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盈利、實虧損,江淮汽車年報「命系新能源」
精彩導讀:江淮汽車(SH:600418)果然拿出了一份只有新能源業務「能看」的財報,各大投資機構也對其未來與大眾和蔚來的合作充滿期待,但對新能源業務重度依賴的江淮,未來真的無憂嗎?
3月21日,江淮汽車發布2017年年度財報,財報顯示,江淮汽車2017年營業收入為491.46億元,同比下滑6.3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32億元,同比下滑62.83%。
顯然,江淮汽車的凈利潤下滑嚴重,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後,這個數字更加難看。2017年,江淮汽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虧損9314萬元,由盈轉虧,而這也是江淮汽車自2010年以來扣非凈利潤首次虧損。
對於江淮汽車來說,非經常性損益的進項主要是政府補貼,財報顯示2017年其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高達6.02億元,而這些補助里大部分都與新能源業務有關。
換言之,關於新能源的補貼對江淮汽車的業績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江淮汽車正在顯現出對新能源業務的重度依賴。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這樣的依賴恐怕會繼續加重。如果新能源業務,尤其是與外資合作的新能源車業務,成為江淮汽車唯一的看點,那麼江淮汽車的未來將是危險而動蕩的。
傳統車跌跌不休,新能源車重要性凸顯
江淮汽車2017年業績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是傳統車業務的低迷,2017年江淮汽車乘用車銷量為22.22萬輛,同比下滑39.5%。江淮汽車在財報中表示,SUV銷量的下滑對乘用車銷量影響較大,2017年其SUV銷量為12.13萬輛,同比減少15.42萬輛。
其中,江淮汽車主要產品S3產品銷量下滑,新品S7上市後銷量也未達預期。數據顯示,江淮瑞風S3去年銷量為5.35萬輛,仍是江淮SUV產品的主銷車型。值得注意的是,瑞風S3在2016年的銷量為19.79萬輛。
銷量暴跌不僅影響了銷售收入,根據財報,江淮汽車乘用車四個工廠產能合計為45萬輛,而其2017年實際產能利用為22.22萬輛,利用率僅有49.38%,如此高的閑置率對企業來說是沉重的負擔。
同時,江淮的傳統車產品結構非常失衡,從其2017年銷量來看,MPV銷量為6.65萬輛,占乘用車總銷量的30%左右;SUV佔比為54.59%,轎車佔比僅有15.48%,而總計3.42萬輛的轎車中,新能源車為2.83萬輛。
換句話說,江淮汽車的傳統轎車業務幾乎可以忽略不計,MPV車型銷量雖然保持了增長,但整體數量太少,SUV仍然是主力,但2017年的業績也凸顯了其過度依賴單一車型的風險,而這樣的風險仍在延續。
傳統車銷量的暴跌,進一步凸顯了其新能源車業務的重要性。江淮汽車2017年新能源車銷量為2.83萬輛,同比增長53.86%,占乘用車總銷量的12.74%;新能源車收入為52.02億元,占乘用車營業收入159.18億元的32.68%,以1/10左右的銷量,貢獻了3/10左右的收入,新能源車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此外,除了其本身新能源車業務帶來的收益,江淮汽車與大眾和蔚來的合作,成為支撐起股價的另一個重要支柱。
新能源業務能否「單騎救主」?
新能源車業務對江淮汽車的重要性無人質疑,但新能源車業務能否成為江淮的「救命稻草」恐怕還需要打上個問號。
從財報來看,江淮汽車2017年新能源車貢獻的收入確實不少,但在其貢獻的52.02億元收入中,政府補貼佔了21.33億元,佔比高達41.02%,充分說明了其業績對政府補貼的依賴程度。
可惜,2018年江淮汽車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政府補貼的退坡和補貼門檻的提高。據計算,因為不符合電池能量密度的要求,包括江淮iEV7在內的多款主銷新能源車型將面臨補貼歸零的尷尬局面。
為了符合補貼要求,江淮只能採用能量密度更高的電池系統,這顯然將增加其成本。而隨著競爭對手和產品的增多,江淮在新能源車領域是否會重演在SUV領域的劇情也值得深思。
至於被外界一致看好的合作項目,江淮大眾首款純電動車思皓頗令人失望,作為江淮iEV7的「換殼」車,其市場前景堪憂,而如果這就是江淮大眾的合作方向,那麼江淮大眾的整個合作都令人擔憂。
給蔚來的代工也風險重重,蔚來ES8能否得到市場認可尚需時間檢驗,蔚來與廣汽的合作對江淮來說也是個定時炸彈。
看起來潛力無限的新能源業務實則危機重重,雖然不少證券機構都對江淮未來新能源業務寄予期待,但其前十名股東中的部分信託計劃已經做了減持,這或許說明機構對江淮的未來並沒有那麼篤定。
TAG:汽車K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