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仁義著稱的劉備是否真仁義,看看下面這個故事就知道了

以仁義著稱的劉備是否真仁義,看看下面這個故事就知道了

羅貫中老先生在《三國演義》中把劉備以仁義之君來刻畫的,比如他的寬仁愛民、敬賢愛士、足智多謀和驍勇善戰等性格特點,讓他的形象有血有肉。在小說中看看羅老先生怎麼秀出劉備仁義形象的。

桃園三結義的誓詞:「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做安喜縣尉時,稱劉備「與民秋毫無犯,民皆感化」。

陶謙臨終,以徐州相讓,劉備固辭,徐州百姓在府前哭拜曰:「劉使君若不領此州,我等皆不能安生矣!」。

新野百姓的謳歌道:「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

劉備被迫向襄陽撤退,新野、樊城「兩縣之民,齊聲大呼曰:『我等雖死,亦願隨使君!』即日號泣而行」。

此處就不一一舉例,劉備的仁義形象已深入人心。

在《三國志·周群傳》中記載了關於劉備的這樣一段故事。

劉璋聽從張松、法正意見迎劉備入川來抵抗張魯。劉璋前來迎接,在涪城設宴張裕作為劉璋從事喝酒作陪。可能劉璋的引狼入室使劉備心情大好,就拿張裕開起了玩笑,張裕長了一口濃密的鬍子,劉備就說道:「我以前的老家涿縣姓毛的特別多,東南西北都有毛,當時我們縣令就說許多毛都繞在涿縣住。」涿縣的涿同啄,而啄就是嘴巴的意思,劉備就是嘲笑張裕長滿了鬍子。

本來這個玩笑一點都不好笑,張裕偏偏是一位愛美人士,三國以長須唯美,他把自己鬍子修理的濃密通順,時常得意縷縷鬍鬚。劉備居然敢以我最在意的鬍鬚開玩笑立馬火冒三丈,立馬反唇相譏道:「從前有個人在上黨郡的潞縣當縣長,後來又調到涿縣當縣長,人家給他寫信的時候,想寫潞縣吧,那就漏了涿縣,想寫涿縣吧,又漏了潞縣,只好寫——潞涿君」。潞同露,涿同啄,意指劉備不長鬍須。而啄又同椓,而椓又指的是宮刑,暗指劉備性功能不行。這話說的真夠損的,劉備只得把仇恨往肚子吞,畢竟益州還是劉璋的地盤。

等劉備奪取益州之後,張裕的死期就到了。諸葛亮曾為張裕求過情,劉備只回了八個字:「芳蘭門生,不得不鋤」。芳蘭長在門口,進出很麻煩,只能鋤掉。

劉備的仁義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奢求的,只有他的利益能最大化的時候,仁義的招牌才會拿出來,不然在弱肉強食的三國,怎麼能天下三分其一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生煩惱事 的精彩文章:

漢朝每代皇帝為何「男女通吃」,好男色難道是家族遺傳?
三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謀士,他才是蜀漢立國的最大功臣

TAG:人生煩惱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