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份文學大咖們的開春菜譜,拯救古今「吃貨」!
中國人對吃的熱愛自古而有,《舌尖》第三季中就提到了清代袁枚所著的《隨園食單》。這部由清代才子撰寫的食譜是豐碩中華飲食文化的一個縮影。
在飲食文化的影響下,中國的「吃貨」不止袁枚一人。自先秦至於明清,古代文人「吃貨」們傾注心血,撰寫了諸多「食譜」。古人們都吃什麼?對於吃又有怎樣的理解和思考?謹呈此文,以饗讀者。
唐代《宴飲圖》
文震亨在蔬果中品雅趣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處處可見關於吃的傳說、記載。自古而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又有八百歲高齡的彭祖善烹雞湯的故事。孔子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論斷;《莊子》中記載了神廚「庖丁」,連解牛都已臻於化境;漢代劉安發明了豆腐;宋代蘇軾更是醉心美食。凡此種種,足見中國的美食文化傳統。
至於明清,隨著經濟的發展、各種農作物的引進,「吃貨」們的食譜日益豐富,他們的飲食情趣也得到了極大滿足,登峰造極。晚明文震亨所著《長物志》中有兩卷與飲食有關;明清相交之際文人李漁在《閑情偶寄》中開《飲饌》部專論菜品;至於清之鼎盛時期,才子袁枚置業隨園,或會友於此,或雲遊赴宴,品味美食,終於寫下《隨園食單》,詳論飲食之道,記載菜品加工之法,留香後世。對於很多古代文人來說,吃,同樣是生活中至關重要的大事。
《長物志》中,文震亨撰寫《室廬》、《花木》、《水石》、《禽魚》、《書畫》、《几榻》、《器具》、《位置》、《衣飾》、《舟車》、《蔬果》、《香茗》等十二卷,表達了自己對於這些無關於生計之「長物」的看法。《蔬果》、《香茗》兩卷與飲食相關。
《蔬果》卷開篇,文震亨提出了自己的飲食趣味,他崇尚儒雅、素凈的飲食。甚至飲食用的器具都要「古雅精潔」。《蔬果》卷中提到的第一種果品是櫻桃。櫻桃是很早就出現在中國人生活中,考古工作者曾在商代和戰國時期的古墓中發掘出櫻桃的種子。古人稱櫻桃為「楔桃」、「朱桃」或者「英桃」,因為常有鳥類叼含,所以《禮記》將此種水果稱為「含桃」。此外,《禮記》中還記載了櫻桃是在仲夏時節用於祭祀的果品。有趣的是,文震亨特別指出:吃櫻桃要用白色的盤子盛著,這樣紅白相映成趣,方能「色味俱佳」。
文震亨將桃、李、梅、杏寫在一起,指出桃有匾桃、墨桃、金桃、鷹嘴、脫核蟠桃幾種。如果用蜜汁煮桃,味道極美;而李在桃下,有粉青、黃姑及「嘉慶子」三種。他又說北方人直到果實成熟時才能分辨出梅和杏,二者還能嫁接而生出一種名為「杏梅」的果實。
《蔬果》還記載了楊梅、荔枝兩種蘇州佳果。產自蘇州光福山山中的楊梅最為美味,楊梅成熟時正值酷暑,但仍有好吃的人用快船將其從山中運出,甚至有迫不及待之人專門乘船前往光福山品嘗。文震亨應該是個勇於嘗試的人,他在文中說如果用燒酒來浸泡楊梅則顏色不變,味道發酸,如果用蜜來浸泡那麼顏色、味道都很差。至於荔枝,因其紅殼白肉,文震亨故將其稱為「紅襦白玉膚」。人們總在談荔枝時想起楊貴妃,大抵是因為唐代杜牧曾有過一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極其容易變質,白居易就曾在《荔枝圖序》中說荔枝一日變色,兩日香變而三日味變,四五日之後色香味就全都沒有了。
本土水果中,荔枝深受歷代食客喜愛。宋代蘇軾亦有「日啖荔枝三百顆」之語。圖為荔枝圖扇面。 吳昌碩 繪
齊白石所繪櫻桃
李漁以美食言志
在《閑情偶寄》中,李漁撰寫了《詞曲》、《演習》、《飲饌》等八部。《飲饌》部中,李漁提出經過加工的肉不如生肉,生肉又不如蔬菜的觀點,認為蔬菜最接近於天地自然及其本來形態。又說上古之人都是穿草衣、以木為食的。所以《飲饌》部先寫蔬菜再寫肉食,既推崇儉樸,也是為了反覆古風。為了體現這種觀點,李漁還舉了「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的例子,認為食肉之人之所以不能遠謀,全賴肉中油脂填塞了心竅,沒了「心眼」自然也就沒了謀劃。也許是覺得說服力不夠,李漁又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自然界中,百獸吃草木便狡黠多智,而虎吃人,沒有人便食百獸,是徹頭徹尾的食肉動物,便是百獸之中最蠢笨的了。
