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兆言:殺了六個皇帝的劉裕,自己也當了皇帝
傳說劉裕他媽生兒子,有神光照亮,當晚還降了神奇的甘露。帝王要出生,總得編些神奇故事,不這樣,顯擺不出帝王尊貴。六朝初期的南京,一直習慣用童謠來為天子造勢,孫權當皇帝是這樣,司馬睿當皇帝也是這樣。轉眼間,南京這座城市即將迎來六朝時期的第三個朝代,劉宋就要開始了,童謠已經落伍,現在必須要為它現編點段子。
類似的天子降臨故事,結束劉宋歷史的蕭齊也編過,譬如說齊太祖蕭道成小時候,他們家舊宅門前,有一棵巨大的桑樹,樹的形狀很像皇帝出巡時的華蓋。蕭道成常在樹下與小夥伴們玩,堂兄蕭敬宗便跟他開玩笑,說這棵神奇之樹就是為你而生長,你以後可是要當皇帝的。
宋武帝劉裕出生在京口,也就是今天的鎮江
,祖籍彭城郡彭城縣綏輿里,用現在流行的話說,祖上是徐州人。他應該算是出生寒門,基本上就是一個窮人家的孩子。根據暴發戶必須造家譜的原則,他的先人是西漢楚元王劉交,這個劉交又是何許人呢,是漢高祖的異母弟弟,反正五百年前的故事,信不信也無所謂,用不著太當真。可以肯定的一點,劉裕是過江諸人的後代,他的先人早年隨晉室衣冠南渡,長居京口。因此說起來,他也應該算是吳化了的北人,已經沾上了吳人的野性,身上並沒有多少魯人的憨直。劉裕身高七尺六寸,風神奇偉,不拘生活小節
,早年因家境貧寒,砍柴,種地,打漁和賣草鞋,什麼活都干過,還喜歡賭博。周圍的人並不看好他,只有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謐獨具隻眼,曾對劉裕說:「卿當為一代英雄。」這話當然是隨口一說,不曾想真被說中了,劉裕不僅成了英雄,而且還在南京當上了皇帝。
劉裕的成功,應該從南京的混亂開始說起。自東晉定都建康,南京城出現過幾次重大的叛亂,其中後果最嚴重的一次,就是蘇峻討伐庾亮,帶著部隊說打進來,就打了進來。根據《建康實錄》的記載,南京深受其害,當時除了常見的燒殺搶掠,還有驅役百官,把當官的都抓了起來,「捶撻光祿勛王彬」。最恐怖的情景是 「裸剝士女」,《晉書﹒蘇峻傳》專為「裸剝士女」這一條加了註:
皆以壞席苫草自鄣,無草者坐地以土自覆,哀號之聲震動內外。
被扒光了衣褲的男男女女為了遮羞,不得不以破席和草簾遮擋自己的身體,找不到破席草簾的人,只能坐在地上,以泥土「自覆」。這個場景,很可能是有文字記錄以來,南京人遭受的最大一次羞辱。
在東晉歷史上,有過很多次叛亂,這些叛亂大都發生在宮廷和門閥之間,對南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影響並不太大。蘇峻作亂是個例外,時間是在東晉初期,再以後,就是桓溫之子桓玄的叛亂,這時候,已經到了東晉尾聲。公元402年,元興元年正月,司馬道子之子司馬元顯討伐桓玄。 二月,桓玄敗王師於姑孰,三月,桓玄進至建康新亭。司馬元顯的軍隊開始潰散,元顯被殺,
桓玄進入南京。
那時候,南京老百姓對桓玄並不算太排斥,由於司馬道子和司馬元顯父子把握朝廷,弄權亂政,大家對他們父子有著諸多的不滿意,因此對桓玄侵入京師,殺司馬道子父子,倍感歡欣,覺得又有了振興朝綱之象,《晉書﹒桓玄傳》上有記錄:
自禍難屢構,干戈不戢,百姓厭之,思歸一統。及玄初至也,黜凡佞,擢俊賢,君子之道粗備,京師欣然。
然而好景並不長,作為京師的南京人很快就失望了。
桓玄只是個野心家,並不是中興東晉的適合人選
。三十年前,他父親桓溫就有篡位之心,可惜心有餘而力不足,並沒有能顛覆在南京的東晉政權。與桓溫相比,桓玄各方面水平都差,野心卻更大,也更狂妄。他「陵侮朝廷,幽擯宰輔,豪奢縱慾,眾務繁興」,結果就是「朝野失望,人不安業」。偏偏東晉末期的朝廷百官,以及世族豪門的實力都相當衰弱,請神容易送神難,南京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桓玄為非作歹,根本無力阻擋桓玄的篡晉之謀。公元403年,桓玄得寸進尺,築壇告天,在姑孰登位稱帝,改元「永始」,改國號為「楚」,又稱「桓楚」,改封晉安帝為平固王。姑孰離南京不遠,現在屬於安徽當塗縣。桓玄篡位不久,遷居南京建康宮,驕奢荒侈,遊獵無道,通宵玩樂。又大興土木,修建宮殿,完全是一個地道的昏君形象,百姓因此困苦疲憊,民心於是思變,希望有人出來推翻他。
