁石後通過時會有返回戰場的提示,但不會讀秒,不要擔心自爆。
※德系頂級坦克終於不再尷尬了—KPz-70 使用指南
※低級房的霸主——M4A3E2「巨無霸」
TAG:戰爭雷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