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痴迷於玩智能手機或許是「手機成癮症」

痴迷於玩智能手機或許是「手機成癮症」

如今,「上癮」這個詞常常會被濫用,當我們認為某人在某件事情上花費太長時間的話,常常有害於他們的健康和生活,不管是從反覆檢查自己的手機,還是打開手機中諸如遊戲等應用程序及發簡訊,現代的罪魁禍首就是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從世界範圍來講,有超過20億人都擁有自己的智能手機,而且普通用戶平均每天會查看手機85次。

痴迷地查看智能手機中的應用程序看起來像上癮的癥狀,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如果沒有嚴重或持久的戒斷效應的話,這種加強效果或許就會被打破。一小部分人可能更容易對智能手機的功能上癮,比如在線賭博、色情文字、遊戲及社會媒體,從臨床上來講,你可能並不會對這些設備上癮,但你卻可能對手機的功能產生行為上的成癮性。

什麼是上癮?

世界衛生組織將成癮歸類為對一種物質的依賴,比如違禁和處方葯、煙草或酒精;當一個人在身體和行為上對某種物質產生依賴時其就會變得上癮;2013年,第五版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為行為上癮引入了更為廣泛的標準,其並不包括身體依賴性的元素,而這些都是被迫從事一項能帶來心理愉悅的任務或行為。

行為上癮,比如賭博和性上癮都會誘發機體心理上的損傷,同時還會帶來個體與朋友、家人及同事之間出現一定的關係問題。物質和行為上癮都會影響我們處理信息的方式,隨著時間流逝,大腦會重新自我調整來獲得快樂或緩解壓力,成癮者尋找到的誘發多巴胺和其它心理學效應的特殊獎懲越多,其大腦降低對獎懲迴路的敏感性就越多。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相關報道發現智能手機的使用能夠給人們帶來嚴重的精神障礙。因此,我們或許並不太可能對智能手機上癮。

只能手機用戶通常會出現一些強迫性的行為,其會反覆查看手機,尋找短暫的多巴胺獎懲的機會,或者從無聊的任務中短暫的分心,比如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儘管如此,一些研究人員並沒有排除攜帶高風險行為成癮的人群出現智能手機成癮的潛在可能性,這些人群或許會隨著時間精力嚴重的負面行為改變,當其無法獲取手機時就會出現諸如焦慮、易怒及極端壓力等表現。

近日,一項在瑞士進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就通過研究證實,18歲以下的年輕人在使用智能手機時或許會表現出一些強迫症或成癮樣的行為,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他們大腦前額葉發育不良,這也就表明,有衝動控制障礙和人格障礙的成年人或許表現出智能手機成癮的風險更高。

社交媒體問題

智能手機社交媒體應用的行為影響範圍常常包括強迫性的行為和行為成癮性等;美國普通用戶每天在智能手機上花費的時間大約為5個小時,比如電子小說、社交媒體使用、互聯網搜索、電話,而其中一半的時間都花費在社交媒體上。智能手機的具體功能使用時我們需要且最為密切關注的。人們天生就會在社交場合中尋求肯定和接受,在Facebook和Instagram興起之前,人們常常是試圖通過許多社會參與和社會認可的渠道來尋找彼此,所以毫無疑問,當我們也需要擁有特殊的技術將社會關係擴展到更廣泛的社區。

作為成年人,我們不可能一直處於社交之中,因為其對時間有一定要求,然而,作為年輕人,社交界是我們的首要任務,其會影響我們個性的發展,同時我們也需要得到除了朋友和家人之外世界的認可。

是時候放下手機了嗎?

很多智能手機用戶都痴迷或迷戀於智能手機的功能,但隨著時間延續,他們可能並不會像之前那麼感興趣了,這就好像如今社會已經普遍普及電腦的使用一樣;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教育年輕人關於問題性互聯網的使用,從而幫助他們理解為何使用智能手機上的一些功能是浪費時間的,而且從最壞的角度來講可能會對其精神健康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這可以在兒童早期階段進行交流,同時在整個發育階段加強。

對於智能手機成年使用者而言,以下是一些建議能夠幫助減少你對智能手機的使用:

1、減少智能手機上app的數量,評估你真正所需要的app以及經常使用的app(並不只是為了分散注意力),手機屏幕上的圖標越少越好。

2、通過手機設置按鈕來關閉通知,在工作時間,你的手機應該只接收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來幫助提高自身的健康和工作效率;

3、盡量避免晚上在床頭給手機充電,盡量避免一大早起來就看手機,相反,試著睡醒後規劃一下未來的生活,而不是在睡覺的時候也不忘記想像自己在社交媒體上錯過了什麼事情。

4、嘗試專註於一種呼吸練習的方式來放鬆並且放鬆大腦,而不是一味地無聊打電話。

5、如果你真的想要減少查看手機的時間,自己觀察你使用社交媒體的情況,如果有必要的話,刪除你的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腦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腦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