就在這時候,北府舊將劉裕乘時舉義兵,討伐桓玄,最初只有殘餘兵將一千七百餘人,很快便成了氣候。
元興三年二月,劉裕率兵斬桓玄所署徐州刺史桓修於京口,殺青州刺史桓弘於廣陵。三月進軍至江乘,臨陣斬桓玄將領吳甫之,又進至羅落橋,斬皇甫敷。羅落橋就在今天南京的東北角,位於長江南岸,再下來,劉裕兵至蔣山,開始攻打覆舟山,命令兵士大張旗幟,數道並前,並乘東北風放火,浩浩蕩蕩地開往當時的建康城。桓玄諸軍頓時崩潰,慌亂中,桓玄率親信子弟倉皇出逃,從石頭城乘船南奔,劉裕大軍進入建康城。到了五月,桓玄兵敗被殺。次年正月,桓玄殘部被徹底攻破,三月,安帝被迎回南京複位,改年號為義熙。
劉裕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他被授予了一大堆重要頭銜,數都數不過來。義熙四年,也就是公元408年,
劉裕擔任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實際掌握了東晉的中樞大權
。在六朝時期,揚州刺史一直是個非常顯赫的位置,就管轄範圍看,相當於南京軍區司令員,整個長江下游都在其掌握之中。最為關鍵的是,它的治所在南京城裡,就在天子腳下,因此,揚州刺史一職,又彷彿是北京軍區司令員,某種意義上來說,只要控制好軍隊,也就直接掌控著中央。當時南京的揚州刺史治所在東府城,位於建康城東的一座重要城堡,這裡也是司馬道子的舊宅東第所在地。東晉孝武帝時,會稽王司馬道子擔任丞相,其手下心腹趙牙為其修建東第,「築山穿池,列樹竹木,功用巨萬」。晉孝武帝曾經批評過東第,覺得它「修飾太過,非示天下以儉。」東晉安帝時,司馬道子進位太傅,兼揚州刺史,仍居住在東第,時人便稱為「東府」。劉裕當了揚州刺史,便搬進東府城居住,在這發號施令,運籌帷幄。此處可以說是他的發跡之地,劉裕臨死前,有感於自己是通過揚州刺史一職鎮守東府,擁兵自重,進而取得天下,於是手詔太子曰:
朝廷不須復有別府,宰相帶揚州,可置甲士千人。
很顯然,劉裕已意識到「東府城」對朝廷可能會有的威脅。關於南京東府城的具體位置,有兩種觀點。一是出自王少華先生,其觀點發表在《南京史志》的《建康何處「東府城」》一文中,認為東府城遺址在南京城東郊天堂村,亦明代天壇所在地。此處南臨秦淮河,東靠海福巷,西近明城濠,其北為靶場和童子侖山,連接衛崗苜蓿園。一是馬伯倫先生的觀點,發表在南京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南京建置志》,認為東府城遺址在通濟門附近。當然,雙方有個結論是一致的,這就是舊跡早已蕩然無存。
南京人大約也不會想到這個叫劉裕的人來了,對於建康城會意味著什麼。他們像當初歡迎桓玄一樣,迎接他的到來。接下來十多年,
這個姓劉的傢伙不斷地給這個城市帶來驚喜
。劉裕送給南京的第一份大禮,就是以和平的方式,收復了被後秦佔領的淮北諸郡。公元405年,劉裕遣使到後秦,要求歸還之前佔領的南鄉和順陽等地,後秦皇帝姚興鑒於西面戰事吃緊,不想在東面又與劉裕為敵,竟然答應了將淮北的南鄉等十二郡,全部歸還給東晉,《資治通鑒·晉紀三十六》上是這麼寫的:劉裕遣使求和於秦,且求南鄉等諸郡,秦王興許之。群臣咸以為不可,興曰:「天下之善一也。劉裕拔起細微,能討誅桓玄,興復晉室,內厘庶政,外修封疆,吾何惜數郡,不以成其美乎!」遂割南鄉、順陽、新野、舞陰等十二郡歸於晉。
這個姚興寬宏大量,成人之美,他大約不會想到,過了十二年,就在他死後的第二年,劉裕這個人會不念舊情,會恩將仇報,攻打後秦,將他的繼承人長子姚泓帶回南京砍頭,同時順便也將後秦給滅了。劉裕結束了東晉遷都南京以後的軟弱形象,他不僅殺了後秦的皇帝姚泓,還殺了南燕的末代皇帝慕容超,殺了東晉的最後兩個皇帝安帝和恭帝,加上楚國的桓玄和蜀國的譙縱,
他一生中居然殺了六個皇帝。