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之下,李漁總結了蔬菜的幾大優點,清、白、芳馥、鬆脆。素食之中,他最看重的素食是筍,李漁認為筍之所以能比肉食美味,在於其「鮮」,山林中的筍也因其更近自然而優於城市中的筍。在眾多烹飪筍的方法中他化繁為簡地記載:「素宜白水,葷用肥豬。」不論是白水煮完稍加醬油,還是用肥豬肉烹調,使其甘味入筍,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筍之鮮美。筍的鮮美並不僅體現在吃,還體現在輔助烹飪。李漁說,凡是好廚子,都會把焯筍的湯留著,做什麼菜都兌進去一點。食客都能吃出食物的鮮美,但發現不了鮮從何處而來。在李漁心中,筍當真是第一好的食物,不但味道可口,還「益人」,稱得上食中上品。
除了筍,李漁最推崇的是「蕈」(蘑菇)。李漁認為蘑菇是山川草木之氣凝結而成的「無根無蒂」之物。吃蘑菇就彷彿吸入了山川草木之氣。所謂的蘑菇有毒,是因有毒的蛇蟲在地上爬行,污染了土壤,從而污染了蘑菇——這些都是缺乏科學依據的揣測。李漁認為蘑菇這種植物雖然清香有限,但是「汁之鮮味無窮」。最佳的食用方法是配合少許葷食。與蘑菇相對應的是水中生的「蒓」,二者都是「清虛妙物」。李漁曾經以蘑菇、蒓菜、蟹黃、魚肋做羹,起名為「四美羹」,食客們吃了以後都感嘆道:「從今往後,再沒有什麼吃的值得下筷子了!」
眾所周知,蔥、蒜、韭菜三種食物氣味比較重,但仍有很多人愛吃。李漁對蔥、蒜、韭菜的態度也有分別:永遠不會吃蒜;蔥可以用來炒菜調味,但是不會入口;韭菜則是只吃剛長出的嫩芽。
李漁似乎對氣味重的事物都有些「戒備」:他認為將生蘿蔔切絲、拌上醋是輔粥佳品,但因為吃了會打嗝,讓別人對自己生厭,所以不準備再吃。但是加工做熟的蘿蔔則沒有這種「臭氣」——李漁覺得這就像識人:有的人初見的時候看似小人,但是熟識後卻發現對方是君子。
袁枚像
袁枚記錄三百餘道菜譜
袁枚的飲食觀念深受傳統文化觀念影響。他在自作的小序中引經據典,指出飲食一事自古就是大事,為吃正名。在小序中袁枚還記載了自己的一個小「癖好」:每次在別人家品嘗到美味之後,袁枚便會前往主人家的廚房,向那家的廚子拜師學藝。將學來的方法研習、保存。
「須知單」透露出的傳統文化印記更為明顯:「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資稟。人性下愚,雖孔、孟教之,無益也。物性不良,雖易牙(春秋時期齊桓公寵臣,擅長烹調)烹之,亦無味也。」
袁枚在「須知單」中記載,豬肉應該用皮薄的,不能有腥臊之氣;雞肉應該用鮮嫩的;鯽魚應該吃身子扁、肚子白的,等等。最後得出結論,一桌宴席,廚師之功勞十占其六,採買則佔了剩下的四成。每種食物都有其最本質的屬性,廚師則是要對其加以合理的利用,順性加工。
如何利用食物特性呢?袁枚在「變換須知」中說,就像聖人設教化一樣,要因材樂育,不拘一律,「君子成人之美」。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事物各有其本質,而人要順應物的本質加以利用之思想的寫照。凡此種種,在《隨園食單》中經常可見。
袁枚詳盡記載了300餘種菜譜,光豆腐的做法就有九種,其中的「王太守八寶豆腐」很有代表性:把嫩片豆腐切粉碎,然後加入香菇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雞肉屑、火腿屑,一同放入香濃的雞湯之中,翻炒至滾熟再起鍋。據此菜譜的提供者說,這菜譜是康熙皇帝賜給徐建庵尚書的,而尚書在獲得這菜譜時還向御膳房支付了一千兩銀子。太守的祖父曾經是尚書的學生,所以太守才有這菜譜。
在肉食上,袁枚記載了一種空心肉圓的做法:將肉捶碎腌制,然後用凍豬油一小團作為丸子餡,上鍋去蒸,油遇熱而融化流走,肉丸中心就空了。據記載,鎮江人最為擅長這種方法。
袁枚《隨園食單》所載三百多種菜品有簡有繁,有葷有素,但看得出每一種都是盡心記錄,正如他自己所希望的那樣,為了能做出一桌宴席而準備著。
中華飲食中處處透露出傳統文化的內涵,但作為外延,飲食最重要的要素仍然是美味。這也正是中國古代「吃貨」們的境界,在生活里追求簡單事物的美好本質,追求微小但是細緻的美感和優雅,然後錘鍊出生活的滋味。
作者:袁新雨
編輯:柳河
來源:北京晚報
持續關注我們請長按下方二維碼!
微信搜索
北晚新視覺
長按識別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們!
微博搜索:北京晚報北晚新視覺網
北京晚報您的報!
微信搜索
北京晚報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北京晚報!
微博搜索:北京晚報
※買瓶葡萄酒暢吃六個法國名牌生蚝 和平賓館海鮮美食季啟動
※八旗學堂、官辦職業學校、名人府邸……古代「貴圈兒」的寶地長啥樣兒?
TAG:北京晚報 |