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門診回基層」不能全靠大醫院「說不」

「門診回基層」不能全靠大醫院「說不」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發出通知:「2018年3月31日下午5時門診結束後,醫院將關閉普內科門診。各位患者可依據個人病情酌情至附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級醫院或我院內科各專科門診就診。」院方稱,取消普內科門診是為落實國家提出的「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分級診療模式的具體要求。(3月19日《解放日報》)

小公司的市場定位,一定要避免與大公司正面競爭,否則的話,勝負基本已無懸念。同樣的道理,當然也適用於醫院。可以設想,大醫院與基層社區醫院在人才資源與醫療實力上,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假如大醫院與基層社區醫院在診療業務上基本重合,基層醫院開設的門診,大醫院也一應俱全,大醫院的人才與資源優勢自然會讓本院的普通門診受到患者青睞。

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社區醫院卻門可羅雀,甚至即便有了分級診療,基層看病有了更多優惠,仍然難改「發燒感冒也去擠大醫院」的就診習慣,一方面對基層醫療形成擠壓,另一方面,大醫院本該「術業有專攻」專註於疑難病例,現實中卻不得不疲於應付普通門診。

既然如此,大醫院逐步取消普通門診,不再與基層醫院「搶生意」,未嘗不是更加合理、高效的分工。可以設想,門診從大醫院退出,基層醫院成了門診的唯一選項,分級診療自然事半功倍。

應該說,大醫院與基層醫院在診療業務上各有側重、適當分工,當然大有必要。但大醫院的普通門診,究竟該如何取消,卻仍然需要慎重。事實上,大醫院取消門診,基層醫療機構是不是就能順利接手,會不會因為基層普通門診的接診能力不足而加劇看病難,恐怕還不能過早樂觀。儘管有加強基層社區醫療服務的配套政策,但社區醫療的能力建設和覆蓋提升,其實未必能一蹴而就,被分流的普通門診何處去更是個不容迴避的問題。

此外,取消門診的前提,首先當然是明確何為「普通門診」,常見的內科、消化科、呼吸科、發熱門診算不算普通門診,是否大醫院就不能開設這類門診,又抑或大醫院只能開設專家門診,那麼不具備專家資質的醫生是否都意味著要向基層分流,失去了普通門診病例的接觸與支撐,大醫院又會否愈發接不上地氣。這些,都應當是「大醫院取消門診」必須慎重考慮的問題。

基於此,大醫院取消普通門診,仍需尊重醫療服務的供求關係與客觀規律,切勿違背醫療規律,簡單地「一刀切」。

作者:吳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濟南 的精彩文章:

鳳凰黃河大橋動工建設 車與人可同在橋上行
王文喜:只要是竹子做的樂器我都能弄響了

TAG:愛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