需要補上一筆,劉裕幾乎用同樣方式,在南京的鬧市中,將作為俘虜的姚泓和慕容超斬首示眾。在劉裕取代東晉之前,前代的禪位君主至少都能夠得以保全性命,劉裕根本無視這個規矩,宋元之際的歷史學家胡三省注《資治通鑒》時便說,「自是之後,禪讓之君,罕得全矣」。三國時的曹丕,還只是觸發了人人都能當皇帝的野心,到了劉裕這裡,不僅是敢當,而且敢殺。皇帝也是人,為什麼殺不得,殺了就殺了,真是「卿當為一代英雄」,名不虛傳也。
南朝宋武帝劉裕陵墓石刻
出身於寒門的劉裕給南京人帶來了很多驚喜
,首先是他讓與自己一樣的寒門子弟,看到了上升希望,見到了個人發展的通道。在劉裕稱帝之前,南京基本上就是皇室與豪門的天下,各種好事基本上與老百姓無關。皇家與門閥之間相互通婚,血脈相連,譬如王敦和桓溫,就都是附馬爺,又譬如王羲之的孫女王神愛,就是皇后,不僅僅是皇后,她還是晉孝武帝的外甥女,是孝武帝姐姐的女兒。王神愛十三歲的時候,被封為太子妃,還是一個小丫頭片子,就已經是未來要做皇后娘娘的命。南京的老百姓並不知道,一個做了皇后的女人,未必就是真的幸福。王神愛的老公是晉安帝,一個傻不愣登的傢伙,歷史書上關於他的文字,慘不忍睹,《晉書·安帝紀》上記錄:
帝不惠,自少及長,口不能言,雖寒暑之變,無以辯也。凡所動止,皆非己出。
《資治通鑒》上說的更具體:
安帝幼而不慧,口不能言,至於寒暑饑飽亦不能辨,飲食寢興皆非己出。
也就是說,這位晉安帝從小到大,從生到死,既不會說話,也不知饑飽,不辧寒暑,吃喝拉撒一概不能自理,大小事務全靠別人照料。攤上這麼一位人主,司馬道子父子想不擅權都不可能。
晉安帝像
劉裕的國號稱「宋」,因為他曾被封為宋王,按照慣例,王轉為「皇帝」,晉陞為天子,必須要用自己的封地為名。譬如漢王劉邦登基稱漢,吳王孫權登基稱吳,劉裕雖然姓劉,與「漢」也沾點邊,然而他這個帝位是從東晉禪讓過來的,因此稱「宋」,意味著對晉的合法繼承。這個合法性對於劉裕來說,說不重要,也不重要,說重要,還真的很重要,畢竟「禪讓」與「篡」有著天壤之別。
劉裕真正在乎的其實是華夏正統這個旗號
,何為正統,既說不太清楚,又似乎是一直明擺在那裡。《三國志》以曹魏為正宗,《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六朝時期,南方人筆頭厲害,會寫善辯,況且這些所謂南方人,又都是從北方南渡過來,所以必然會以東晉為正統。魏晉南北朝應該分開來說,應該是魏晉和南北朝,魏晉雖然並稱,卻有先後,南北朝則是同時存在。六朝只是南京人的說法,南方人的認同,劉裕開創了宋朝,意味著中國歷史已正式進入南北朝時期,這時候,北方也不再是五胡十六國,南方有宋齊梁陳,北方則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大家都覺得自己是正統,是正宗。南朝稱北方為「索虜」,為「魏虜」,為「夷賊」,強調「魏朝雖盛,猶曰五胡,正朔相承,當在江左」,這個魏,當然已經是鮮卑人的「魏」。北人也是這樣看南方,「漢之名,皆不以江南為中國」,匈奴劉淵就以「吾又漢氏之甥」作為登基依據,定國號為「漢」,並「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立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北魏拓跋氏以「魏」為國號,認為自己才是曹魏的合法承繼者。北朝史家魏收寫《魏書》,分別以「島夷桓玄」,「島夷劉裕」,「島夷蕭道成」,「島夷蕭衍」記述宋齊梁三朝之史事。《魏書》同樣名列二十四史,好歹人家也是正史。
正統不正統也許根本不重要,以南京人的眼光看,當然更願意以劉裕為正統,為「正朔相承」。何況
劉裕還很能打仗,居然滅了後秦和南燕,帶兵一直打到了遙遠的長安
,這是何等的榮耀
。劉宋的領土也是南朝中最為遼闊的,儼然已經是個大國風範。自東吳以後,南方什麼時候這麼厲害過,一向被人輕視的南京人,突然覺得自己很牛B起來。原標題:《甘露降生,國號曰宋》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
※陳方:為何一提「減負」,有些家長就不屑
※張海律:這裡有一群不肯回家的中國行者
TAG: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