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臉書的數據危機中,你的車輛數據還安全嗎?

在臉書的數據危機中,你的車輛數據還安全嗎?

春天,總被描繪出萬物復甦的各種美好,但2018的這個春天,應該有不少人都覺得自己「有點煩」。Uber的事故甚至其有可能為全自動駕駛行業帶來的煩惱都暫且不表,畢竟NHTSA的權威檢測報告還未出爐,一切都還僅僅是也許;但小扎的煩惱,卻經過幾日的連續發酵儼然向著危機的方向突飛猛進。

讓我們快速整理一下這些沸沸揚揚,看看到底是什麼讓快被譽為半神的小扎瞬間成為了眾矢之的:

話說有位名叫Aleksandr Kogan的劍橋大學心理學教授製作了一款個性測試的應用【This is your digital life】,這款測試遊戲在Facebook上進行推廣,用戶下載這款測試遊戲時就會應要求授權允許教授收集他們的位置、好友信息以及他們「喜歡的內容」等相關數據。

圖為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CEO

Alexander Nix

這一切都是在Facebook當時的規定允許範圍之內(意味著當時的Facebook允許不少類似應用要求用戶做類似的授權),於是Kogan教授前後共得到了270,000名Facebook用戶填取了調查問卷,獲得超過5000萬份檔案信息數據,並且把這些數據提交給了Cambridge Analytica(劍橋分析)公司。

而說到這家Cambridge Analytica,從官網上看是一個多麼爽利、和諧的助理型數據分析公司。而事實上,經過媒體的暗訪與不斷挖掘,這家公司的「暗能量」——影響美國總統競選、操縱肯亞總統競選、釣魚搜集政府官員腐敗黑料、利用烏克蘭美女設置陷阱……手法之精湛、輻射之深遠完全超出了好萊塢編劇的想像力。

雖然Cambridge Analytica近幾日一反常態地連續發文允駁斥媒體的「錯誤指控」,但發現隱私被侵犯、被愚弄了的用戶們已經按捺不住憤怒,並將所有的情緒都指向數據泄露的始發地:Facebook。

人們的憤怒於Facebook平時總掛在嘴邊的:「保護人們的信息是我們所有事情的核心」與真相的距離——用戶所該擁有的信息安全性何在?用戶信息被Facebook如何使用?平台本身是否能夠真的實現對第三方獲取和使用數據的審查與監管?

對此,Facebook表示它在2015年得知了Kogan教授的違規行為,隨後得到所有參與方的保證,並銷毀相關數據;雖然其在幾天前剛剛獲悉「並非所有數據都已被刪除」。

經過幾天的發酵,事件已經愈演愈烈——小扎被要求接受相關部門的質詢,而其股東Fan Yuan代表2017年2月3日至2018年3月19日期間購買Facebook股票的未披露數量的投資者在舊金山聯邦法院就公司本周醜聞後股價暴跌近500億美元提起訴訟。

其實在小編看來,用戶掀起轟轟烈烈的告別Facebook行動,除了醜聞本身的影響外還有對於小扎為自己、為企業長期以來塑造的積極、陽光、關注人類美好未來等正面人設崩塌後的集體絕望,以及自己身處這個數據時代對個人隱私數據的安全無能為力的深深沮喪感。

這次小扎的麻煩可能不會對我們造成直接影響,但卻再一次給我們敲響了數據安全的警鐘——身處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網路記錄著你的購買、你的關注、你的點擊、你的用餐、你的作息甚至你最核心的信用記錄,類似高德和滴滴記錄著你的移動軌跡,而微信更是上達三觀下至遊戲過關記錄無所不包。

誠如推動Facebook引擎高速運轉的燃料正是其龐大的用戶數據,我們身邊的這些獨角獸公司,無論將自己歸類為社交、購物、地圖、美食、共享出行哪個行業,為我們提供著哪個維度的服務,但說到底都是數據公司,而數據驅動和利用數據獲利本來就是這些商業帝國不可動搖的根基。

然而,獲取你數據的又豈止於這些APP?英特爾CEO Brian Krzanich先生在2016年底的洛杉磯車展上就已給出每輛自動駕駛車輛平均每一天會產生4000GB數據的預估,而就算現在你沒有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也幾乎每小時會產生25GB數據。然而,在前幾天討論區塊鏈時我們提到目前大部分車輛安全通信結構體系設計都沒有考慮用戶隱私,很多車輛信息如車內語音或其它相關數據都未經車主允許便交換給了第三方請求者。

所以,你的車輛數據安全該是值得我們擔心的另一重點區域。

上月底,一則日本NTT投資300萬美元給以色列的汽車互聯數據創業公司Otonomo的新聞讓我們認識了這家年輕的公司,而Ta的主營業務就是建立將汽車數據實現貨幣化的平台——簡而言之就是建立了一個把你汽車上每小時產生的從發動機溫度、輪胎壓力到收音機播放內容等海量數據,經過規範化的加密和匿名處理後有償提供給第三方的交易平台。

據Otonomo表示,已經有10家汽車製造商和11家行業相關公司正在測試該項目。這家創業企業的迅速蓬勃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豐田汽車總裁Akio Toyoda早就說過:「聯網汽車數據可能是汽車製造商最大的潛在新收入來源」,並已經開始著手構建自己的遠程信息處理系統。

但我們應該相信類似數據公司所承諾的加密、匿名和規範么?或者相信汽車製造商們的安全防護?畢竟相比我們可以通過限制授權來進行有限防護的手機APP數據,我們對車輛數據安全完全無能為力。更何況隨著智能程度的加深,車輛還將會擁有我們越來越多的數據,除了我們曾在《DATA IS NEW OIL》中系統整理過的,還包括:從眼動、血壓、虹膜到臉部識別的生理數據,從日程安排到路線規劃等地理位置與行為數據,個人金融信息、購物信息等等個人隱私信息。

眾所周知,車輛的數據安全不僅關乎隱私,更重要的是關乎用戶的生命安全。所以,從扎克伯格的數據泄露危機中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我們車輛的數據安全又應該選擇相信誰?被寄予厚望的區塊鏈又是否真的能夠成為濟世的良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車製造 的精彩文章:

反其道而行,通用明年就要為你推出全自動駕駛服務了
加州的2017年度自動駕駛報告里,領跑的還是Waymo和通用汽車

TAG:極車製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