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必須要先有一個願

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必須要先有一個願

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

必須要先有一個願

節選自《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宣化上人 講述

講到發願,我們無論做一件什麼事情,必須要先有一個願。你有一個願,然後才跟著這個願去行去,自然就會達到你的目的,就會得到你所希望的樣子。

講到這個地方,我想起一個公案來。是個什麼公案呢?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帶著很多的弟子,到一個國家去教化眾生。這個國家的人,見著釋迦牟尼佛來了,把門都關上,沒有人布施,也沒有人恭敬佛,都把門關起來,不理佛。那麼佛到這國家,已經到這兒了,就和這一般的人民、國王、大臣,都沒有人緣,沒有一個人歡迎他。

在這個時候,目犍連在後邊就來了,這個國王、大臣和老百姓,一看見目犍連來了,啊!大家都出來歡迎,叩頭頂禮的。國王也叩頭,大臣也叩頭,老百姓看見這國王、大臣都給這個和尚叩頭,歡迎這個和尚,他們也都來叩頭,恭恭敬敬的。這一個也要供養目犍連,那一個也要供養目犍連,很多人都來供養。

佛的弟子一看這種情形,就認為很不平了,就請問佛:「以世尊這麼大的德行,到這個國家,他們都不供養。國王也不發心,大臣也不發心,老百姓也都不發心來供佛。那麼佛的弟子摩訶目犍連來了,這國王也向他叩頭,大臣也叩頭,老百姓個個都叩頭,爭著來供養。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啊?」就請問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說:「啊,這都是在往昔的因緣哪!」在無量無量劫以前,那時候目犍連和釋迦牟尼佛,在一個國家裡頭。目犍連到山上打柴,釋迦牟尼佛就在這個山下邊住著。住著,他就最討厭的是這個蜂子,那目犍連呢,就最歡喜這個蜂子。

釋迦牟尼佛那時候在因地,因為在一開始的時候,他總要燒起來一些煙,熏得這個蜂子往遠一點飛,他不歡喜這個蜂子。

摩訶目犍連在當時怎麼樣呢?他就是被蜂子蜇到手上了,他很痛的,但他也不用煙來熏這個蜂子。他就發願了,說:「哦,你們這麼樣苦,做蜂子盡蜇人;蜇到人,人就更討厭你了。

我現在發願,我將來若得道的時候,我要先度你們這一些個蜂子,這種修羅性的眾生。」專門度這蜂子。

目犍連發了這個願之後,以後生生世世,到現在就證果成阿羅漢。那一些蜂子呢,就托生到這個國家,變成一個國,那一班的蜂子就變成老百姓,那個蜂子王就做國王,那麼這些個工兵──做工的蜂子,就變成文武大臣了。

因為釋迦牟尼佛那時候討厭這個蜂子,所以現在到這國家,與這蜂子都沒有緣,與這國王、大臣、老百姓都沒有緣, 沒有人供養他。

這目犍連就發願,專來度這個蜂子;他發願他若成道證果了,就要度這些個蜂子也修行。所以今生遇著一起了,這一班的國王、大臣、老百姓,因為釋迦牟尼佛當時用煙熏它們,和他們沒有結下緣,所以他們就不供養。目連尊者發願度脫它們,所以今生他們爭著來供養、恭敬目犍連。

由這一點,我們推測這種因果,一定要發願,要結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悲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有五種因緣,令人走到下賤這一種的果報上
學佛,主要的法寶是什麼?

TAG:大悲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